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有机LED和碳纳米管可能点亮未来的布料

随着可以检测运动和健康状况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出现,对于更柔性发光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着。一项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方向是开发集成了发光装置的布料。不幸的是,布料本身并不能作为一个适合的发光材料的表面。然而,一个科学家团队已经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利用叫发光装置纤维的新技术把发光装置直接集成入面料中。 来自我国的该研究团队,研发了聚合物发光电化学电池(PLECs)。与许多其他发光设备相同,PLECs具有两个金属电极,两电极与作为半导体的有机薄层相连接。因为PLECs把移动的离子加入进半导体中,它们相比于其他发光二极管(LEDs) 有诸多好处:工作电压低,光电转换效率高,功率效率高。PLEC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是因为它们无需使用对空气敏感的金属,可以在粗糙表面上使用。这些特点使其适合大规模生产。 这些纤维状PLECs具有四层同轴结构。PLEC纤维采用溶液法进行制备,首先采用钢丝作为纤维的基体,后浸涂一层薄的ZnO纳米颗粒层......阅读全文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零维"碳纳米管首次切割成功 或可用于制人造细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该研究的主要领导者斯蒂芬·利特尔副教授表示:“自从问世以来,碳纳米管就承载了科学家们变革电子学、材

纳博会主报告嘉宾 大咖云集

  2016年10月26日-28日第七届中国纳博会进入最后倒计时。大咖云集的年度盛会,精彩纷呈的主题演讲,离我们越来越近。四位特邀主报告嘉宾更是资历深厚,值得现场一睹风采。  “超级演说家”Meyya Meyyappan。他在世界各地做纳米科技相关的主题演讲超250次,在大学内讲授课程超200次,在

细胞内也有互联网 纳米管网络让细胞相互分享

  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育生物学家Yukiko Yamashita曾认为自己很了解果蝇睾丸。但5年前,当她在这个器官上做了一系列实验时,结果却让她很困惑。  Yamashita团队一直在研究果蝇如何维持精子的供应,并设计了特定细胞在该过程中以产生特定的蛋白质组。但是,一些蛋白质似乎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另一组

扫描电镜技术及其在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摘要:电子显微技术是材料表征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中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SEM)由于具有应用范围广、样品制备简单、图像景深大等优点,因而在碳材料表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扫描电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样品制备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扫描电镜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并以碳纳米管为例对图谱进行了分析。

消解、固相萃取等20种仪器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大汇总

  样品的种类繁多,其组成、浓度、物理形态均是仪器分析测定的影响因素,样品处理技术就成为提高分析测定效率和改善、优化仪器分析的重要环节。  样品前处理的重要性  样品前处理在仪器分析(尤其是色谱分析)过程中是一个既耗时又极易引进误差的步骤,样品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色谱分析的最终结果,因此,为了提高分析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湿式消解法和干灰化法  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对于较清的水溶液样品)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样品)3.硝酸-硫酸消解法(硝酸:硫酸=5:2,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4.硫酸-磷酸消解法(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常用于

实验室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哪些?

一、湿式消解法和干灰化法  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对于较清的水溶液样品)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样品)3.硝酸-硫酸消解法(硝酸:硫酸=5:2,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4.硫酸-磷酸消解法(有利于测定时消除Fe3+等离子的干扰)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常用于

史上最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总结贴

样品前处理是一项极其耗时、繁琐且容易引入分析测定误差之过程。常见样品前处理方法汇总样品前处理对样品的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左右,某种程度上来说,前处理决定了分析测试的结果,本文为大家呈现常见样品前处理方法。。。常见的消解方法(一)湿式消解法1.硝酸消解法(对于较清的水溶液样品)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消

第19届全国色谱大会特邀报告(二)

  2013年4月1日-4月3日,为期三天的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在福州西湖宾馆召开。继4月1日张玉奎院士、陈洪渊院士、江桂斌院士、庄乾坤主任、陈义研究员和Jan-Christer博士的特邀报告之后,4月3日下午,第19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又迎来了吴学梯司长、赵宇亮研究员、吴永宁研究

石墨炔碳原子杂化类型

碳家族发展历程  碳具有sp3、sp2和sp种杂化态,通过不同杂化态可以形成多种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通过sp3杂化可以形成金刚石,通过sp3与sp2杂化则可以形成碳纳米管、富勒烯和石墨烯等,如下图所示。a金刚石 b石墨 c蓝丝黛尔石 d、e、f足球烯g无定形碳 h碳纳米管  1996年化学诺贝尔奖被授

纳米粒子调控聚丙烯发泡机制研究获系列进展

  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保温、缓冲包装、餐饮包装等多个领域,聚苯乙烯树脂本身具有的特点,如难于环境降解性、较低的耐温性、冲击性能差、加工过程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等,影响了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加工回收方式,决定了其的应用温度范围。开发更高耐温等级、更优冲击性能的聚合物发泡材料一直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

盘点二十项将改变医学的生物技术突破

二十项将改变医学的生物技术突破   北京时间2月16日消息, 据《大众机械》杂志报道,从化验唾液检查癌症,到只打一针,就可使神经重新沿着脊髓生长出来,医学界取得的这些新成果,帮助我们恢复健康,改善生活,延长生命,使生物学和科技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   1.抗腐细菌   牙齿上的细菌会

材料前沿丨石墨炔:从发现到应用

编者按:《石墨炔:从发现到应用》为国内外第一部全方位、系统地介绍石墨炔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实际应用探索的前沿著作。由我国首次发现石墨炔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玉良先生及其团队核心专家李勇军研究员共同撰写。内容新颖、权威,科学性和可读性强!合成、分离新的不同维数碳同素异形体是过去二三十年研究的焦点,科学家

蚕宝宝吃下碳纳米材料 吐的“蚕丝”更加结实强韧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给蚕宝宝喂食石墨烯或者单壁碳纳米管后,其吐出的“蚕丝”更加结实强韧。据《科学美国人》杂志网站10日报道,这种碳增强丝可应用在耐久防护织物、可生物降解的医学植入物及环保型可穿戴电子设备中。  为制作碳增强丝,清华大学的张莹莹和同事直接给蚕幼虫所食桑叶中喷淋了含有碳纳米管或石墨烯(占

物理所制备出基于单壁碳纳米管薄膜的透明弹性导体

  过去几十年,硅基电子学在小型化、高集成度和高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传统的电子学器件是基于平面结构的,具有不可弯折、不可拉伸的缺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器件的应用。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柔性电子学和最近刚刚兴起的可拉伸电子学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概念,使得电子学器件可以应用在

化学所在分子材料和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人员致力于分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并分别在Chem. Rev. 和Chem. Soc. Rev.上发表了综述。  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中,介

第九期原子光谱沙龙活动报道

  【导语】2014年10月31日,第九期原子光谱沙龙在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的分会场举行。原子光谱沙龙活动由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老师发起并组织,分析测试百科网协助组织。沙龙以专题报告和讨论为主,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热烈讨论中进行,吸引了原子光谱领域的专家学者、

美国化学会C&EN评选出2015年顶级化学成果

  新年将至,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美国化学会(ACS)旗下的C&EN网站也端出了一席年终大餐:2015年化学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成果。其实,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一直关注X-MOL的读者朋友也许会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成果已经在X-MOL平台报道过了。不过,我们觉得,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让这一

首次揭示硼氮纳米管的完整周期的可逆的结构动力学过程

  低维纳米材料中受激电子诱导的结构演变研究,揭示了电-声子相互作用过程的特征时间尺度。作为典型的管状一维材料,硼氮纳米管(BNNT)具有卓越的热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超快结构动力学分析可以揭示其中的重要物理特性以及蕴含的物理机制,为发展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提供重要物理信息。

国内实现碳纳米管触控屏量产化

  日前,富士康旗下的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团队的产学研结合,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控屏产业化,目前已生产碳纳米管触控屏700万片,月产规模达到150万片,成功地为华为、酷派、中兴等手机配套。   据了解,这一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是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领导的团队与富士

金属所高性能锂硫电池用多组元复合电极材料研究获进展

  硫作为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比现有商用正极材料的容量高出一个数量级),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廉、储量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锂硫电池被认为是电化学储能中最有前景的新一代电池之一。但是锂硫电池在走向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硫和放电产物硫化锂的低电导率、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可溶

样品制备各显神通 各领域专家纷说新应用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9月1日,第四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报告会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继续召开。(相关报道:第4届全国样品制备学术会在青岛召开 关注新机遇新挑战,大会报告:简化制样、提高灵敏度 看第四届全国样品制备会大咖报告)在精彩的大会报告之后,各个专家、厂商纷纷带来样品制备方面的新材料

长春光机所在碳纳米点发光动力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曲松楠研究员课题组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张宏教授合作,利用偏振相关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研究了杂元素掺杂碳纳米点各项异性的发光以及碳纳米点偶极与极性分子偶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其偶极发光中心的来源。相关工作发表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Opti

ACS Nano:最新研究定量确定碳纳米管电学性质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定量测定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电学性质。他们发现,单壁碳纳米管中每32个碳原子就能够捕获并存储一个电子,而且很容易实现受控放电。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按照需求设计出作为电容器的碳纳米管,并提高电子设备和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和电气化学性能。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ACS

理化所发光碳量子点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碳元素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C60、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纳米碳材料的发展,近两年碳量子点成为研究热点。与先前的蜂房结构纳米碳相比,碳量子点具有优越的发光性能;与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量子点发光更稳定、易于功能化和工业化、无毒、制备简单廉价

中空纤维微萃取技术与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系列进展

  复杂样品的预处理一直是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高效、快速、并行、环境友好、微型化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中空纤维管微萃取技术(HFME)集采样、萃取、浓缩为一体,有机溶剂用量少、环境友好,成本低、装置简单,并且易与现代色谱分析装置HPLC和GC等联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美开发出碳纳米管焊接技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26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将比头发丝还细十万分之一的碳纳米管焊接在一起的新技术,完成了世界上最迷你的焊接工程。研究人员称,该技术有望大幅提高相关设备的性能,为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能。相关论文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碳纳米管又

教育部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布 共319项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我部组织开展了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评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决定授予“拓扑

绘制大脑活动图谱:神经科学的神圣新使命

  也许,很多人在孩提时代曾被迷宫游戏深深吸引过。对科学家来说,宛如神奇迷宫般的人脑一直具强大的吸引力。人脑如何成就了人类的独特智慧?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那颗不平凡大脑究竟隐藏了什么?……尽早揭开许许多多的谜底是生物学家长期以来的梦想。   2003年4月,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