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整合素CD11b对胰岛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的影响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在国际期刊PNAS 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D11b Regulates Obesity-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via Limiting Alternative Activ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s,该研究揭示了整合素CD11b调节脂肪巨噬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而影响胰岛素抵抗的新作用。 肥胖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之一,它所累及的人数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攀升。肥胖之于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正如吸烟之于肺癌,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肥胖的发生引起脂肪组织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又会加剧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特别是胰岛素抵抗和II型糖尿病。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以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然而肥胖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阅读全文

2015糖尿病领域“十大突破进展”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现在全球约8.3%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到2035年,该病患者人数预计会上升至5.92亿。在2013年,糖尿病导致约510万人死亡,平均大约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大家对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进展一直有很高的关注度。转眼间2015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本文为大家盘点这半年来糖尿病

如何解读“糖尿病自身抗体”报告?

 1型糖尿病是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代谢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免疫失调。测定糖尿病自身抗体(ICA、IAA、GAD、IA-2等),将有助于对糖尿病进行临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并对将来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临床病例    而立之年

FASEB J:1型和2型糖尿病是由相同机制引起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形式: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 占糖尿病患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的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患者是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患者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其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

全球超350亿胰岛素市场 或成2018降糖领域新商机

  3月10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宣布新一代超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在中国正式上市,商品名诺和达。这预示着中国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产品市场将再次发生洗牌,2018年糖尿病治疗药物市场再起波澜。  胰岛素是一种含有两条多肽链的蛋白质,是参与机体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的激素。胰岛素具有促进糖原

II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死于癌症?亚洲人要小心啦!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II型糖尿病患者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和死于癌症,但是,以前的研究几乎全部集中于西方人。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亚洲人的糖尿病发病率正在迅速增长。而且,有研究显示,相比于西方人,亚洲人更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并且发生糖尿病。之前也有研究预示亚洲糖尿病患者比西方患者更容易

糖尿病新药Janumet获准在欧盟国家上市

据英国媒体7月22日报道,美国默克公司的糖尿病复方新药Janumet当天获准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上市。 这种药物含有西他列汀和盐酸二甲双胍两种成分,可以解决Ⅱ型糖尿病患者3个关键的病症,即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流失和葡萄糖过剩,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单独服用盐酸二甲双胍药物相比,Janu

2型糖尿病治疗,人胰岛素优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一项最新的真实世界研究,与第一时间接受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接受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并未显示严重低血糖风险的降低及血糖水平的改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可能与这些结果的临床获益无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JAMA上。  研究中近

陈小章教授Nature子刊发表糖尿病研究新成果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四川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在胰岛β细胞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蛋白调控了葡萄糖诱导的电活动和胰岛素分泌。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7月15日的《自然通讯》(Natu

JAMA:口服胰岛素胶囊或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近一个世纪以来,胰岛素被认为是挽救糖尿病人的重要疗法,而如今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验证了一项棘手的问题,即如果药片包含有给病人注射的相同药物,那么其是否可以用来帮助抑制糖尿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Nat Biomed Eng:顾臻组研发新型“智能胰岛素贴片”

  据统计,糖尿病正影响着全球超过4.25亿人,这一数字预计到2045年将会达到7亿。对于1型和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每天扎破手指,采血监测血糖变化,并根据测得的结果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一过程既痛苦,又不精确。如果注射剂量有误,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Nature子刊:顾臻团队研发新型“智能胰岛素贴片”

  据统计,糖尿病正影响着全球超过4.25亿人,这一数字预计到2045年将会达到7亿。对于1型和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需要每天扎破手指,采血监测血糖变化,并根据测得的结果进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一过程既痛苦,又不精确。如果注射剂量有误,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口服胰岛素2019上市药 这款你关注了么

  在长期以来积累的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糖尿病治疗指南不断更新并保持与时俱进,指导着临床治疗愈来愈趋于规范化。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已逐渐发展为纠正生活方式(饮食和锻炼)、降糖、控制体重、以及降压、调脂、抗凝的综合治疗模式。  降糖手段以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注射为主,但口服降糖药所引起的并发症

华人学者Nature:治疗糖尿病从免疫下手

   糖尿病常常是由于肥胖和不良的饮食选择所导致,但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这一疾病或许只是衰老的一个自然结果。新研究发现,老年瘦鼠的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由体重增加所导致的糖尿病(2型)有着不同的细胞原因。研究发现为一种新型糖尿病(4型)指出了可能的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18日的《自然》(

华人学者Nature:治疗糖尿病从免疫下手

  糖尿病常常是由于肥胖和不良的饮食选择所导致,但对于一些老年人而言这一疾病或许只是衰老的一个自然结果。新研究发现,老年瘦鼠的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与由体重增加所导致的糖尿病(2型)有着不同的细胞原因。研究发现为一种新型糖尿病(4型)指出了可能的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18日的《自然》(N

科学家研发出“安全有效”的口服胰岛素

  1922年至今,糖尿病患者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治疗,给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很多不便。近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尝试研发口服型胰岛素制剂,来减轻患者每日注射的繁琐,但在该领域却一直未有成效。2019年,《Science》期刊最新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可用于递送口服型胰岛素的药物胶囊的研究新进展。  来自美国

新的饮食模式——有望使患者减少甚至停止胰岛素注射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的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失控,往往需要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会导致胰岛素剂量的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并发症的恶性循环。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NCT027

我国自主研发的无针注射器获“健康中国”十大医疗器械奖

  1月9日,记者从第十二届健康中国年度论坛上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无针注射器荣获“健康中国(2019年度)”十大医疗器械奖。图为颁奖现场(东东供图)  “无针注射器注射胰岛素能够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注射感受和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没有出现胰岛素注射后皮下硬结,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也没有增加。”北京大学人

于洪涛教授Cell发布糖尿病研究重要发现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对细胞分裂定时进行起重要作用的一些蛋白还兼职调控了血糖水平。这项研究发布在6月30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是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药理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于洪涛(Hongtao Yu)博士。于教授的主要

解析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

正常参考值:均阴性临床意义:根据ICA、IAA、GAD、IA-2自身抗体的有无或多少,对糖尿病诊断、分型、治疗、预测、预防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具有诊断价值。IAA应为未曾用过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IAA的产生与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胰岛

糖尿病患者,警惕癌症来袭

  糖尿病如今多哉矣,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报告:我国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人,已成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还有“糖耐量受损”、即空腹血糖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已经超标的人约1亿2000万,而这些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可能发展为糖尿病患者。何以至此?据说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基因“耐饥,不耐饱”。这话说来气人,似乎中

全面解读IGF-1

IGF是什么   IG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中文翻译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因其结构与胰岛素类似而得名;也被称为“生长激素介质”(即SM ,somatomedins),是生长激素产生生理作用过程中必须的一种活性蛋白多肽物质。现在已知的

中国糖尿病患者低龄化趋势严重

  鹏鹏今年11岁,个头不到一米三,体重却有62公斤,是个典型的小胖墩。最近,他老是觉得口渴。父母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竟然得了糖尿病。  一提起糖尿病,人们习惯性地会往老年人身上想。青少年儿童怎么会得这种“老年病”呢?  “当前,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的队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惊

糖尿病新突破:“干细胞疗法”或可逆转糖尿病

  一份新研究发现,针对“流氓”免疫细胞的方法可以长期管理1型或2型糖尿病。  在此次试验中,研究人员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并使他们短暂暴露于来自婴儿的脐带血干细胞中,接着再将这些免疫细胞送回到患者体内。研究人员把这种治疗称作“干细胞教育疗法”,这是因为当免疫细胞暴露于干细

《PLOS Genetics》:表观遗传学可解释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大约8%的美国人和全球超过3

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上升的根源何在

  两项关于糖尿病的新研究提供了好消息,但总体来说,血糖仍然是公共卫生负担的重中之重。  第一项研究研究了美国儿童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发现了这一令人不安的趋势:从2002年到2012年,两种糖尿病的发病率都有所上升,特别是种族和少数民族。  但在第二项研究中提出了一点希望:瑞典研究人员报告说

从礼来到基因泰克,60年蹉跎让你知道胰岛素有多难!

  如今,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已经十分普遍了,胰岛素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但是,上世纪初,当胰岛素刚刚问世时,作为大分子药物,使得其从实验室到生产经历了一段比研发本身还要艰难的过程。60年的蹉跎终于换来了人源胰岛素!  在1922年初,胰岛素发现者们尽力地提高溶液中的胰岛素含量、减少杂质,但是归根结底

权威期刊:糖尿病可增加癌症风险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1型糖尿病与多种类型癌症——包括胃癌、肝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肾脏癌等的风险增加有关,但引发其他类型癌症(包括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风险降低。这些结果来自于对五个国家数据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由资深统计学家、丹麦 Steno糖尿病中心的Bendix Carstensen、爱丁堡大学

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基因和肥胖双重推动我国糖尿病流行

  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问题,未来应该据此“双重推动”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这是我国迄今最大的一项研究成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对糖尿病风险作用的研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项研究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提高警惕!基因和肥胖双重推动我国糖尿病流行

  一项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问题,未来应该据此“双重推动”制定更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这是我国迄今最大的一项研究成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和肥胖对糖尿病风险作用的研究。  这项研究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

FDA批准吸入式胰岛素药物Afrezza上市

胰岛素吸入装置Afrezza  6月2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近日批准了MannKind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吸入式胰岛素药物——Afrezza,这是一种速效的吸入胰岛素制剂,用于改善成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这种吸入剂在每餐前或开始吃饭的20分钟内使用。它的使用方法与治疗哮喘的干粉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