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论文撤销牵扯出美国一博士学术造假

据《自然》网站消息,近日美国一位博士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线索竟然是四年前发生的一起论文撤销事件。 2006年3月至6月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教授因其与同事无法重现实验结论而撤销了六篇文章,震惊了当时的化学界。 而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于今年11月29日发布一项通告,指控Sames实验室昔日的一位博士Bengu Sezen存在21项学术不端行为,其中包括在三篇发表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数据造假和数据剽窃行为。 该通告还给出了相应处罚:从2010年11月4日开始,今后5年内,Bengu Sezen将无法得到美国政府的任何经费资助,并被禁止参与和美国公共卫生署(PHS)有关的任何咨询工作(包括学术同行评审在内)。 据悉,Bengu Sezen曾于德国海德堡大学获得另一博士学位,后在土耳其叶迪特佩大学(Yeditepe University)任某课题组组长。 ......阅读全文

论文撤销牵扯出美国一博士学术造假

  据《自然》网站消息,近日美国一位博士被发现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而线索竟然是四年前发生的一起论文撤销事件。  2006年3月至6月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教授因其与同事无法重现实验结论而撤销了六篇文章,震惊了当时的化学界。  而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ORI)于今年11月29日发布一项通告,指

博士答辩未过,建议授硕士学位,学术不端,撤销学位!

  3月16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对于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位申请人,可以不授予或撤销其学位。博士答辩未通过的,已达到硕士学位的水平的,可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意见稿指出,已经获得学位者,在获得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学术不端的罪与罚:国际学术界造假事件梳理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对韩春雨的调查和处理结果,韩春雨事件告一段落。  无论之后迎来的是“鲜花”还是“大炮”, 韩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对学术不端问题的讨论。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针对学术不端的战争从未停歇。从2005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干细胞研究造假震惊世界,到日本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小保方晴

美国杜兰大学教授因学术不端被撤销四篇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数据重复,《生物化学杂志》撤销美国杜兰大学Tong Wu教授四篇论文。  《生物化学杂志》发布通告称,四篇论文均因数据重复利用而被撤稿。一份对Tong Wu原单位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调查报告显示,Tong Wu此前已有四篇论文被撤稿。  另据报道,曾

代表委员批驳学术不端:造假之风缘何甚嚣尘上

学术造假,要人人喊打  学术打假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十年来,方舟子实名打假尽显执着本色。举报李连生造假的西安交大6位教授对学术净土的捍卫值得钦佩,他们打假之路的艰辛令人深思。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呼吁,对学术造假要采取“零容忍”态度。  “在诚信建设方面绝不让步,从严惩处治理学术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授因学术不端被撤销四篇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因发现作者学术不端,《神经学》撤销了前美国韦恩州立大学Teresita L.Briones教授一篇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维生素D在大脑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神经学》发出通告称,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调查发现,Teresita L.Briones在论文中伪造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学术不端严峻现状

  报道:十月一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迄今为止综合性最强的论文撤销研究,得到了与之前一些同类型研究截然相反的结论,这项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学术论文撤销是由于学术不端造成的,这类论文撤销已经占到总撤销数的三分之二。研究显示自1975年以来,在所有已发表论文中学术造假或涉嫌造假的被撤论文

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因学术不端被撤三篇论文

  据Retraction Watch网站消息,由于数据造假,《分子内分泌学》杂志撤销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Sudarsanareddy Lokireddy一篇论文。   该论文主要研究肌生成抑制蛋白的功能。《分子内分泌学》发出通告称,南洋理工大学深入调查后发现该论文中蛋白印迹数据造假,且该造假

科技论文在线发表推行“后评审”规避学术不端

  论文一定要写在纸上吗?   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推动了论文写作发表方式的变革。 “我们突破了学术论文二维写作理念,使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可以被提升至三维乃至多维,实现视频、音频和动画的组合。借助外部新设备,还可以实现全新创想表达模式,这也正是目前国际学术论文发表的一个

Nature高引论文因学术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杂志发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称由于作者无法复制出实验结果,一篇于1994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高引用论文被撤回。但实际上,撤稿背后的真实原因极有可能与第一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关。   在这篇1994年的Nature论文中,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