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06 14:28 原文链接: PlosOne:狨猴可以作为研究帕金森症的理想模型

  德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被称为狨猴的小型猴子可以模拟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昼夜节律变化以及认知障碍等症状。

  通过开发一种可以模拟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有效动物模型,科学家们有更好的机会了解在疾病过程中导致大脑变化的神经回路的分子机制。解剖后的磁共振成像(MRI)和分析等扫描可能会为患者提供新疗法的潜在目标。


(图片来源:Texas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Marcel Daadi博士是德克萨斯生物医学园西南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再生医学和衰老科的负责人,该研究的主要作者通过给狨猴脖子佩戴设备用来跟踪他们的活动和睡眠。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PLOS ONE期刊上。调查人员想要看看狨猴是否也可以作为非运动症状的有效模型。此外,科学家还对这些动物进行了录像,以监测它们执行某些任务的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疾病的影响。

  “大多数帕金森氏症的早期研究都是用啮齿动物进行的,”作者解释说,“但是这种疾病有一些复杂的方面,你根本无法以与人类患者相关的方式使用啮齿动物进行调查。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至关重要在他的方面,因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症状是否是运动障碍(自愿运动的异常或受损),或者你可以监测的睡眠障碍或精细运动技能。

  帕金森病影响了美国的一百万人和全世界的一千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仅在美国,每年就有60,000人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帕金森症的标志性症状包括震颤,运动缓慢,平衡问题以及僵硬或僵硬的肌肉。然而,包括睡眠  -觉醒周期紊乱和清楚思考问题的非运动症状对患者来说同样难以处理。

  “这项研究是一个伟大的第一步,”作者说。 “从长远来看,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扩大狨猴的这些非运动症状,并且可能包括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如猕猴和狒狒。”


相关文章

商汤大模型多个评测表现超ChatGPT

本报讯(记者沈湫莎)商汤科技近日公布了自研中文语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2.0”在MMLU、AGIEval、C-Eval三个权威大语言模型评测基准的成绩。评测显示,“商量”在这三个测试集中的表......

新技术可更快更准确地检测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研究人员在诊断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新诊断方法,有望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神经退行性疾病。这种方法在提供早期治疗和减少人类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以及慢性......

机器学习工具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几年就诊断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的增长速度比任何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都要快,这使得其早期检测如此重要。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机器学习工具,显示出作为早期检测该疾病的一种方式的前景。PD的诊断通常发生在一个人出现传统症......

揭秘帕金森,不再惧“帕”

日前世界帕金森病日“抗帕不怕一森守护”科普宣教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次活动是帕友们线下的久别重逢,现场通过科普讲座、暖心互动、健康咨询等环节,建立起医患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患者科学认知,积极干预,......

BrainX:3D打印全尺寸人脑模型及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脑部肿瘤以及多种原因造成脑外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极大提高了手术过程的难度。因此,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制的术前大脑模型能够帮助外科医生精准分析病灶和提高手术熟练度......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陈跃军团队创建了一种“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新技术,解析了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分化过程,发现和鉴定了一种可特异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经前体......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迈出重要一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30.shtm......

“眼见为实”更重要揭示猕猴视听感觉整合奥秘

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从多种感知渠道(如视觉、听觉、嗅觉等)获得外界的信息。在接收各种感知信息的过程中,来自不同感官的刺激组合也会对感知的过程产生影响。例如原本低强度的视觉刺激在与一个渐强的声音刺激同时......

新技术改进帕金森等疾病治疗策略

3月18日,《细胞—干细胞》(CellStemCell)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跃军团队的论文,研究人员通过建立跨分化阶段高通量谱系示踪......

院士专家联合撰文:智能计算进展惊人挑战巨大

2023年开年伊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邬江兴,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等领衔,来自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索邦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等单位的海内外9位院士及12位专家,在《科学》合作期刊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