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9 00:00 原文链接: 西安交大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大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于1995年建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工程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通信、自动化和管理工程等领域的新成果,发展制造业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研究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制造理论和技术,形成一个制造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基地。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也为跟踪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以及为企业培训适用人才做出贡献。近年来实验室根据国民经济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和调整研究领域,在先进制造及相关的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西安交通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李涤尘,赵玉龙、高峰、徐寅峰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副主任为高金吉、管晓宏教授。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统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这三个学科均是国家重点学科。在2001年底进行的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中,系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同时,实验室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学科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实验室现有在编固定人员51名, 正教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5人), 副教授13人。研究人员中, 中青年占73%。专职研究人员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IEEE Fellow1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5人,长江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4人(B类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人。同时,有2个研究团队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实验室主要从事: 先进制造理论及技术 (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并行工程、快速工程、反求工程、质量工程等); 制造信息化与制造系统工程 (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调度、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计算机协同工作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等); 制造系统与设备的控制与集成 (工业系统与设备的动态分析及故障诊断、先进机械控制技术、机器人、微型机械电子系统与光、机、电一体化等); 先进制造系统的管理与决策 (发展战略、虚拟企业、供应链等) 。这些研究方向是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有多学科交叉、技术综合等特色,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十年来,实验室共承担研究课题334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29094.54万元;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和发明奖29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241项;出版专著35本,发表国际期刊论文681篇,国内核心学术期刊论文1383篇。

实验室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同许多著名研究机构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相应实验室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近几年,实验室邀请了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庆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意大利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境)外研究机构的近百位国际著名学者到实验室讲学、交流,其中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何毓琦教授(本实验室荣誉教授)、Petar V.Kokotovic 教授、Sanjoy K.Mitter 教授、Stephen Morse 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Karl J.Astrom 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 Pravin Varaiya 教授、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V.V.Pavlov 教授等。 同时实验室也有多位研究人员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亚琛工业大学、加州戴维斯大学等相关实验室讲学。在此期间实验室共主办了7次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研究人员担任大会主席、程序委员会主席或组委会主席。

本实验室是由三个重点学科组成的跨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优越的试验研究条件和课题来源,为培养跨学科的人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近年来,共培养博士后24名、博士192名、硕士518名,目前在校博士后23名、博士生454名、硕士生481名。经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导师的精心培养以及研究生自身的努力,实验室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和硕士毕业生,有三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实验室共有70多台价值10万元人民币(或2万美元)以上的大型设备,包括卧式加工中心MAHO MC50 ,三座标测量机ZEISS CMM ,电子束光刻机,原子力显微镜,深干法刻蚀机,微米三维X射线成像系统,多靶材溅射系统,SUN4/60 SUN4/75 SUN4/20 激光快速原型系统,激光跟踪仪,龙门铣床,纤维铺放机器人,拉弯扭疲劳力学试验机COMSOL软件,Convetorware软件等。

今后,实验室在上述研究方面,将更加强调系统的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方面,将努力推动大规模网络型基础设施安全、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人机交互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突出系统的综合集成技术,以便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实验室在该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应用研究两方面,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成为在国际上活跃、对国内外同行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研究基地。  


地址: 西安市雁翔路99号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 710054

电话: 029—83395052

传真: 029—83395153



位置:

相关文章

阿拉伯沙漠熔岩管曾是古人的家

考古学家首次在沙特阿拉伯北部沙漠中发现了人类居住在熔岩管的证据。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熔岩管是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洞穴。熔岩河的表面冷却并凝固,而炽热的熔岩继续在其下方流动。最终,熔......

共享科技资源——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与HORIBA携手拓展合作新篇章

在理论导向和研究路径方面,当前科技考古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然而,随着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它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李青会研究员及其团队早已展开探索并取得了诸多成......

手持式XRF光谱仪在考古中的应用

手持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HHXRF)在考古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艺术品和历史文物的鉴定、保存和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持。这项无损技术可以在几秒钟内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无需采样或准备测试样品,对文物造成......

科普在线呼气质谱仪通过呼气检测食管癌

2012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成为了诊断食管癌的新工具。这项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项呼气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其......

用现代技术拨开“远古迷雾”

用手铲、丁字镐、锄头,就这么一刮一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青领衔的邾国故城遗址考古队,历时100多天,最终让“战国时期的一杯茶”重见天日。2021年的这次发现,将我国的茶文化起源从西汉时期追溯到......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揭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36.shtm......

研究发现古埃及木乃伊制作所用防腐剂的新配方

古埃及木乃伊制作处理如何使用防腐剂?防腐剂有何配方?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并吸引考古学界持续聚焦研究。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北京时间2月2日凌晨上线发表的一篇考古学研究论文透露,研究人员最新鉴别出......

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发现两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

从福建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在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中,发现了山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把莆田地区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历史至少提早到距今2万年。调查队在山边遗址采集的石器照片。(莆田市博物馆供图)福建莆田......

5000年前的青少年或能制作猫头鹰饰品

 一块猫头鹰式样的石牌,藏于西班牙韦尔瓦博物馆。图片来自JuanJ.Negro科学家发现约5000年前,伊比利亚半岛的少年们可能就会制作猫头鹰形状的石雕牌饰,用作玩具。这些发现或为青铜时期的......

四川大学成立考古科学中心

日前,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以下简称考古科学中心)成立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该校举行。据介绍,考古科学中心由考古测年实验室、分子考古实验室、考古材料与文物保护实验室、地学考古实验室以及囊括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