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华东理工大学发现海温调控病原菌毒力信号转导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了温度调控毒力表达信号转导机制。该研究为探讨温度影响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以及制定相应防治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学》。 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高温和反常气候现象(如厄尔尼诺现象)等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引起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为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和损失。 研究发现,溶藻弧菌非常“聪明”地利用环境温度升高信号,激活可替换sigma因子RpoE蛋白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并以不依赖细菌细胞密度的机制直接结合到群体感应中枢调控元件LuxR的启动子上介导温度调控其毒力产生。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RpoE蛋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通过与不同启动子的亲和力差异实现调控毒力并响应温度应激。 据悉,该文第一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顾丹,青年教授王启要为论文的通讯作者。......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SCAP参与STING招募下游转录因子IRF3的新机制

  2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琛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ER Adaptor SCAP Translocates and Recruits IRF3 to Perinuclear Microsome Induc

微量热技术(Microcalorimetry)

微量热法(包括等温滴定量热和差示扫描量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生物热力学与生物动力学的重要结构生物学方法,它通过高灵敏度、高自动化的微量量热仪连续和准确地监测和记录一个变化过程的量热曲线,原位(in situ)、在线(on-line)和无损伤地同时提供热力学和动力学信息。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室度及离子强度等)可按碱基互补原成双链。杂交的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上海生科院固有免疫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12月18日,国际学术期刊IMMUNITY(《免疫》)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琛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E3 Ubiquitin Ligase AMFR and INSIG1 Bridge the Activation of TBK1 Ki

中国农大长江学者PLOS发表新成果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杨淑华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PLOS Genetics》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表明,在拟南芥中,IBP5调节着温度依赖性的R蛋白CHS3介导的防御反应,IBP5在多个R蛋白介导的防御反应的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讯作者杨淑华教授1991

北京生科院最新《自然》文章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研究院,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系,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第一个细菌效应蛋白和植物中对应的抗性蛋白的复合物AvrPto-Pto的晶体结构,基于该结构和相关实验结果,提出了AvrPto通过解除Pto对防御响应的抑制引发疾病抗性的机制。这

研究揭示WRKY57参与调控植物激素茉莉酸信号转导机理

  植物激素茉莉酸(Jasmonate)是一类重要的脂类生长调节物质,它们在植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功能,但茉莉酸调控植物各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环境适应性研究组与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联合研究发现,WRKY57转录因子负调控拟南芥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衰老研究项目知多少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

遗传发育所在植物先天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为了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免疫系统, 包括基础抗性和抗病基因介导的抗性两个层次。基础抗性属于第一层次的植物天然免疫,通常由植物表面的受体(PRRs)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行识别后引发,具有相对广谱、稳定和持久的特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是许多

SLAS 2013分会:通过筛选获得新生物学作用和疾病靶点

  2013年6月6日,实验室自动化与筛选协会2013亚洲会展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盛大开幕,国内外知名药企、生物医学研究专家、学者等应邀参会。“通过筛选获得崭新生物学作用机制和疾病靶点”分论坛于6月6日上午在A厅举行,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代焕琴博士、哈佛医学院副教授Gil Alter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是对机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结构功能分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是对机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结构功能分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层析, 经典的蛋白质鉴定方法如氨

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的主要任务是识别鉴定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全部蛋白质, 并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及其模式。 因此, 揭示蛋白质组中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蛋白质组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用来检测蛋白质间是否相互作用的一

福建农林大学Cell新综述文章

  作为无法移动的生物,植物能够对来自内部和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号做出响应,这种能力对于它们的生存和适应至关重要。植物需借助高度结构化的细胞内网络来整合这些信号以确保协调的细胞反应,此外激素和肽类在时空上发挥作用协调了局部的细胞分裂并远距离调控了生长和生理。此外,信号互作和信号输出也会随发育而发生显著

上海辰山植物园在分子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3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BMC Genomics 在线发表了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es of the PP2C gene family wi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光-温信号整合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林荣呈率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参与植物光信号转导的新因子,加深了人们对植物如何适应光-温环境、调控生长发育的认识,对于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上。 研究人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克隆出一个名为EPP2的基

941项/人,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科技奖候选项目/候选人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序号

线粒体损伤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左钱飞,张海献,鲁鹏飞  摘 要:线粒体是细胞活动的“能源工厂”,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线粒体极易出现各种结构和功能损伤,这在疾病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就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及其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线粒体损伤;mtDNA;凋亡   Abstract:Mi

版纳植物园解析植物抗冻害信号分子茉莉酸的功能与机制

  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受到各种环境胁迫(Stresses)的影响,如盐害、干旱等。温度胁迫是影响植物分布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极端低温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因此揭示植物如何适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的研究表明,IC

The Plant Cell:茉莉酸信号转录调控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茉莉酸不仅调控植物对于机械损伤、昆虫取食和腐生型病原菌侵害的防御反应,还参与调控诸多生长发育过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类型转录因子MYC2是茉莉酸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其所指导的转录调控过程是整个茉莉酸信号通路的核心事件。目前人们对M

研究揭示光信号调控植物生物钟分子机理

  近日,《植物细胞》在线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成果。他们揭示了自然界光信号途径与植物内部的生物钟互作协同调控生物钟关键基因CCA1节律性表达的分子机理。FHY3 和FAR1蛋白促进CCA1的表达,而PIF5 和TOC1蛋白抑制CCA1表达。进一步,PIF5与TOC1

动物所揭示肠道组织稳态调控的重要机制

  成体组织的稳态是由成体干细胞及其子代分化细胞来维持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成体的胃肠道组织:由于胃肠道组织不断受到食物摩擦、病原菌侵染等外部因素的干扰,造成胃肠道上皮细胞的不断丢失,这些丢失的细胞必需被及时补充以维持胃肠道上皮组织的稳态。成体干细胞的维持和分化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干细胞的过早分化会导致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体项目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934项、重点项目612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1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72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

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离子流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

Conflux + I&E Flux + I&M Flux = 细胞内外离子/分子同时检测完整方案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离子流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识别受体FLS2和EFR通过Ca2+相关的阴离子通道调节早期的信号转导上图:flg22处理后胞外离子变化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ISF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经过公开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合作研究项目申请89项。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名单,确定有效申请85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茉莉素:激活植物防御反应

谢道昕(右一)与课题组成员在实验中。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植物获得了复杂而精巧的机制调控可塑性生长能力,以增强其对多变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激素对于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衍生息等各种生命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阐明植物激素的感知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的机制,是植物生物学的前沿领域。

GOLM1调控肝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的转移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复旦大学钦伦秀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和HCC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GOLM1。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GOLM1作为一个致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的生长和转移,而这个过程是通过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介导EGFR/RTK 锚定到trans-G

植物花粉对低温冷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温度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于人类主要的食物是由开花植物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产生的,因此认识植物在有性生殖发育阶段如何适应温度胁迫的机理,对于应对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目前,许多研究结果已经比较

GOLM1调控肝癌转移机制研究

  癌症的转移机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来自复旦大学钦伦秀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和HCC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GOLM1。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GOLM1作为一个致癌基因促进了肝癌的生长和转移,而这个过程是通过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介导EGFR/RTK 锚定到tran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