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29 00:00 原文链接: Nature:多年推测获确证

  来自埃默里大学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猕猴大脑中发现了网格细胞(grid cell),这些神经元细胞在眼睛探查视觉场景时以重复的三角模式激发(fire)。这是第一次直接在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到网格细胞。2005年科学家们在大鼠中发现了网格细胞,然而一直以来只是通过磁共振成像间接推测它们也存在于在人类。这一研究发现对于了解人类如何形成和记住世界意境地图(mental map),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何损害这些能力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论文发表在10月2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将电极导入到猴子的内嗅皮层(大脑内侧颞叶区域)记录了网格细胞的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猴子在一个计算机屏幕上观看各种图像,并用它们的眼睛探索这些图像。红外探测器追踪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了解猴子眼睛正在聚焦图像的哪一部分。当它们的眼睛聚焦在形成一个网格模式的多个分散位点时一个网格细胞被激发。

  论文的资深作者、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和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神经病学副教授Elizabeth Buffalo博士说:“内嗅皮层是在阿尔茨海默氏病中退化的第一个大脑区域,因此我们的结果或可帮助解释定向障碍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第一个行为征兆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些神经元帮助提供了一个将视觉体验存储在记忆中的结构。”

  第一作者Nathan Killian 说:“我们在灵长类动物中发现网格细胞,是朝着了解大脑如何形成视觉信息记忆迈出的一大步。这是一条令人兴奋的了解记忆的途径,或可促成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治疗。”

  在鉴别大鼠网格细胞的实验中,当大鼠在一个看不见的三角网格上越线时这些细胞会激发。

  Buffalo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确定当猴子正在移动它们的眼睛时细胞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这表明灵长类实际上无需参观某个地方来构建同一种意境地图。”

  “从前用啮齿动物未曾见到的网格细胞的另一方面是当猴子第二次看到一个图像时细胞的反应发生了改变。具体而言,当看见重复图像时网格细胞减少了它们的激发率。从内嗅皮层后部向前,越多的神经元显示记忆反应。

  “这些结果表明网格细胞不仅参与勘察视野,还与记忆有关,”Killian说。

  与从前在大鼠中网格细胞的研究报告相一致,Killian和Buffalo观察到了“theta-band”振荡,网格细胞以一种有节律的方式按每秒钟3-12次激发。一些科学家们提出这种theta振荡对于发育中网格细胞网络形成,以及大脑拼合来自网格细胞的信息至关重要。在猴子中,神经元细胞群以一种间歇发作的方式显示出theta振荡,但这些发作似乎对于空间表征(spatial representation)的形成并非至关重要。

  相比啮齿动物人们认为视觉对于灵长类动物(猴子和人)具有更突出的意义。尽管科学家们是通过不同类型的实验在啮齿动物和灵长动物检测到网格细胞,Buffalo说这并不意味着网格细胞必然在灵长类动物中具有不同的特性。

  “我们现在正在训练猴子移动通过一个虚拟的3D空间。我猜测我们将会发现网格细胞以猴子导航通过这一空间相似的模式激发,”她说。

  Buffalo说未来的实验将研究猴子是如何在现实空间导航的,包括头部或身体方向的改变以确定网格细胞的反应机制。

相关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在大脑中形成的“老年斑”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之一。无独有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典型病理特征玻璃膜疣中也存在大量的Aβ。......

新一轮“归国潮”:3800多名华人科学家陆续离美回国

11月13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毅在社交平台宣布,2023年起,将从伯克利停薪留职,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学院院长。就在前不久,著名科学家颜宁也宣布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

入狱19年后,科学家发现新证据或为她脱罪

遇到极小概率事件是中头彩吗?澳大利亚的KathleenFolbigg绝不会这么认为。她有可能是有史以来全球最不幸的女性之一:她18个月大时,父亲因杀死母亲而服刑,之后在孤儿院长大;婚育的4个孩子全部夭......

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

近日,中国科协“衰老”国际青年科学家沙龙举办,来自中国、英国和美国的25位青年科学家围绕衰老调控机制、衰老与疾病、交叉科学和科研伦理等议题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讨论,近300名“衰老”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架起一座桥梁”

“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我们要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架起一座桥梁,让两个组织能够联系起来,融合合作”。近日,首次聚焦工程师群体与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

最新消息|2022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公布!

英国伦敦,2022年11月15日—— 科睿唯安今天发布了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高被引科学家的......

大批科学家逃离推特选择“平替”

据《自然》报道,马斯克收购推特后的一系列操作,使许多人打算对推特说“再见”,其中不乏粉丝上万的科学家。与此同时,一大批提供类似功能的社交网络平台正在取而代之,其中最主要、最受欢迎的“平替”是由德国软件......

“唱响科学家精神”主题沙龙在京举办

11月12日,“唱响科学家精神”主题沙龙活动在京举办。中国科协六届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徐善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解放军原总参四部副部长、通信与电子对抗专家倪宏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光学专家......

让档案与宣传“跨界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

11月10日,中科院京区20余个研究所共同举办宣传与档案业务融合发展工作交流会。会议聚焦“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发展成果展示”等工作,探讨新时期如何实现“宣传+档案”协同合作,促进形成新时期宣传与......

格尔利希:有时间思考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1/488921.shtm宣布获奖37天后,11月6日,德国科学家迪尔克·格尔利希(Dir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