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抗炎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免疫细胞异常活跃

全球共有1%的人患精神分裂症,而且对于直系亲属中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患精神疾病的人群而言,10%会得精神分裂症。目前对其治疗手段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谷氨酸,调节大脑神经的紊乱失衡从而治疗精神分裂。但是,这些药物通常存在一定副作用,且患者停止服用后会有复发的可能。 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临床科学中心与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小胶质细胞群活跃度高于正常人,且免疫细胞的活跃程度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上调。 这一最新发现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了新思路,有望从抗炎症水平为患者提供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炎症:小胶质细胞异常活跃 小胶质细胞,作为大脑的免疫细胞,是大脑的主要免疫防线,负责清楚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伤和感染的神经、斑块和感染物质,负责脑细胞有序排列行驶功能。 研究团队选取了56个受试对象,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倾向者以及没有患精......阅读全文

怎样治疗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一般推荐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部分急性期患者或疗效欠佳患者可以合用电抽

儿童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本症疗法基本与成人相近似,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临床主要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独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抗精神病药物常用为氯丙嗪、氯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和氯氮平等,显效率50%~60%。 一、药物治疗原则:  宜从小

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相关介绍

  本症疗法基本与成人相似,主要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相结合,各种治疗的选择,除了根据主要临床症状之外,还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躯体发育、营养状况加以全面考虑。  1.药物治疗原则  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至疗效满意的治疗量,持续1月左右再渐减至维持剂量(相当于治疗量的1/4~

“食疗”治疗小鼠精神分裂症的生化机理

  甜菜碱补充剂最初是从甜菜中分离出来的,通常与甜味或鲜味有关。甜菜碱的健康水平来自外部食物来源和体内合成。甜菜碱补充剂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代谢性疾病同型半胱氨酸尿症。  “如果医生不推荐,我不鼓励任何人无缘无故服用甜菜碱。但是,我们知道这种药物已经用于临床,因此重新利用它来治疗精神分裂症应该是安全

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正式在中国上市

  一种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正式在中国上市。该药物生产商、世界第三大制药企业赛诺菲—安万特4月9日在上海向媒体介绍说,该新药不仅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多维症状,且对其它受体基本无作用,所以较少产生不良反应。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张明园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

研究发现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

一项临床试验发现,一种以谷氨酸调控的神经传递素为靶标的新药能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新成果发表在9月号的《自然—医学》期刊上。    以前的研究反复显示,谷氨酸调控神经传递素的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相关,但一直缺少这种关联性的有力证据。对精神分裂症而言,所有常用的处方安定药均以多巴胺受体为靶标。如今,S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个纯“国产药”来了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长长的处方单上,“纯国产”缺席,“国外技术”成了主角。现在,好消息来了。  一月中旬,由烟台大学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主持研发,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展全球注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球制剂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此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科技日报记者从该团

食品防腐剂竟然可以帮助治疗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一种以妄想、情感贫乏、手足躁扰为特征的致残性精神障碍,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很难持续地稳定活动。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式包括服用依匹唑哌、氯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分裂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研究表明,大约有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药物疗效不敏感。这意味着他们

国际研究小组找到精神分裂症治疗新靶点

  最近一期《自然》杂志刊发的一篇论文称,DISC1蛋白在大脑皮质发育的两个关键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可动态调节。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意味着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了新的靶点,针对DISC1蛋白缺陷的新药研制成为可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

高脂或低碳饮食会帮助治疗精神分裂症

  詹姆斯库克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体对饮食的喜好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能是有效的。  Zoltan Sarnyai副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用生酮饮食喂养老鼠(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但碳水化合物(糖)非常低的一种饮食)会导致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较少的动物行为。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生酮饮食已经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