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5 00:00 原文链接: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

2013年5月,天津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聚焦国家海洋重大战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开启市校全面战略合作。2014年1月,天津大学与青岛蓝色硅谷签订研究院共建协议,标志着研究院正式落户蓝谷,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2015年6月中旬,研究院正式启动入住。

   研究院总体建设目标是打造海洋工程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功能定位为科技与产业的连接器、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器、创新创业的加速器,在团队人才引进、项目研发转化、校企合作交流、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目前,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QQ截图20170418144502.jpg

※2016年主要工作进展:

    一、服务国家海洋任务,支撑学校学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触角作用,推动了学校与青岛海洋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海洋实验室”)共建海洋观测与探测联合实验室,促使我校涉海科技力量进一步聚焦国家任务,为校内相关学科跃升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2016年12月,联合实验室完成内部装修,投入使用。光纤传感器、通讯网络、移动平台三个团队已启动首期入驻,该组团致力于打造海洋观测探测立体网络,将为海洋国家实验室“透明海洋”计划、“两洋一海”计划提供装备与技术支撑。联合实验室首年获批国家海洋实验室“问海计划”2项,分别是“大洋4000米水深自持式智能浮标”、“大深度水下滑翔机研制与海试应用”,将为我国深远海探测检测提供必要的仪器装备,是我校服务国家海洋任务的重要切入点。

二、打造高端研发平台,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研究院依托天津大学的学科优势和青岛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青岛海洋经济的创新需求和蓝谷的整体发展战略,打造高端研发平台。承担建设“海创· 众创空间”国家级平台;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专业领域分中心、青岛市海洋信息工程实验室、青岛市低碳分布式能源与微网工程实验室、青岛市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信息专家工作站、青岛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智工作站7个市级平台。

研究院聚集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探测与监测、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工程四大领域,进驻了由30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73首席、杰青、长江学者高端人才领衔的海洋信息工程研究所、深海智能装备与系统研究所、海洋资源利用与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所等15个以海洋工程为主攻方向的专业化研究所,常驻科研人员100余人,进驻科研设备原值近1亿元。研究院正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科研人才聚集高地,成为研究院未来产学研工作中的中流砥柱

三、服务当地企业,助推转型升级。研究院始终以发挥天津大学学科优势、服务青岛地方经济、助推岛城产业升级转型为己任。2016年,组织各类技术对接会、成果发布会、行业研讨会等10余场,直接对接青岛企业160余家,集中力量推动与即发集团、国信海天等30余家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其中包括与青岛海艺自动化有限公司开展1000万元的“机器人培训中心”合作项目,该中心预计每年输送1000人次以上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海洋绿色供能技术研究所正铺设400万元光伏设备,在研究院楼宇搭建太阳能供能示范平台,并依托微网路由器等产品在青岛开展智能化路灯、绿色建筑等节能项目。研究院积极与当地企业对接,主动开展校企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为青岛当地企业升级转型、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加油助力。

四、创新孵化体系,培育科技企业。研究院致力将天津大学的科研成果服务于青岛当地建设中,创新孵化体系,培育科技企业。与青岛市科技局、青岛海科投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智库联合基金,该基金支持具有产业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总规模2000万元。此外,研究院正在推动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科技成果孵化基金,该基金用于支持天津大学科技成果在青岛的产业化发展,孵化培育了青岛旗高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瑞联能源新技术有限公司等11家科技型企业。同时,研究院在产业化模式上进行了创新,尝试研究院与教师个人分别占股,共同成立产业化公司的创新模式。2016年11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研究院的创新孵化体系在产业化领域的实际应用,国家级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推动了孵化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在体系带动下,孵化企业们在海洋及河道污水治理、近海环境数据监测等领域为青岛做出积极贡献。

   五、各级领导关怀,社会各界关注。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家瑞两名副国级领导人先后莅临视察,充分肯定了研究院的发展模式。山东省省委书记姜异康莅临视察,青岛市市委书记李群、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先后10次视察研究院,对研究院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截至今年年底,研究院已接待各视察代表团402个,接待来宾4520人。研究院凭借自身发展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同时,我们也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茁壮成长。

 

QQ截图20170405103613.jpg


地址: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创业中心

邮箱: tdhyyjy@126.com



位置:

相关文章

9省已将HPV疫苗接种纳入政府民生项目

近日,记者从第21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暨中国子宫颈癌防控研究进展学术大会获悉,目前我国广东、海南、福建、西藏、江苏、江西、重庆、湖北、浙江共9个省区市将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纳入政府为......

盖茨基金会发起联合资助项目支持疫苗创新技术研发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下称“盖茨基金会”)28日宣布,该机构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发起联合资助项目,旨在支持疫苗创新技术的研发,以扩大疫苗可及......

类器官助力,癌症和罕见病有了更好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对类器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药物测试方法,甚至可以消除某些形式的动物实验。在4月24日发表于《自然》的两项研究中,生物学家已经开发出肠道和大脑类器官,可以提高人们对结肠癌的认识,并提出......

Nature|刷新认知!科学家首次证明,没有基因突变也会发生癌症

尽管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体细胞突变的积累有关,但大量的表观基因组改变是肿瘤发生和癌症易感性的许多方面的基础,这表明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恶性转化的唯一驱动因素。然而,是否纯粹的非遗传机制足以启动肿瘤发生,......

最新研究:实验室培养“迷你结肠”可用于癌症研究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医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个能真实再现结直肠癌发生的类器官模型。这一被形象称为“迷你结肠”的细胞培养物,或能用于研究......

消除宫颈癌:接种疫苗与筛查须联手

4月15-21日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在全球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的占比之中,中国的病例目前都排到了第一位。成年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在......

超声控制的细胞“生物炸弹”精准攻击肿瘤

在抗击癌症的长期战斗中,科研人员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既能够精准消灭肿瘤细胞,又不损害健康组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叶海峰团队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离实现......

肝癌治疗的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新机制获揭示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癌症的致死性病例中排第三位,中国是高发国家,超过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由于其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最新的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仅对20%~30%的患者有效,并且缺乏指导精准用药的药敏分......

若不改进检测计划,全球前列腺癌人数将翻倍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男性步入中老年,前列腺癌病例会不可避免地增加,甚至会激增,所以现在就需要开始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近日,伦敦癌症研究所前列腺癌与膀胱癌研究教授、英国皇家马斯登癌症中心临床肿瘤主任医......

生物物理所揭示抗病毒记忆B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

记忆B细胞(MemB)是除长寿浆细胞外的体液免疫记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形成长期免疫保护的细胞基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抗原受体经过体细胞V(D)J基因重排,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