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或破坏斑马鱼实验

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感染实验室斑马鱼的常见寄生虫可能令多年的行为实验结果产生混淆。不过,批评者认为,这个案例仍有待证实。 和小鼠一样,斑马鱼被用在全球的实验室中,以研究从药物疗效到诸如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遗传性疾病和障碍的所有事情。由于斑马鱼和人类都具有高度社会性,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和啮齿类动物相比,斑马鱼是探究一些人类行为的更好的实验室模型。 斑马鱼通过在浅滩聚集展示其对彼此的喜爱。当研究人员想测试药物如何影响斑马鱼的压力和焦虑水平以便将其作为人类潜在反应的指标时,便会衡量这种社会性行为。不过,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在《鱼类疾病杂志》上报告称,当斑马鱼感染了一种名为神经小孢子虫的寄生虫时,此类行为便会发生变化。 该团队表示,感染了神经小孢子虫的斑马鱼和未感染者相比,会在游动时更加靠近彼此。这种行为还同增加的压力和焦虑存在关联。该研究主要作者、兽医seanspagnoli表示,这一发现对此前的实验结果提出了质......阅读全文

斑马鱼雌二醇elisa试剂盒几点操作步骤

斑马鱼雌二醇(E2)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80 pmol/L5号标准品150μl的原倍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40 pmol/L4号标准品150μl的5号标准品加入150μl标准品稀释液20 pmol/L3

新发现:斑马鱼脑内有游离的淋巴细胞

  清除有害物质、扫荡毒害细胞的废物,大脑有自己的内在程序,这些程序也能为中风和痴呆等疾病提供保护措施。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Q)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热带淡水斑马鱼(拥有着许多与人相同的细胞和器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大脑“清道夫”淋巴细胞——脑膜壁淋巴管内皮细胞(meningeal mural l

斑马鱼的基因敲除定制(Cas9KO)法介绍

  利用 CRISPR/Cas9 技术,针对靶基因序列设计 sgRNA, 指导 Cas9 蛋白在特定基因位点引起 DNA 双链断裂,在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复断裂 DNA 的过程中,靶基因碱基突变或缺失被引入到斑马鱼基因组中,最终导致靶基因无法正常转录翻译,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目前我们利用 CRISPR

斑马鱼行为变化及免疫调节研究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室基因中心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在锌离子污染环境下,对斑马鱼行为变化、免疫调节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新进展。  研究团队评估了雄性斑马鱼(Danio Rerio)在1.0或1.5ppm(mg/L)氯化锌暴露6周后的行为和生理变化。锌暴露导致雄性斑

应用模式动物斑马鱼开展农药环境毒理的研究(一)

在未涉及正文分析介绍及阐述之前,首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斑马鱼研究的框架图:从框架图可以看出,该研究的目的及主要思路是:评估福美锌(ziram)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主要从形态学、行为、生理学和分子四大方面来进行探讨。毋庸置疑,这也是今天将与大家分享的一篇使用Noldus(诺达思)的DanioVisio

斑马鱼的基因敲除定制(Cas9KO)法介绍

利用 CRISPR/Cas9 技术,针对靶基因序列设计 sgRNA, 指导 Cas9 蛋白在特定基因位点引起 DNA 双链断裂,在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复断裂 DNA 的过程中,靶基因碱基突变或缺失被引入到斑马鱼基因组中,最终导致靶基因无法正常转录翻译,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目前我们利用 CRIS

深受科学家的热爱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介绍

  斑马鱼又叫蓝条鱼,因为其体表有暗蓝色和银色的类似于斑马一样的条纹而命名。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同属鲤科的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鲤鱼、鲫鱼等。斑马鱼的体型较小,成鱼体长约4-6厘米,而且成鱼常年产卵且产卵量大,可达300-1000粒,还是体外受精并发育,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实验室的大规模养殖与筛选。

通过研究斑马鱼来揭示视网膜生物钟活性

昼夜节律和视网膜生物钟人类以及许多其他动物体,睡眠-清醒循环以及其他的生物节律过程是由内源性振荡器-生物钟所调节的。生物钟受一系列基因控制,这些基因的表达因是否有光照所微调,从而使得每日的生物节律适应于日夜循环交替。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生物钟母钟(主要的控制因子)位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然而它并非每日

深受科学家的热爱斑马鱼基因编辑技术介绍

  斑马鱼又叫蓝条鱼,因为其体表有暗蓝色和银色的类似于斑马一样的条纹而命名。斑马鱼属于鲤科鱼类,同属鲤科的还有我们十分熟悉的鲤鱼、鲫鱼等。斑马鱼的体型较小,成鱼体长约4-6厘米,而且成鱼常年产卵且产卵量大,可达300-1000粒,还是体外受精并发育,因此十分适合进行实验室的大规模养殖与筛选。

扫描电镜揭秘斑马鱼与血栓研究的关系(一)

血液是身体里"流动的长河",如果生命的长河被血栓堵塞,能想象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吗? 目前,我国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球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的 51% ,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因不易察觉,血栓被称为最隐蔽的杀手。斑马鱼(zebrafish),因其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条纹似

扫描电镜揭秘斑马鱼与血栓研究的关系(二)

科普时间 上:纤维蛋白包裹红细胞与血小板形成血栓示意图;下:血管内壁血栓扫描电镜图为了建立研究凝血酶生成与纤维蛋白形成之间的关系,Schurgers 等人通过飞纳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斑马鱼和人类凝血块与其中血纤维蛋白超微网状结构进行可视化分析与对比。 图 A 与图 B 分别为不同倍数下的斑马鱼与

Nat-Commun:斑马鱼研究发现脊椎损伤修复新机制

  最近,研究者们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发现了神经纤维再生的关键分子,这一发现将为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具体地,这一发现将为脊神经损伤后大脑与肌肉之间连接的重建提供帮助。  对于人与其它哺乳动物来说,脊神经的损伤会导致永久性的瘫痪,然而,斑马鱼在脊神经损伤之后的几周之内就能够恢复正常的运动

以斑马鱼为例,科学家试图揭开鱼类繁育密码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2.shtm 科学家重点研究对象——斑马鱼。受访者供图                              鱼是很多人钟爱的食物,鱼类繁育品质事关民生需求。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

斑马鱼呼吸测量及游泳测试系统技术介绍及应用案例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为湖南大学体育学院安装培训了斑马鱼呼吸测量及游泳测试系统。该系统兼具基于溶解氧的代谢率测量功能和游泳速度测量、游泳训练的功能,体育学院相关课题组将使用该系统开展斑马鱼运动能力的相关研究。   呼吸测量功能借助于高时间分辨率、零氧耗、稳定性强的荧光光纤氧气测量技术,采用

纯化和培养能多系分化的斑马鱼神经脊细胞

  由廖博士所领导隶属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者贝斯提•奇尼科鲁博士及王亚伟博士第一次培养及描绘由斑马鱼胚胎分离出的神经脊细胞具有多能性的特性。这项重要的研究被报导在2014年二月的实验生物医学的期刊上。神经脊细胞是一群独特的细胞族群,由神经板的横向边界所诱导,在胚胎发育及脊椎发育的过程中则须仰

香港研发生物感应预警系统-利用斑马鱼查水质

斑马鱼对污水高灵敏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食水水质关乎市民健康,为加强快速和预防性监测的能力,香港水务署早前研发生物感应预警系统,利用斑马鱼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作24小时监测和预警,并透过发光菌进行快速毒性检测,60分钟内可甄别逾1,000种水中有害物质,每次成本亦只需50元(港币 下同)。

Micro-CT在斑马鱼为模型的骨骼研究上的应用

Micro CT在斑马鱼为模型的骨骼研究上的应用

MSHOT体视荧光显微镜应用于斑马鱼观察

斑马鱼体型小,易于养殖,体外受精和发育,且早期胚胎透明,易于观察及操作,受精后24小时主要的组织器官原基已形成,是理想的实验动物。MSHOT明美体视荧光显微镜应用于斑马鱼观察。斑马鱼胚胎可以靠被动扩散供氧生存相当长时间,因而具有心血管发育缺陷的胚胎能够在早期发育中存活。这些优点使斑马鱼成为研究脊椎动

追记青年科学家刘廷析:“科研痴”情迷斑马鱼

  今年7月16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廷析因病去世,年仅44岁。他依依不舍的是他的学生、心爱的妻子、年幼的孩子,还有未竟的事业和5万条斑马鱼。  病逝前,刘廷析一米八的个儿,瘦得只剩下40多公斤,他躺在病榻上,仍然不忘鼓励学生们勇攀科学高峰。

模式动物斑马鱼模型助力揭示血管生成调控新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78.shtm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杨小骏团队联合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杨庆凯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模型阐明了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调节及作用机制,有

斑马鱼之后,CRISPR再探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史

Researchers have used gene-editing to track the cell-by-cell development of a mouse embryo.Credit: Agnieszka Jedrusik and Magdalena Zernicka-Goetz

基因组学突破性成果:斑马鱼序列解析

  人类发育,生理功能及疾病发生的过程涉及到成千上万的基因和其变异体,但是大部分的基因和其变异体的功能依然是未知的。过去的20年里,斑马鱼逐渐成为研究人类基因功能的重要模式动物。在《自然》杂志网站发表的两篇文章里1,2,报道了斑马鱼参考基因组序列和完成超过10,000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断裂性突变体的鉴

SDS法提取斑马鱼DNA详细操作步骤及各步原理

原理:SDS:使细胞裂解,使与DNA双链紧密相连的组蛋白分开和变性。EDTA:可以与镁离子螯合,从而有助于阻止核酸分子间的聚集,及核酸与蛋白质分子的聚集,与SDS一样,还可抑制核酸酶的活性。蛋白酶K:水解蛋白质,在SDS存在下活性增强,不受EDTA的抑制,在较高温度下仍有活性。苯酚/氯仿:去除变性的

解析Cu2+通过表观调控影响斑马鱼肌原纤维分化机制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鱼类逆境发育遗传学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Cu2+通过表观调控影响斑马鱼肌原纤维分化机制。相关研究论文以 “Copper ions impair zebrafish skeletal myofibrillogenesis via epigenetic regulation”

水生所关于斑马鱼基因捕获与插入突变的研究取得突破

  脊椎动物后基因组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解读基因的功能,而基因捕获和插入突变是揭示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斑马鱼具有易于饲养、繁育周期短、产卵量大、体外受精与发育等优点,已成为发育和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动物,但尚缺乏胚胎干细胞和基于胚胎干细胞的基因敲除技术。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和突变研究为大规模筛选斑马鱼突

Cell-Rep:科学家利用斑马鱼成功捕获癌症发生的“窗口”

癌症相关的炎症往往会明显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斑马鱼进行研究首次发现,炎性细胞或会利用细胞外基质屏障层的薄弱点或微孔眼来接近皮肤癌细胞;文章中,研究者利用半透明的斑马鱼来模拟多种类型皮肤癌,同时进行活体成

中国科学家用斑马鱼找出人类拉肚子的原因

  在人类疾病研究中,模式动物功不可没,建立人类重大疾病(如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动物模型,对分析疾病的发病机制,解答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及开发新型药物开发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与人类相似的哺乳类动物:小鼠、猪、猴……可是你知道吗,利用斑马鱼也能研究人类疾病!  北京时间7月6日17时,国际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通过斑马鱼快速检测水源毒性

  近期,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研究员陈峰完成的“斑马鱼测试水质及其毒性的用途和方法”获得国家发明ZL授权。  据介绍,对日益恶化的水源污染问题,自来水厂所采取的方式是加入大量超过标准的氯(漂白粉)来消毒杀菌。加氯虽然能够杀死水中的各种病菌,但它一旦与水中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大量如三氯甲

新进展:科学家利用斑马鱼研究阿片类药物成瘾

  阿片类药物危机逐渐升高,然而科学家对于成瘾的机制了解仍然不多。为了解决这个需求,犹他大学的研究者设计了一个系统让斑马鱼可以自行摄取一种用于治疗人类疼痛的氢可酮。一个星期以后,斑马鱼就呈现出对药具有依赖性,即使这样对它们来讲非常危险;48小时后,斑马鱼在撤药后表现出焦虑的反应。这项研究发表在《Be

斑马鱼全脑转录图谱揭示神经元表型分子调控规则

  12月13日,eLife在线发表题为The landscape of regulatory genes in brain-wide neuronal phenotypes of a vertebrate brai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