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珊瑚礁鱼类生物量分布确认加强渔业管理有助珊瑚礁保护

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的一篇生态学论文,确认了世界范围内鱼类生物量显著高于或者低于预期值的珊瑚礁。这些发现得益于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和社会经济学因素的新的跨学科方法,其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决全球珊瑚礁退化问题。 珊瑚礁可为许多动植物提供生活区域,同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此次,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约书亚·辛那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从全球2512个珊瑚礁中收集的数据开发了一个量化模型,用来研究珊瑚礁鱼类生物量与环境变量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这种环境变量包括海水深度、栖息地和生产力;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各类市场的富裕程度、管理方式和人口数量。在这种模型中,与珊瑚礁鱼类生物量关系最大的是“与城市中心的互动”这一指标。 研究人员同时在全球的珊瑚礁中发现了15个“亮点”和35个“暗点”。“亮点”是指一个区域固有生物量水平明显高于(两个标准差)模型预测值;而“暗点”是指一个区域固有生物量水平明显低于(两个标准差)模型......阅读全文

珊瑚礁鱼类生物量分布确认加强渔业管理有助珊瑚礁保护

  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的一篇生态学论文,确认了世界范围内鱼类生物量显著高于或者低于预期值的珊瑚礁。这些发现得益于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和社会经济学因素的新的跨学科方法,其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决全球珊瑚礁退化问题。   珊瑚礁可为许多动植物提供生活区域,同时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

珊瑚礁不能承受人类活动干扰之痛

海洋保护区内的珊瑚礁(上)和允许捕鱼的藻类覆盖的珊瑚礁(下)。图片来源:《自然—生态与进化》   全世界的珊瑚礁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团灭”,光芒渐失。   珊瑚礁及其形成的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珊瑚物种多样性的加速减少。但我们却并不了解这将会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联合国最新研究:海域保护网络更能保护珊瑚礁

  据路透社报道,联合国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只有通过建立由更多小型禁渔区组成的保护网而非大型的、孤立的禁渔区才能应对气候变化给珊瑚礁造成的威胁。   从太平洋一直到加勒比海广泛分布的珊瑚礁不但是海洋鱼类的繁衍栖息场所,而且也为全球生活在海岸线50公里(30英里)范围内的人口提供了多达40

最新报告显示全球75%珊瑚礁正遭受威胁

珊瑚礁   一份最新的综合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75%的珊瑚礁正遭受来自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各种威胁。该报告第一次确认了气候变化对于珊瑚礁的危害,包括海水变暖和持续的海水的酸化。而来自区域的威胁则包括过度捕捞,海岸带开发和污染等。这些区域性因素现在对全世界60%的珊瑚礁构成了快速的直接的

“种珊瑚”,非做不可

  在海里“种珊瑚”,第一步需要用铁钉将珊瑚树底的锚锤入海底。把80厘米长、1.8厘米粗的铁钉打入海底,在陆地上算不上复杂的操作,但到了海底,在压力和浮力的干扰下绝不轻松,不仅需要技术娴熟,更需要超强的体力。  这件事,黄晖和她的团队已经做了十几年。作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

《自然》聚焦“海底森林” 是谁杀死了珊瑚礁 老鼠还是水温?

  珊瑚礁,众多海洋生物繁衍栖息之地,历史上无数生命的进化源泉,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宝库,被称为“海底森林”。但全球变暖引起的海水温度上升,已导致珊瑚礁发生了严重的白化,这种破坏对其生态系统产生了致命性影响。红脚鲣鸟是在中印度洋查戈斯群岛上安家的几种海鸟之一,它们的粪便会进入邻近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为珊

岛屿鼠患威胁珊瑚礁

图片来源:Nicholas Graham 鸟粪虽然可以作为岛屿和附近珊瑚礁的肥料,但老鼠肆虐会严重破坏这种营养素的来源。近日发表于《自然》的这一发现着重指出了珊瑚礁和周围生态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开阔大洋上捕食的海鸟通过鸟粪向附近岛屿输送大量营养素,这有助于增加动植物的生产力。不过,科学家

珊瑚礁护海岸又护“钱袋”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环境科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调查显示,若无珊瑚礁,全球每年因水灾造成的损失预计将增加一倍。这一发现表明,珊瑚礁不仅可以保护海岸人员和财产,还可以节省抗洪开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研究人员迈克尔·贝克及其同事,此次使用洪水模

珊瑚礁热白化竟靠它?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证明了海洋内波(海里的波浪)的冷却功能可为珊瑚礁营造一个抗热环境,或有助防止和更准确地预测珊瑚白化。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地球科学》。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遭受由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引起的泛热带白化现象威胁,但白化模式很难预测,在较深的水域尤甚。目前,大部分白

“国字头”利器助力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部和海南省共建的海南高校第一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日前开张了,该实验室依托海南大学,将更好地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地方经济发展。科研人员在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工作。何 伟 摄  据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期为5年,将以国家南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