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实验室以国家在海洋科学方面的重大需求为指导,以学科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为发展方向,主要从海洋化学、界面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揭示控制海水中各种形态元素和物质在海洋开边界和内边界界面上迁移、转化过程的机制;研究开发有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品和工程。

  实验室创建于1959年,诞生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系,与之共同发展近半个世纪。海洋化学学科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分别于1982、1986年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重要的从本科到博士多层次的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基地。1993年底获准建设全国唯一的海洋科学理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培养基地(海洋化学点),2001年底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5被批准进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本实验室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依托单位,实验室现有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点,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八个硕士点,四十多年来,先后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海洋科学学科第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经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我国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的综合优势。

  实验室拥有独立的、设施优良的研究实验及办公大楼,总面积4000 余m2。具有的实验室平台有:“海洋物理化学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青岛市政府共建实验室、“海洋精细化工实验室”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海洋污染生态化学实验室”校级重点实验室、“海洋界面化学实验室”、“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室”及与之相配套的公共仪器室。

  实验室拥有从事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的、配套的大型仪器和技术手段,具有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总价值32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50多台/件,并具有先进的计算设备及软件,具有集海洋调查、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工程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先进的研究开发平台。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0余人,有一批高水平的海洋化学专家和数名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 17人,正副教授29人。四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留学归国博士、博士后10余人、在国外进修或合作研究半年以上的20余人。目前已经建立起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且具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团队。

  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污染生态化学、海洋界面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

  实验室目前承担或参与研究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所属课题2项、重点项目3项、“863”高技术项目7项,以及5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项目,与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项目60多项, 经费达3600余万元。

  实验室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十分活跃。目前仅在研的项目就有中德政府间海洋合作项目,与英、日、加合作研究项等。到目前为止,共有18位国际著名学者受聘为本实验室名誉教授或(和)兼职(客座)教授,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实验室是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重要依托单位,实验室现有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博士 点,海洋化学、海洋化学工程与技术、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八个硕士点。

  实验室先后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高 从堦、海洋科学学科第一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经等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我国海洋化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的综合优势。

  实验室拥有独立的、设施优良的研究实验及办公大楼,总面积4000 余m2。拥有从事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的、配套的大型仪器和技术手段,具有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总价值3200余万元。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70余人,有一批高水平的海洋化学专家和数名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带头人。

  实验室目前承担或参与研究的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所属课题2项、重点项目3项、“863”高技术项目7项,以及5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委项目,与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的重要项目60多项, 经费达3600余万元。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邮政编码:266100

  联系电话:0532-66782481

  传 真:0532-66782483

  邮箱:liheng@ouc.edu.cn

  网址:http://222.195.158.131/hxhg/



位置:

查看大图

相关文章

“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目启新程,启迪青少年创新思维

因美纳携手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普及科学教育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4月25日,中国苏州——今日,由因美纳与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联合打造的“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新绘制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植物学家利用950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新绘制的生命之树将帮助科学家拼凑出开花植物的起源,并为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信息。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大约1.5亿年前,......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理格局及驱动机制获揭示

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何念鹏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陆地碳循环”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野外调研并揭示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

ELRIGUK与SRG联手推进药物发现领域生命科学人才发展

英国欧洲实验室研究与创新集团(ELRIG)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由志愿者领导的药物发现社区组织,今天与生命科学招聘领域的领导者SRG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科学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该合作伙伴关系为ELR......

AI大举进军医疗与生命科学:革新之路畅通无阻?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如同一个深深嵌入的齿轮。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成功彰显了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英伟达与强生等企业的强强联手,正强有力地驱动AI在医疗领域的深层次变革......

研究人员开发出用杨树生物质制造止痛药的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产一种流行的止痛药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这一发现建立在一种先前获得专利的生产扑热息痛(泰诺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础上,有望为世界上使用最......

推动个性化治疗!中国科学家解析性别差异的秘密

性别差异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发育、衰老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其中雄激素水平的高低是导致性别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4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

JIPB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叶片大小单株产量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在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多种多样,是构成缤纷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类的可靠特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形态与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密切相......

工业巨头英格索兰23亿美元收购生命科学企业,工业的尽头是生命科学?

2024年3月25日,工业巨头英格索兰宣布168亿人民币(23.25亿美金)的价格从NewMountainCapital收购生命科学企业ILCDover。前工业多元化巨头丹纳赫花费了大约15年时间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