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1 11:46 原文链接: “CRISPR导致基因突变”再遭驳斥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布罗德研究所的7位著名科学家,日前联名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称,5月底《自然·方法学》杂志刊登的题为《体内CRISPR-Cas9编辑后引发不可预测的基因变异》的论文存在严重误导,作者应对原论文标题和结论进行更正,否则,必须提供更符合实验要求的数据。

  2013年,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出现,因其容易操作且成本低,很快得到全世界研究人员的青睐,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现已有近20项人体临床试验相继开展。

  但5月底发表的那篇质疑性文章无疑给CRISPR“当头一棒”,文章中,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声称,自己采用了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发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能引起小鼠基因组内大量非靶标区内的基因突变。论文发表后,不但有科学家通过社交平台指出其实验存在动物数量偏少等基本错误;更有来自两大制药公司的科学家写信给《自然》杂志编辑部,要求将论文撤稿并从科技文献中删除。

  最新文章中,哈佛大学教授皮卡·皮内洛和其他科学家,对哥伦比亚大学的论文结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他们认为,两只小鼠出现的大量共同基因变异可能事先就已存在,因为它们同父同母,具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不应“归责”于CRISPR,且这些基因变异出现在远离编辑位点的地方,进一步证明与基因编辑无关。

  7位科学家因此强烈建议,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应刊登文章,承认原论文标题和结论存在误导,或者重新提交更符合实验要求的更多数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否则,人们会误认为他的数据足以支持CRISPR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从而对CRISPR编辑技术的发展带来严重伤害。”这些科学家同时认为,当时著名刊物《自然》杂志刊登相关文章是同行评审的严重失误。

  总编辑圈点

  科学不容许存在傲慢与偏见,它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所以在下任何科学结论之前,一定要谨慎并言之有据。对待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更要如此,这不仅因为它是一项新兴技术,更因为它本身涉及一些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人们需要认识它的真相,而一个不甚客观的评价很可能将这项技术扼杀于襁褓之中。所以,希望关于CRISPR的评价背后都有无可辩驳的证据:我们既不希望它被夸大,也不愿看到它被冤枉。

相关文章

国际研究团队:部分新冠重症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新冠重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的薄弱点有关,比如有相关基因突变和产生自体抗体等。这个团队近期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他们从今年2月开始,先后对全球超......

《科学》发文揭秘新冠重症:基因突变和自身免疫惹的祸?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连发两篇论文,向我们揭示了新冠疾病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超过10%的新冠重症源自自身免疫系统的“内鬼”,另外3.5%的重症则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基因突变……这两项研究关注的......

近75万人研究结果揭示基因突变对机体血液特性的影响!

不同人群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未来找出答案,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全球来自数十万人的血液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上,文章标题为“Trans-ethnicandAnc......

反复发烧和基因突变有什么联系?

自1997年科学家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斗争正式拉开序幕,20多年来,学界对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发现不断拓展。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周青团队的最新研究,有望为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加精准的方......

同日两篇《自然》:基因突变可能抑制癌症?

今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来自日本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一系列遗传学的手段,找到了溃疡性结肠炎背后的常见突变基因。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些基因突变,看起来似乎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中国学者一周6篇CNS!浙大”开挂“

看点预告●浙大继续“开挂”,拿下今年第9篇CNS●昆明理工研究成果登上Nature,同一团队10月刚完成Science首秀●寻找马约拉纳零能模再下一城,中科院丁洪、高鸿钧团队发Science本周,中国......

用基因编辑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你相信吗?

11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InVivoAAV-CRISPR/Cas9-med......

我国学者揭示了SPOP突变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

编码E3泛素连接酶SPOP的基因在原发性前列腺癌中经常高频突变,但是SPOP突变如何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应激颗粒(stressgranules)的组装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生存的一种进化保守......

IVFET技术成功治疗LHCGR基因突变的女性不孕症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匡延平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罕见性的LHCGR基因突变的女性不孕症患者,通过IVF-ET技术(俗称试管婴儿)获得了治疗并诞下健康婴儿的系列成功病案。12......

Nature:新研究揭示最常见的SF3B1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癌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了SF3B1(splicingfactor3bsubunit1,剪接因子3b亚基1)基因突变如何促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