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通过世卫预认证京产甲肝疫苗将走向世界

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孩尔来福)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这意味着该疫苗产品可进入国际组织的采购平台,打开更多国家市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得到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北京科兴生产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于2002年上市,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甲肝灭活疫苗,在京津沪苏免疫规划中已广泛使用。目前,该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是继葛兰素史克公司之后全球第二个通过WHO预认证的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北京科兴国际注册总监孟伟宁称,“通过WHO预认证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疫苗产品可借此进入国际组织的采购平台,如世界妇女儿童基金会等。如今,该疫苗已在亚洲及南美洲的十几个国家注册,今后将为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疫苗产品。”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上,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物理接触传播 。因此在卫生条件差缺少安全饮用水的区域极易大规......阅读全文

何谓热灭活?有必要做热灭活吗?

  一般以56℃,30分钟来处理已解冻的血清,因为此加热步骤,可以使补体去活性,而补体所参与的反应有:溶细胞活性,平滑肌的收缩,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组胺的释放,增强吞噬作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和激活。    实验显示,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经过处理的血清对细胞生长

血清灭活问题

1、问:加到培养基中的血清必须灭活吗? 答:不是必须的,看做什么实验了,我在使用Gibco南美血清10270106的时候,都不灭活。 2、问:Gibco胎牛血清新西兰(Gibco新西兰血清10091148)灭活是56℃ 30分钟吗? 答:如果用于培养大多数的肿瘤细胞,血清一般是不需要灭活的,例如经常

病毒灭活系统

  病毒灭活系统是一种用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4年12月4日启用。  技术指标  1、系统规格尺寸需满足(WXHXD)600X875X400mm;  2、系统灭活病毒基于254nm UV-C短波长照射;  3、系统紫外灯管可以连续稳定运行1000小时;  4、系统所产生的照射

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定义

中文名称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英文名称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IPV定  义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猴肾细胞组织培养的脊髓灰质炎I、II和III型病毒制剂。美国仅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接种和未经免疫的高危成人的初次免疫接种。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

血清的热灭活及血清热灭活的必要性研究

一般是以56℃,30分钟来处理已解冻的血清,因为此加热步骤,可以使补体去活化,而补体所参与的反应有:溶细胞活性,平滑肌的收缩,肥大细胞和血小板组胺的释放,增强吞噬作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和激活。实验显示,经过正确处理的热灭活血清,对大多数的细胞而言是不需要的。经此处理过的血清对细胞的生长只有微

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英文名称poliovirus vaccine inactivated;IPV定  义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猴肾细胞组织培养的脊髓灰质炎I、II和III型病毒制剂。美国仅用于免疫缺陷患者的免疫接种和未经免疫的高危成人的初次免疫接种。应用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

血清热灭活的问题

血清的热灭活是很多培养者感兴趣的话题,价格不菲的血清中含有诸如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等珍贵物质,而将它们置于50℃以上的温度长达30分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尽管如此,在大多数实验室之中血清的热灭活还是作为常规来执行,多数实验者并没有考虑热处理对血清中的生长因子,氨基酸等成分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们的技

激素的灭活的场所

激素: 激素的灭活主要在肝脏进行。血浆中的类固醇激素进入肝脏,被肝细胞摄取后,进行一系列转化反应,改变了活性,最后生成的代谢终末产物大部分随尿液排泄。许多蛋白质及多肽激素的灭活和氨基酸衍生的激素(肾上腺素及甲状腺素等)分解代谢主要是在肝脏。

血清灭活的正确方式

血清热灭活非必要 血清热灭活的步骤在1970年代就已建立,至今成为很多实验室的常规血清前处理步骤;但许多先前认为必须热灭活的原因,却早已经不再成立:去除支原体污染? 早期血清加工使用的450nm滤膜,早已被100nm滤膜取代;且随着加工技术的创新及严格的监控,血清产品早已没有支原体污染的疑虑。

甲型H1N1流感与寒疫的治疗

  中医学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止已有几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疫病又称作瘟疫,按五行可分为五类,《素问·刺法论》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的论述。根据疫病的发生发展和病邪特点,疫病主要有温疫和寒疫之分。    历史上随着疫病理论由伤寒向温病的演变,以及现代医学对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认识,温疫理论渐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