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2 23:12 原文链接: FAST新成果:快速射电暴随机时空行为揭秘

近日,基于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丰富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的随机性和混沌性,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时间-能量表现与地震和太阳耀斑等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差异挑战了快速射电暴的星震起源。

4月12日,这项研究成果在《科学通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科研人员介绍,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s,简称FRBs)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爆发,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足够驱动人类社会万亿年。自2007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以来,它就因其神秘和强大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但迄今为止,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些强大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而解开这样的谜题可能会帮助我们在天文学甚至基础物理学上取得重大突破。

在最新发表的论文中,科研团队着眼于不可预测、看似混乱的能量释放过程,例如星震和地震。致密天体,特别是具有极端磁场的磁星,其“星震”被认为是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触发机制。由于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能量不完全随机,而以往进行的周期搜索无法揭示时间和能量这两个基础物理参数间的关联。

科研人员介绍,像抛硬币这样的随机事件,其不可预测性稳定持续。我们无法根据当前抛出的正反面来预测下次,或者下下次的结果。相对应的,看起来混乱如随机过程的混沌系统不可预测性则随时间增长。例如气候,抬头看天就可以预言下一秒的天气。但是全人类最好的预报系统也难以精确预言几周、几月后的天气。时间越长,不准确性越高是混沌系统的特征。

基于全新的相图,科研团队发现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二元空间上游走接近所谓的布朗运动,也就是表现出了高度的随机性。而同样不可预测的地震、太阳耀斑等却表现出远为显著的混沌性。他们认为,快速射电暴的高度随机性可能由多种机制或者多个发射位置组合形成。

快速射电暴在磁星表面产生的艺术想象图。圆锥形尖刺则代表快速射电暴的多次爆发。尖刺的大小不一,反映了爆发能量的差异。爆发之间通过绿色线段相连,形成了一条随机漫步的路径,这象征着快速射电暴爆发的随机性。科研团队供图

对于这项研究成果,快速射电暴领域理论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教授张冰认为:“这一创新方法促使理论家深入思考爆发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应用于FAST的大数据集合将检验其揭示的物理规律的普适性。”

科研团队相信,中国天眼FAST的强大观测能力结合创新的分析方法,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其起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2.010

 


相关文章

FAST新成果:快速射电暴随机时空行为揭秘

近日,基于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丰富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FAST揭秘快速射电暴。课题组供图本报讯(记者崔雪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全面分析了活跃的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相空间中的行为。相关研究......

FAST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6日0时向全球开放

记者从中国天眼FAST了解到,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将于4月6日0时,向全球开放。   在中国天眼FAST的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全球最大单口径......

天眼FAST:韩金林等新发现76颗暗弱偶发脉冲星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王绶琯巡天突击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GPPS)巡天”中新发现了76颗偶发脉冲星。该团队还利用FAST对国际上已知的59颗RRAT......

“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

贵州的那口“大锅”又有新发现。利用中国天眼(FAST),我国天文学家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矮脉冲辐射,并揭示了脉冲星辐射濒临熄灭时其磁层结构基本不变的物理事实。更重要的是,这种脉冲星辐射形态是国际上......

中国天眼FAST揭示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7月26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的最新科研成果。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

FAST新发现填补脉冲星演化模型缺失一环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中国天眼FAST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名为PSRJ1953+1844(M71E)的双星,其轨道周期仅为53......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1月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具有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3月18日,李菂领导的团队通过分析包括FAS......

过去10年的重大装备:拓展人类探索视界

十年来,科技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墨子号”探路量子通信2016......

姜鹏:守护中国天眼的追星人

在贵州深山的大窝凼里,有一群“追星人”,他们坚持绝对精准的科学精神,参与了“中国天眼”FAST从设计建设到调试运行的全流程,并不断进行前沿探索。在国家天文台FAST电子学实验室,总工程师姜鹏正带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