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地球微生物或可污染地外天体环境

导语:地球微生物可污染地外天体环境?据国外媒体报道,外层空间对生命而言是个非常极端的环境,但科学家发现一些顽强的生命能够在外太空生存。而这些微生物可能会污染地外天体环境,导致不清楚地外生命的起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生命是否能够在外太空存活?外层空间对生命而言是个非常极端的环境,但科学家发现一些顽强的生命能够在外太空生存。2014年,俄罗斯的调查报告称浮游生物出现在国际空间站上,这是一个奇特的报告,以至于美国宇航局官员都反对,认为这个结论缺乏证据。此后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几个理论,比如上升流假说,认为浮游植物可通过上升气流抵达近地轨道,不过这些结论最后都没能站稳脚跟。可以肯定的是,科学家发现一些微生物在航天器洁净室内出现,这意味着它们杀不死。 前往其他天体的航天器需要进行严格的灭菌,消灭所有微生物,因为一些航天器的任务需要在地外天体寻找生命,如果地球生命污染了地外天体,那么所有的数据就变得不太可靠了。尽管如此,科学家......阅读全文

2007生物产业政策高级研讨会在京举行

用政策构筑生物产业新时代 2007年12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等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科学时报社在北京举办以“用政策构筑生物产业新时代”为主题的2007生物产业政策高级研讨会。 来自管理部门和产业界、学术界、金融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生物产业建言献策。 国家发改

中科院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赴昆明进行学术交流

  根据院科发字[2009]257号文件,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已批准建设。该实验室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为依托,瞄准国际干旱区研究前沿,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已具备的坚实基础,在干旱区生物区系与演

遗传发育所:植物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机制综述文章

  植物在整个生活史中面临多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一直以来科学家对于植物如何响应环境胁迫并协调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通过影响蛋白稳定性、活性、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科学家揭示植物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机制

  植物在整个生活史中面临多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一直以来科学家对于植物如何响应环境胁迫并协调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质泛素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通过影响蛋白稳定性、活性、亚细胞定位及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地球生命或诞生于零度环境

科学家发现在DNA之前还存在一个RNA世界,RNA被认为是“多才多艺”的遗传信息载体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生命是否拥有一个极度寒冷的开端?科学家已经发现,早在35亿年前,地球上就开始出现了原始生命形式,根据1871年查尔斯· 达尔文的推测,早期生命可能开始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中,但是另外一些

生物柴油遭质疑 欧盟或将修订目标

  欧洲生物柴油工业自2003年起发展迅速,目前总产值高达130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显示,生物柴油工业给环境带来的间接破坏几乎与其益处相当,欧盟可能将从法律上对其发展进行限制。(1美元约合6.47元人民币)   法国生物燃料巨头Sofiproteol公司主席翡丽?提拉斯博得(

9个顶级新兴模式生物“明星”

  什么是模式生物?  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为参照,可以用各种方法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动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这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称之为模式动物。经典的模式生物中植

Science: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1月17日,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樊隽轩教授、沈树忠院士等的论文“A high-resolution summary of Cambrian to Early Triassic marine invertebrate bi

2011诺奖启示:关注学派级科学家的引领作用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免疫学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表彰三位免疫学家“发现先天性免疫激活新机制”和“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三位诺奖得主的原创性工作揭示了先天性和获得性免

Mol cell:水熊虫的奇妙能力

  微型缓步虫,又被称为水熊,具有许多奇怪的特征,包括能够抵抗高强度的射线,能够耐受150度的高温以及接近0度的寒冷,在压力达到海底六倍程度的环境中也能泰然自若。  它们能够在太空中做爱,在冰冻条件下经过几十年还能够复苏。最厉害的是它们的长相足够奇怪。如今,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它们与其它物种存在巨大区

美首次证实细菌丝网具有导电性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8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硫还原泥土杆菌体内的微生物纳米线(菌丝网)能长距离地传导电子。最新发现有望彻底改变纳米技术和生物电子学,让科学家研制出更便宜且无毒的纳米材料,以便制造生物传感器和能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固体电子设备。   领导该研究的马

Science:提升你的显微镜

Science:提升你的显微镜  一个科学家能否显现出实验材料上错综复杂的细节,取决于他们使用显微镜的能力。“一个古老的谚语是,好的显微镜取决于它各部分的总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哈佛生物影像中心成像部主任Douglas Richardson说,“如果其中一个组件(目镜、检测器或任何其他组件)

拿什么拯救你, 被药剂污染的水体

  避孕药中使用的合成雌激素造成安大略省湖泊中常见的研究实验鱼类黑头呆鱼灭绝,严重扰乱了整个生态系统。  无处不在的药物污染物在饮用水、地下水、城市废弃物的渗滤液中都被检测到。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的多种药物化合物之中,植物、动物、自然分布的细菌以及人类的健康可能受到影响。  最近,美国地

科学时报:“神八”诱变育种猜想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对植物发生诱变作用,致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今年,中国航天育种正迎来一个高潮。随着天宫一号升空,神舟八号携带的育种诱变装置将与其交会对接,由此

环境科学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并肩负社会责任

——访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  环境和健康,是当前从国家到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环境科学家究竟在研究什么?他们的研究又如何在国家政策及人民生活中施加影响和发挥作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到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彤教授。作为研究大气污染问题的专家,他长期

人造生命: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类是否能够扮演上帝的角色创造生命?在科学家眼中,细胞就是一套积木,将基因“积木”和蛋白质“积木”重新洗牌组合,也许就能创造出生命体——具有新功能的新型细胞,比如能够产生新型材料的细胞或是能够清理原油泄漏污染的细菌。   组装生命   在波士顿海洋工业园区——拥有40年历史的加州的“硅谷”—

多细胞动物在地中海无氧环境中存活

地中海海底无氧和高盐度的沉积物中生活着3种属于铠甲动物门的多细胞动物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科学家在地中海海底沉积物中首次发现了能终生在无氧环境中存活的多细胞动物。此前,科学家发现一些细菌、病毒等单细胞生物能在无氧环境生存,但是却从未发现过能在无氧环境生存的多细胞动物。这一发现拓宽了

研究发现火星生命或存在于地下800多米

  据国外媒体报道,采用核动力的好奇号火星车具有先天性的动力优势,在前往夏普山的旅途中,发现了含水矿物等线索,暗示这颗红色的星球曾经支持过生命。现在,南加州大学科学家简·阿蒙德认为通过钻探火星岩石可能发现火星微生物存在的直接证据。NASA为好奇号配备的钻探设备,在最佳状态下可穿透几英寸深的火星岩石,

深圳“华大基因”项目遭周边居民反对

  禽流感、SARS、结核菌,甚至埃博拉病毒,如果这些微生物跑出实验室,会不会对周围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建设项目,周边居民因担心可能受到不利的环境影响,将通过项目环评审批的当地政府部门告上法庭,希望借此阻止项目上马。而居民的一个担忧就是项目的实验室微生物逃逸风险

地层古生物学大腕儿殷鸿福院士:咬定青山不放松

  说起殷鸿福,当今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界无人不晓。这样一个“大腕儿”,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这是记者在中国地质大学初次见到殷鸿福院士时的印象。他的穿着很“简约”:一件深灰色的棉布外套,一条普通的黑色西裤,一双不常见的黑面儿白底儿的“千层底儿”鞋子。记者从他的弟子谢树成那里了解到,这是殷

科学家评估气候变化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海拔高度1500米~2600米的高寒地区,科学家们试图通过监测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揭示气候变化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2011年开始,西班牙奥尔德萨-佩迪杜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韦斯卡省比利牛斯山脉)里建立一个微生物观测站。该观测站由巴斯克农业发展研究所设立,其目的是通过监测

海面6000米以下深渊生物特立独行

  国际海洋界把海面6000米以下的地方称为深渊区。中国“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如龙日前告诉新华社记者,尽管深渊区面积仅占全球海底总面积的1%到2%,但巨大深度构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有许多科学之谜尚待探索。  刘如龙介绍说:“深渊区主要有海沟和海槽两种地形。目前全

深渊海沟科学之谜知多少

  国际海洋界把海面6000米以下的地方称为深渊区。中国“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首席科学家刘如龙日前告诉新华社记者,尽管深渊区面积仅占全球海底总面积的1%到2%,但巨大深度构成了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有许多科学之谜尚待探索。  刘如龙介绍说:“深渊区主要有海沟和海槽两种地形。目前全

生物打印将“印”出器官移植新篇章 能造有血管组织和器官

  生物打印技术是利用三维打印技术解决医学问题,能在器官或组织发育过程中,在空间上精确地排列细胞、蛋白质、基因、药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这一技术是医学领域具有革命意义的重大突破,已经受到全世界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生物打印技术:应用潜力巨大的医学革命  生物打印技术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

生物打印有望缓解移植器官资源紧缺

  生物打印技术是利用三维打印技术解决医学问题,能在器官或组织发育过程中,在空间上精确地排列细胞、蛋白质、基因、药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这一技术是医学领域具有革命意义的重大突破,已经受到全世界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   生物打印技术:应用潜力巨大的医学革命   生物打印技术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

环境保护并非靠生物燃料 加强监测是当下首选

  瑞典媒体报道,欧委会副主席Margot Wallstrom认为:对生物燃料投资决策失误,导致生物燃料生产与粮食生产矛盾;必须探讨粮食短缺的风险;欧盟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增加使用生物燃料的目标没有问题,问题是必须探索不和粮食生产竞争的另一种生物燃料,并以之为长远的生物燃料生产策略。现在,人们都

下一代测序技术为物种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见解

  环境科学家拥有了一个研究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的新工具。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已经让非常迅速地分析大量DNA短片段变为可能,这种技术已经让生物医学科学发生了革命。希望在于下一代测序技术(NGS)通过为科研人员提供关于种群适应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的方式的新鲜见解,从而证明它在生态研究领域同样有用。 

灭绝时间远超DNA寿命:复活恐龙还有戏吗

  一位科学家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嵌于树脂化石中的蚊子身上提取出恐龙DNA,成功复制出恐龙,并最终建成了一座恐龙公园,这是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恐龙,这个灭绝了上千万年的物种,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人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甚至有大胆的科学家想要复活这个史前巨兽。

纳米毒理学家加入雾霾健康效应研究阵营

   10月13日,北京持续几天的雾霾刚刚散去。  此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里忙碌着。作为纳米毒理学研究者,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和同事们最近开始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他们计划利用在纳米颗粒健康效应研究中所积累的经验,开展大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1985年美国PE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发明了该项技术,Saiki等首先应用于镰状红细胞贫血的产前诊断,但由于操作方法繁琐未能全面推广应用。直到1988年耐热DNA聚合酶(Taq酶)的发现和应用,使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