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补偿高能高平均功率激光装置Bivoj/DiPOLE的热应力诱导双折射,实现了基频(1030 nm)到二次谐波频率(515 nm)的有效转换,输出能量为95 J,平均功率为950 W,且光束均匀性好。

  概要

  高能量、高平均功率(high-energy-high average power, HE-HAP)二极管泵浦激光系统的频率转换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下激光增强、激光诱导损伤测试、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Optical Parametric Chirped Pulse Amplifiers, OPCPA)以及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近日,捷克HiLASE研究团队联合英国中央激光装置(CLF)的研究人员在Bivoj/DiPOLE激光系统中实现了重大突破,在10 Hz的重复频率下,输出了能量为95 J、平均功率为950 W的二次谐波(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相较于现有系统60 J的最高脉冲能量记录,该方法使得二极管泵浦激光系统的输出能量提升了58%。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5期,并被选为封面文章(Martin Divoky, Jonathan Phillips, Jan Pilar, Martin Hanus, Petr Navratil, Ondrej Denk, Tomas Paliesek, Patricie Severova, Danielle Clarke, Martin Smrz, Thomas Butcher, Chris Edwards, John Collier, Tomas Mocek. Kilowatt-class high-energy frequency conversion to 95 J at 10 Hz at 515 nm[J]. 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 11(5): 05000e65) 。

  高能量激光器中的热应力诱导双折射挑战

  高能量、高平均功率的脉冲激光器在增益介质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引起热应力诱导的双折射效应。这会导致光学材料由各向同性转变为各向异性状态,影响光束在横截面上的不均匀偏振,降低输出光束质量。这种偏振变化通常难以察觉,只有当光束通过特定的偏振敏感设备(如偏振器)或应用于偏振敏感的过程(例如谐波频率转换)时才显现,这会导致非偏振状态下的能量损失可高达50%,显著降低光学转换的整体效率。

  通过对1 µm波长的光进行二次谐波生成,可产生约500 nm波长的绿光,以用于驱动超短脉冲激光器,如钛宝石的CPA系统或OPCPA系统。此外,它还可应用于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 LSP)技术,提升机械部件耐用性。LSP通常采用一层薄水膜来限制激光产生的冲击波在零件中的传播,但在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上形成这种约束层可能存在挑战。使用500 nm波长的光源能够使这类零件完全浸没在水中进行LSP处理,这是采用1 µm波长的辐射所无法实现的,因为1 µm波长的辐射在水中的吸收率极高。

  如果使用高平均功率(HAP)激光器,可以提高上述应用的吞吐量。然而,热应力诱导的双折射使得HAP二次谐波转换效率非常低。本文讨论了与谐波转换有关的热问题,提出了高性能激光器系统,将极化损耗从30%降低到约3%,实现了几乎97%的可用能量高效率转换。

  创新性高功率激光系统:Bivoj/DiPOLE激光器的技术突破

  研究团队报道了Bivoj/DiPOLE高平均功率Yb:YAG激光系统(如图1),该系统利用定制的三硼酸锂(Lithium Triborate, LBO)晶体,成功实现了从1030 nm到515 nm波长的高效率频率转换。

  

  图1 激光系统Bivoj/DiPOLE

  该激光系统在10 Hz的重复频率下运行,能够产生高达130 J的输出能量,其平顶脉冲持续时间为10 ns,上升/下降时间约0.75 ns,光谱中心位于1029.8 nm,带宽约为1 pm。放大器头中的热量耗散会在Yb: YAG增益介质中产生应力,从而产生双折射并改变光束的偏振状态,形成不均匀偏振。当该光束通过线性偏振器传播时,其部分能量会不可避免地被抑制,导致能量损失。为解决该问题,研究团队采用自定义偏振法对Bivoj/DiPOLE激光系统末端激光放大器的偏振响应进行评估,以实现对任意输入偏振状态的数值优化。通过分析双折射介质对各种偏振态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输入偏振态,以实现均匀的输出偏振态。精确调节入射端波片的取向,可最大限度减少放大过程中的偏振不均匀性。在放大器输出端,通过调整另一对波片,使输出光束呈线性偏振状态。放大器头和转换晶体的详细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放大器头和转换晶体的详细原理图

  使用这种方法,极化损耗从30%降低到约3%,使可用能量的转换从70%提升到了几乎97%。然而,波长转换过程本身并不是100%有效的。由于高热负荷,转换晶体受热,产生热梯度,导致最佳转换条件在晶体孔径上发生偏移,从而降低了整体转换效率。尽管如此,在515 nm处二次谐波的能量达到了96 J,转换效率为79%,若忽略退偏损失,则转换效率可达到81.5%。基频输入光束的近场光束轮廓及其在95 J能量下对应的转换光束如图3(a)和3(b)所示。

  

  图3 在10 Hz重复频率下,基频输入光束(a,1030 nm,能量为121 J)和转换后的二次谐波频率光束(b,515 nm,能量为95 J)的近场光束轮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团队首次在10 Hz的重复频率、515 nm波长下实现了95 J的二次谐波输出,相较于现有技术,输出能量增加了58%。该二次谐波过程是通过使用置于温度控制支架中的LBO晶体实现的。通过解决放大器链中产生的由应力引起的非均匀偏振变化问题,实现了转换光束近场轮廓的良好均匀性和高转换效率。这项工作为高能、高功率的频率转换铺平了道路,扩展了Bivoj/DiPOLE激光器的应用潜力。在未来,有望应用相同的方法来提高三次谐波转换效率,产生用于惯性聚变发电厂的波长,降低用于压缩燃料的激光器功耗,并在半导体工业中用于退火。下一步研究将集中在三次谐波频率的生成和优化转换晶体中的热梯度上,以进一步提高二次和三次谐波转换的效率。

  捷克HiLASE负责人Tomas Mocek评论道:“随着高能频率转换技术的突破,我们为激光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通过水下激光冲击强化提高机械部件的耐久性,到推进超短、高强度激光系统,其影响是深远的。HiLASE将为科学用户和工业合作伙伴提供这种尖端的千瓦级绿色激光源。我们期待着合作,充分挖掘Bivoj/DiPOLE激光技术的潜力!”


相关文章

HiLASE激光装置新突破:千瓦级高能频率转换器的输出能量达95J

通过补偿高能高平均功率激光装置Bivoj/DiPOLE的热应力诱导双折射,实现了基频(1030nm)到二次谐波频率(515nm)的有效转换,输出能量为95J,平均功率为950W,且光束均匀性好。概要高......

HiLASE激光装置新突破:千瓦级高能频率转换器的输出能量达95J

通过补偿高能高平均功率激光装置Bivoj/DiPOLE的热应力诱导双折射,实现了基频(1030nm)到二次谐波频率(515nm)的有效转换,输出能量为95J,平均功率为950W,且光束均匀性好。概要高......

HiLASE激光装置新突破:千瓦级高能频率转换器的输出能量达95J

通过补偿高能高平均功率激光装置Bivoj/DiPOLE的热应力诱导双折射,实现了基频(1030nm)到二次谐波频率(515nm)的有效转换,输出能量为95J,平均功率为950W,且光束均匀性好。概要高......

中国科大利用光力系统实现非互易的频率转换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腔光力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通过光辐射压力实现两光学模式和两机械模式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了任意两模式间全光控的非互易频率转换。该研究成果于2023年1月......

高能量密度锰基混合单液流电池成功开发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Br-辅助MnO2放电的混合型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逆性高的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液流电池(FBs)由于安全性高......

液态金属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材料性能、设计机理与应用

以锂金属为代表的碱金属负极电池作为储能领域的热门体系,虽然拥有高能量密度,但其由支晶引发的安全问题却始终无法避免,从而使其商业化步履维艰。近期,低温或室温液态金属在储能领域的应用给高能量密度碱金属电池......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并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XFEL)完......

首台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首次饱和出光

近日,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物院十所)牵头负责的高平均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CTFEL装置)首次饱和出光并实现稳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首台具有高重复频率、高占空比特性的太......

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分子问世

记者8月10日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获悉,该所含能材料基因中心含能分子创制团队用两步法合成了新型高能量密度炸药分子二硝胺联公式二唑,该成果已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在线发表,这是我国炸药领域......

科学家建立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新方法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悉,该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朱健强、刘德安研究团队在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相关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提出并实验验证了新一类相位匹配方法——电压调谐相位匹配。相关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