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8 13:59 原文链接: CellMetab:中性粒细胞抗铁死亡作用,促进乳腺癌症转移

  转移是癌症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免疫检查点阻断(ICB)药物atezolizumab和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已被批准用于治疗PD-L1+转移性三阴乳腺癌(TNBC)患者。然而,免疫疗法耐药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许多临床前研究支持TIN的促肿瘤和促转移功能,而TIN的抗肿瘤活性通常在早期疾病中发现。对于BC,富含TIN的肿瘤微环境(TME)对ICB具有耐药性。当与免疫疗法结合时,免疫抑制性TIN的耗竭或治疗靶向有望引发协同效应。尽管如此,中性粒细胞的治疗靶向必须解决选择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3.09.004

  近日,来自美国圣母大学的研究者们在Cell Metab.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s resist ferroptosis and promote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through aconitate decarboxylase 1”的文章,该研究报道了附子酸脱羧酶1(Acod1)在肿瘤浸润性中性粒细胞(TINs)中的诱导及其在钝化脱铁性贫血和维持TINs生存能力中的关键作用。Acod1消融降低了TIN密度,抑制了乳腺癌症转移,增强了抗肿瘤T细胞免疫,并增强了免疫检查点阻断在小鼠中的抗转移效力。

  转移导致乳腺癌相关死亡率。TINs引起免疫抑制并促进转移。TINs的治疗性衰弱可能会增强免疫治疗,但识别TINs中高表达和功能必需但在肿瘤外中性粒细胞中表达不足的治疗靶点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这里,研究者使用单细胞RNA测序来比较小鼠乳腺肿瘤模型中的TINs和循环中性粒细胞,确定Acod1是小鼠TINs中最上调的代谢酶,并验证了Acod1在人类TINs中的高表达。Acod1通过GM-CSF-JAK/STAT5-C/EBPb途径激活,产生衣康酸盐,介导Nrf2依赖性防御脱铁性贫血,并维持TIN的持久性。

  Acod1消融可减少TIN浸润,抑制转移(但不是原发性肿瘤),增强抗肿瘤T细胞免疫力,并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疗效。该研究结果揭示了TIN如何通过Acod1依赖性免疫代谢转换从脱铁性贫血中逃逸,并将Acod1确立为抵消免疫抑制和改善免疫治疗以对抗转移的靶点。

  中性粒细胞通过附子酸脱羧酶1抗脱铁作用促进乳腺癌症转移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3.09.004

  综上所述, FIN和ICB结合具有协同抗肿瘤活性,并将脱铁性贫血识别为一种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形式,尽管如此,诱导脱铁性贫血的具体治疗靶点仍应仔细考虑。


相关文章

乳腺癌精准治疗策略再升级!

4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邵志敏、江一舟、胡欣领衔的研究团队,系统性地构建了迄今最为全面的乳腺癌基因组变异互作网络,并功能性解析基因组变异互作对乳腺癌治疗结局的影响,有望给乳腺癌精准治疗带来新......

我国科学家研发AI系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4月9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乳腺肿瘤科王坤教授牵头研发出一个无创人工智能系统,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负荷。近日,该研究系统被国际期刊《外科学年鉴》收录。目前,残余肿瘤负荷(......

我国科学家研发AI系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

4月9日,记者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乳腺肿瘤科王坤教授牵头研发出一个无创人工智能系统,可早期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的负荷。近日,该研究系统被国际期刊《外科学年鉴》收录。目前,残余肿瘤负荷(......

专家抓到“最毒乳腺癌”化疗耐药“元凶”

中新网上海4月7日电(记者陈静)记者7日获悉,对于困扰临床许久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耐药难题,中国医学专家终于找到耐药“元凶”和作用机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红霞教授领衔课题组在肿瘤微环境......

吉林大学胡鑫团队最新发文:揭示乳腺癌骨转移新机制

3月6日,吉林大学胡鑫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DeathDiscovery》上发表了题为“LSD1modulatesthebonemetastasisofbreastcancercellsthroug......

研究揭示抗原递呈型中性粒细胞的抗肿瘤潜能

3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张晓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高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力,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prof......

《科学》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竟会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3倍

在固若金汤的实体瘤面前,免疫细胞始终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杀伤性T细胞竟然在接触肿瘤后的6-12小时内就能发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

Nature子刊:我国首个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成果

近日,《自然-医学》刊发了一项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教授牵头开展的TORCHLIGHT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相比单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

研究首次发现GSDME调控中性粒细胞死亡方式

1月9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副研究员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罗鸿博教授合作一篇题为“GasderminEdictatesinflammatory......

罗氏制药:推动肿瘤靶向治疗门诊化、社区化、家庭化

1月3日,“罗氏制药”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1月2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宣布批准了“赫捷康”(通用名:帕妥珠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用于治疗成人HER2阳性早期和转移性乳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