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17 16:51 原文链接: 爱尔兰研究团队发现大西洋73%深海鱼体内有塑料微粒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6日报道,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截至7月15日发现,大西洋300-600米深处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这些鱼生活在与陆地相距遥远的深海海域。塑料微粒的检出率超过整体的70%,在调查的全部7种鱼体内均有发现。

  本次调查的7种鱼均资源量丰富,是金枪鱼、海豚、海鸟等的食物,在海洋食物链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团队警告称,“塑料微粒上吸附有多氯联苯(PCB)等污染物质,容易积累较高浓度。有可能对深海的生态系统和吃鱼的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团队2015年4-5月在距离加拿大东部纽芬兰岛约1200公里的大西洋西北部,捕捉了体长3厘米左右的灯笼鱼等7种、总计233条深海鱼。调查了鱼消化道中的塑料微粒。

相关文章

中国首个深海主题综合性临展亮相上海

12月3日,由上海科技馆和同济大学联合打造的“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亮相。该展是中国首个深海主题综合性原创临展,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冷水珊瑚林复原场景,数十件来自千米深海的珍稀......

我国首次深海保温保压取样海试成功

9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领衔的深圳大学与四川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装备海试成功,这也是国际上首次获得保温保压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原位保真样本。由谢和......

深海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教授级高工何高文团队揭示了深海沉积物中磷酸盐组分对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机制,并证实稀土富集主要在海水-沉积物界面附近完成。相关研究发表于GeochimicaE......

深海气相色谱完成南海海试,这些气体难逃“法眼”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冯飞团队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深海MEMS气相色谱仪,完成了2022年南海海试。海试前,上海微系......

17年后再次捕获到乌贼在深海中的罕见画面

一位母亲,数以百计的卵子,一场深海的芭蕾舞,这样的场面真令人陶醉。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MBARI)在加利福尼亚海岸拍摄了一只乌贼妈妈照看其卵子的画面。据了解,这种娇小的淡红色乌贼被称为Bathyte......

我国学者在深海稀土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稀土元素在海水、孔隙水、磷灰石的迁移特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03026、41606048、91958202、42002085、42072324、41625006、41890824)......

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获重要突破

5月11日,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该设备是中国海油牵头实施的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项目的重要部分,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此次中国海......

“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段

近日,在刚刚结束的我国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以下简称“海斗一号”)取得世界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

关亚风团队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等海试成功!

近日,大连化物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105组)关亚风研究员、耿旭辉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4500米级深海原位气相色谱仪、深海原位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荧光传感器和深海......

关亚风等团队研发的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海试成功

近日,我国三种深海原位荧光传感器工程样机在深海勇士号/探索一号TS16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先后11次进行水下试验,最大潜深达3497.6米。此三种传感器由我所微型分析仪器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