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30 14:51 原文链接: Nature胚胎新突破:迷你胎盘帮助了解早期胚胎发育机制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种新型胎盘早期的细胞模型:“迷你胎盘(Mini-placentas)”能帮助我们了解生殖障碍,解析胚胎早期发育的奥秘。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28日的Nature杂志上。

图片.png

  许多怀孕失败的病例是由于胚胎没有正确地植入子宫内膜,不能形成正常附着在母体上的胎盘。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复杂性,科学家们对于正常情况,以及可能病变发生的问题了解很少。而且动物与人类不太相似,无法提供良好的胎盘发育和植入模型。

  文章的一作,剑桥大学病理学和生理学,发育和神经科学系的Margherita Turco博士说,“胎盘是支持胎儿在母体内生长的绝对必要条件。当它不能正常运作时,就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比如先兆子痫或流产,对母亲和孩子都会产生直接和终生的后果。但是我们对这个重要器官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实验模型。”

  30多年前,剑桥大学Ashley Moffett教授和Charlie Loke教授开始尝试培养人胎盘细胞,研究怀孕后前几周的细胞事件。他们的主要技术人员Lucy Gardner找到了分离和表征胎盘滋养层细胞的方法。这些技术与有机体培养系统相结合,可以构建出早期胎盘的微型功能模型,或者称为“迷你胎盘”。

  在过去几年间,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蓬勃发展——李咏这些类器官(通常被称为“迷你器官”(mini-organs )),人们能深入了解人类生物学和疾病。剑桥大学是有机体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之一,他们这里的科学家们正在利用类器官培养从“迷你大脑”到“迷你肝脏”,再到“迷你肺”。

  在最新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来自胎盘组织的绒毛(一种微小的叶状结构),这些滋养层类器官能够长期存活,具有遗传稳定性并组织成绒毛状结构,分泌必需的蛋白质和激素,这些蛋白质和激素会影响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新陈代谢。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类器官与正常的早期妊娠胎盘非常相似。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在体外妊娠试验中记录积极的反应。

  滋养细胞研究中心主任Graham Burton说:“这些‘迷你胎盘'是建立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上的,我们相信它们将改变这一领域的工作。它们能帮助我们调查早期妊娠发生的,对母亲及其后代的终生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胎盘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所有氧气和营养素,如果胎盘不能正常发育,也许会造成低出生体重婴儿,甚至胎儿死亡。”

  此外,类器官还可以揭示胎盘,子宫和胎儿之间关系的其他谜团:例如,为什么胎盘能够阻止一些感染从母亲的血液传递到胎儿,而其它病原体,如寨卡病毒,是否能够通过这个障碍?类器官也可用于筛选妊娠早期使用药物的安全性,了解染色体异常如何扰乱正常发育,甚至可能为失败的妊娠提供干细胞疗法。

  去年,这一团队报告了子宫内膜的微型功能模型的进步。“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两界面的器官模型——母体组织和胎盘组织,我们可以开始研究这两个方面如何相互交流的了,”Ashley Moffett教授补充道。

  Moffett教授还共同指导了最近在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使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子宫和胎盘的交界处分析了超过70,000个单细胞。

  这项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相互交流,改变免疫反应,并呈现了子宫和胎盘中的新的意想不到的细胞状态,显示每个细胞中的哪些基因开启。


相关文章

Nature:文化并非人类独有,猩猩传承文化能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表了题为:Chimpanzeesusesocialinformationtoa......

数据存在虚假陈述该杰出学者NCB的文章也被撤回

2015年6月22日,St.Jude儿童研究医院DouglasR.Green团队在NatureCellBiology(IF=21)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L......

神话破灭!轰动全球的4篇Nature、PRL等4项研究成果陆续被撤回

2022年8月11日,内华达大学AshkanSalamat及罗彻斯特大学RangaPDias等团队合作在Chemical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Carboncontentdrives......

燕山大学发表2024年第2篇nature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田永君院士团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采用功能基元序构的设计策略,通过调控高能亚稳态到低能亚稳态的固态相变,合成出层状基元转角序构的氮化硼陶瓷,成功实......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七院院士,最新Nature:高性能柔性纤维问世,可穿戴电子新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华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张其冲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陈明,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性能半导体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High-qualityse......

病毒进化竟是人类胚胎发育关键

所有动物的进化都要归功于数亿年前某些病毒感染了原始生物。病毒遗传物质被整合到第一个多细胞生物的基因组中,至今仍然存在于人类DNA中。在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科学家首次描述了这......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

北京大学合作最新Nature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一个固体钙钛矿吸收体夹在几层不同的电荷选择材料之间,确保设备的单向电流流动和高压输出在p型/intrinsic/n型(p-i-n)PSCs(也称为倒置PSCs)中,电子选......

零下273.056摄氏度我国科学家Nature发文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大约一个世纪前,人类首次将氦气液化,开启了利用液氦进行极低温制冷的新纪元。随后,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然而,用于极低温制冷的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