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物所利用水生植物浮萍开展废水处理研究获进展

氮磷污水的大量排放是造成我国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技术是采用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为氮气,将磷转化为污泥来除去氮磷,需要通过暴气等消耗大量的电能技术来实现,运行费用高,而且难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同时,氮磷又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因为废水量大,氮磷的浓度相对于陆生为主的农作物需要较低而且废水资源与农业生产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匹配,因此难以通过作物实现废水氮磷的有效利用。 水生植物浮萍是世界上最小的开花植物,其生长快,生物量大可达50吨/公顷.年,而且生物质质量高(木质素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已经成为能源植物研究的热点。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海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从全球收集的浮萍资源中筛选出高效的浮萍株系,针对废水中氮磷开发出的浮萍培养技术,可将废水中的氮磷高效富集并转化成高品质的生物质原料,为将生物能源原料生产与废水处理结合提供了新的模式。 在云南昆明中试规模条件下通过2年长时间系统研究浮萍与水葫芦对污......阅读全文

四川技术实现“水面油田”

  一株不起眼的浮萍,和汽车能发生什么样的关系?继去年薯类高效乙醇转换技术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院研究员赵海率领的团队,又在生物能源领域取得新的突破。通过从水面植物浮萍中提取淀粉,形成乙醇燃料,可为机动车提供动力。  跟以往利用玉米等谷物原料生产生物燃料有所区别的是,浮萍廉

合肥“母亲河”污染严重-浮萍滋蔓

  6月19日,安徽合肥南淝河入巢湖处水面上漂着厚厚的浮萍,在此一带打渔的58岁渔民段志涛忧心忡忡。被誉为合肥“母亲河”的南淝河水体污染严重,浮萍滋蔓,不时散发着异味。

浮萍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形态特征  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或常为紫色,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长1.5-5毫米,宽2-3毫米,上面稍凸起或沿中线隆起,脉3,不明显,背面垂生丝状根1条,根白色,长3-4厘米,根冠钝头,根鞘无翅。  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

浮萍的生长习性及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浮萍喜温气候和潮湿环境,忌严寒。宜选水田、池沼、湖泊栽培。生长于水田、池沼或其它静水水域,常与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L.) Schleid.)混生,形成密布水面的飘浮群落,由于该种繁殖快,通常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1]  分布范围  全球温暖地区广布,但印度

研究揭示浮萍在混合营养、异养和自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

  浮萍(duckweed)属于天南星科浮萍亚科的水生漂浮植物,共紫萍属(Spirodela)、少根紫萍属(Landoltia)、青萍属(Lemna)、扁无根萍属 (Wolffiella)、芜萍属(Wolffia)5属36个种,是研究光合作用、形态建成、遗传进化的模式植物,在生物质能源、污水处理、食

武汉东湖遭浮萍入侵-湖面成“塑胶场”

  东湖风光村至凌波门区域内漂满浮萍,看起来像塑胶运动场。  昨日下午,不少市民路过东湖翘嘴至凌波门路段时,惊奇地看到,往日波光粼粼的湖面如今被大片的绿色物覆盖,看上去就像塑胶场。  记者接到报料后,随即赶到湖边调查,只见该路段近两公里的湖边都变成了绿色。在凌

浮萍属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形态特征  飘浮或悬浮水生草本。叶状体扁平,2面绿色,具1-5脉;根1条,无维管束。叶状体基部两侧具囊,囊内生营养芽和花芽。营养芽萌发后,新的叶状体通常脱离母体,也有数代不脱离的。花单性,雌雄同株,佛焰苞膜质,每花序有雄花2,雌花1,雄蕊花丝细,花药2室,子房1室,胚珠1-6,直立或弯生。果实卵

流体剪切力系统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用

生理状态下,许多细胞类型被流体环境包围。典型例子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形成血管内层,淋巴管内皮细胞,形成淋巴管内层,肾和肺的上皮细胞。这种液体流动引起剪切应力,这是一种机械力,以多种方式影响细胞形态和行为。流体剪切力系统是一种通过在流体灌注的蓄液器内施加空气压力来产生液体流动的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用特殊

研究揭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作用为陆地及水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氮源。目前,关于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然而,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吴庆龙团队通过对抚仙湖表层和真光层固氮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

生物分离纯化系统

  生物分离纯化系统是一种用于水产学领域的分析仪器,于2018年12月5日启用。  技术指标  系统泵:双泵四泵头,每个泵头都有独立除气阀,每个泵后都有润洗通路,润洗泵的柱塞杠,延长泵的使用寿命;流速0.001-25ml/min(单泵);装柱可以双泵模式运行,达到0.1–50ml/min;压力范围0

安徽巢湖浮萍暴发-遮蔽千米景观河

绿色的浮萍铺满了河道市民李大爷在水里捞起一把绿色的浮萍  2010年5月24日,因河水富营养化,安徽省巢湖市区景观河――陆家河浮萍暴发,上千米河道被绿色的浮萍及水花生覆盖。“绿色”铺满河面,像一条厚厚的绿毯子将河道盖得严严实实,让河流无法“呼吸”。据了解,陆家河巢湖市区的一条景观河,出现大面积浮萍,

全新-LC/QTOF-MS-系统扩展生物制药领域研究

  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是生命科学、诊断和应用化学市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是致力打造美好世界的顶级实验室合作伙伴。安捷伦与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进行合作,提供仪器、软件、服务和消耗品,产品可覆盖到整个实验室工作流程。在 2016 财年,安捷伦的净收入为 42 亿美元,全球员工数

最新研究解析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惠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人类结肠免疫细胞和肠道细菌的第一个详细细胞图谱,显示了整个结肠中细菌微生物组和免疫细胞的变化。作为“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的一部分,这些结果将使人们能够对影响结肠特定区域的疾病进行新的研究,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直肠癌。  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

生物炭调节蔬菜生产系统固碳减排研究获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545.shtm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蔬菜栽培与智慧农业团队在生物炭调节蔬菜生产系统固碳减排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明确了蔬菜生产系统中生物炭与氮肥用量间的互作效应。相关成果发表于《全面环境科学

微生理系统之研究将彻底改变实验生物医学

  在2014年9月,实验生物医学的年度主题将专门探讨微生理系统的生物医学,并介绍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共同基金资助的转译科学推动中心(NCATS)科学家所执行的研究成果。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推动局(DARPA)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一同参予计画之执行。该项目支持了来自20多个机

活性炭对秸秆厌氧消化系统生物和非生物影响研究获进展

  我国是秸秆大国。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发展,仍有大量的秸秆废弃物被就地焚烧、填埋。粗放处理方式造成环境污染,导致生物质资源浪费。秸秆中蕴含着大量可被转化的生物质(半纤维素、纤维素等),经厌氧消化后可转化为生物天然气,实现秸秆的 “变废为宝”。  然而,秸秆厌氧消化系统甲烷产率较低长期以来是制约

生物发光酶测试系统

   在俄罗斯科学基金会支持下,俄科院西伯利亚分院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科学中心和西伯利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种生物发光酶测试系统,用于评估碳纳米材料的毒性。该系统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体外毒理学》(Toxicology in Vitro)杂志上。    纳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1、【仪器名称】: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2、【仪器型号】:MedLab-U/4C501。 3、【生产厂家】:南京美易公司。 4、【检测适用范围】: 应用于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生物学实验,可在Windows 2000/X

药代浮萍命运,将随备案制流向何方?

  核心提示:究竟是被颠覆还是被招安,如何抉择成为关系药代们生死存亡的问题。   中国的医药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从一个社会地位较高、收入较高、技术要求较高的“三高”职业变成了一个逐渐“黑化”的职业,“回扣门”、“带金销售”等丑闻让这个职业成为“人人喊打”的角色。   从年初开始,国家

利用高通量微流体技术研究单细胞生物系统运作

简介在动态的环境里面,细胞们通过各遗传途径的相互作用交流运转着。哺乳动物免疫反应就是各类不同的细胞协同合作的一个惊人例子。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信号分子形成时间与空间浓度梯度来介导的,这就要求细胞对一个大范围内的信号强度产生响应。这篇文章采用高通量的微流体细胞培养(high-throughp

实时细胞分析系统研究获突破-为生物检测作出贡献

  为推动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来自亚太地区细胞生物学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日前齐聚北京,召开了生物检测领域的新前沿技术――xCELLigence高峰论坛。  这项新技术为药物研发、毒理学、肿瘤、医学微生物和病毒学研究的分析应用提供了一个无须标记、同时又可对细胞进行实时监测的新型细胞分析平台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大楼在上海交大奠基

2007年9月30日上午,我校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大楼奠基典礼。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出席并致辞,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等领导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党委副书记赵佩琪,副校长朱正纲、林忠钦等参加活动。副校长张世民主持奠基典礼。 陈竺代表卫生部对大楼奠基表示热烈祝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检测系统研究推广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微生物性健康危害列为食源性危害的三大原因之一。   我国近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占比例高达67%   我国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度所占比例高

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大楼在上海交大奠基

2007年9月30日上午,上海交大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上海系统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大楼奠基典礼。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出席并致辞,上海市教委主任沈晓明等领导出席典礼,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党委副书记赵佩琪,副校长朱正纲、林忠钦等参加活动。副校长张世民主持奠基典礼。   陈竺代表卫生部对大楼奠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研究

  强化生物除磷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 rus removal,EBPR) 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除磷工 艺,反应条件先厌氧后好氧,利用聚磷菌的富集 生长去除水中大部分的磷[1]。EBPR 法与其他传统 方法相比,是一个相对低廉和可持续的方法, 同时该工艺已经在全球

刘德培院士: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中医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刘德培研究员在日前举行的以“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379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作了题为《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及对中医药的需求》的评述报告。   中医药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中医以整体、动态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生命与疾病的复杂现象,对现代生命科学有

清华大学成立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7月16日, “清华大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和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志新院士为中心成立揭牌。来自科技部、教育部等相关方面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机构的代表和中心共建单位的师生代表共两百余人出席成立大

器官边界区基因调控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植物的侧生器官边界区将叶片等侧生器官(分化细胞)与顶端分生组织(干细胞)分隔开,确保器官的形成和干细胞的维持。此外,器官边界区产成侧生分生组织,进而形成侧芽,影响植物株型的建成。但由于边界区细胞数量较少,表型不易观察,因此对边界区形成的正反向遗传学研究都很困难,使得我们对边界区形成的调控机理知之

大连化物所产油酵母系统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1816组)赵宗保研究员团队在产油酵母系统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燃料技术》(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上。  产油酵母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微生物油脂,可用于制造先进液体生物燃料和油脂化工产品。但生物质等廉价原料因含

非损伤性扫描离子选择电极技术及其在后基因组...(十)

3.9. 环境科学浮萍(Duckweed)具有积累和聚集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如:镉)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却存在争论,一方面认为浮萍本身具有吸收重金属的功能,另一方面认为是与其共生的微生物使然。麻省州立大学微生物系(http://www.bio.umass.edu/micro/nusslein/s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