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日本发现新X射线天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加的一个任务小组于本月17日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 公报说,这一X射线天体出现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马座区域。从17日起,它开始逐渐变亮,引起了日本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的注意,该小组利用设置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实验舱外部平台的X射线监视装置(MAXI)对这一天体进行了数日观测,并分析了观测数据,随后把这个天体的位置信息向外界通报。 美国航天局在接到通报后,用“雨燕”天文卫星展开追踪观测,最终确认这一天体是人们此前未知的X射线源。研究人员推测,这个天体很可能是银河系内距地球几万光年的一颗中子星或者是一个黑洞。 这是国际空间站的X射线监视装置发现的第二个X射线天体。今年9月25日,它捕捉到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这个天体后被编号为“MAXI J1659-152”。 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由来自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理化研究所和日本高......阅读全文

日本发现新X射线天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加的一个任务小组于本月17日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  公报说,这一X射线天体出现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马座区域。从17日起,它开始逐渐变亮,引起了日本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的注意,该小组利用设置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

中国学者夺取X射线极亮天体研究的“圣杯”

  11月28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对漩涡星系中X射线极亮源M101 ULX-1的研究成果,杂志审稿人认为此项成果“夺取了这个领域的圣杯”。   自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两颗造价分别为16亿美元和7亿欧元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和XMM-牛顿X射线天文

中科院发布国际首批天体宽视场X射线图像和能谱

除了用于医学检测,X射线还可以作为宇宙信使,用来探索遥远而神秘的星河。  在第二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上,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发布EP-WXT探路者观测到的首批天体宽视场X射线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EP-WXT探路者是爱因斯坦探针(EP)卫星宽视场

近代物理所天体X射线暴等待点核64Ge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兰州冷却储存环(CSR)精确测量的65As和66Se最新原子质量数据,结合壳模型和辐射俘获理论,对X射线暴中两个核反应64Ge(p,γ)65As (p,γ)66Se的反应率进行了重新评估,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天体X射线暴的快质子俘获rp过程路径上,64

软X射线源上X射线能谱与X射线能量的测量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利用针孔透射光栅谱仪对金属等离子体Z箍缩X射线源能谱的测量结果及数据处理方法。同时用量热计对该源的单脉冲X射线能量进行了测量并讨论了其结果。

X射线治疗

  X射线应用于治疗[7],主要依据其生物效应,应用不同能量的X射线对人体病灶部分的细胞组织进行照射时,即可使被照射的细胞组织受到破坏或抑制,从而达到对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治疗目的。

X射线散射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rthur Holy Compton,1892~1962)在大学生时期就跟随其兄卡尔·康普顿开始X射线的研究。后来他到了卡文迪什实验室,主要从事g射线的实验研究。他用精湛的实验技术精确测定了γ射线的波长,并确定γ射线在散射后波长会变得更长。但他没能从理论上解释这个实验事实。他到

X射线诊断

  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6],主要依据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就不一样,这样便携带了人体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

X射线原理

X射线定义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

X 射线激光

X 射线激光指的是 XFEL (x-ray free-electron laser),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而这种激光,是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FEL)产生的激光,拓展到 X 射线范围内而产生的一种 X 射线激光。这种激光的强度可达传统方法产生的激光亮度的十亿倍,因此可让较小晶体产生出足够强的衍射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