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叶朝辉院士访问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9月2日,应福建物构所所长曹荣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应邀访问海西研究院,并作了题为《为什么核磁共振长盛不衰?》的卢嘉锡讲座报告。洪茂椿院士主持报告会,并为其颁发了海西研究院“卢嘉锡讲座专家”荣誉纪念牌。叶院士讲述了核磁共振仪的发展历史,并着重介绍了自主研制核磁共振谱仪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例如:在“用于人体肺部重大疾病研究的磁共振成像仪器系统研制”方面进展顺利。报告后,叶院士还与海西研究院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 叶朝辉,物理学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6年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现兼任的学术职务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研究”专家组成员。叶朝辉是中......阅读全文

叶朝辉院士访问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9月2日,应福建物构所所长曹荣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应邀访问海西研究院,并作了题为《为什么核磁共振长盛不衰?》的卢嘉锡讲座报告。洪茂椿院士主持报告会,并为其颁发了海西研究院“卢嘉锡讲座专家”荣誉纪念牌。叶院士讲述了核磁共振仪的发展历史,并着重介绍了自主研制核磁共振谱仪方

叶朝辉:承载创新使命 引领波谱学发展

     叶朝辉院士   叶朝辉简介:叶朝辉是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他长期从事波谱学与量子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在建立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发展我国铷光抽运原子频标等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固体高分辨及多量子核磁共振研究方面作了系统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固体高分辨核磁共

上海碧科公司访问福建物构所

  7月21日下午,上海碧科清洁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莽等一行4人访问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处相关人员、福建物构所领导、部分研究员和相关职能处室的负责人陪同参加了此次调研。   座谈会上,研究所副所长兰国政介绍了福建物构所概况、产业化进展和海西研究

李静海方新调研福建物构所

  11月1日下午,来闽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科协年会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党组副书记方新调研中科院福建物构所。  李静海和方新视察了物构所控股企业、有关实验室和成果展示厅,并同所领导及中层以上干部、研究室主任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福建物构所所长洪茂椿作了“落实九个转变,实践科学发展”

福建物构所纳米催化研究获进展

  通过C-H键活化芳基化反应合成联芳化合物一直是绿色化学以及药物合成领域的研究前沿和重点。虽然传统的均相催化剂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催化剂的用量大、难回收利用和产物难分离,而且催化过程一般需要比较苛刻的无水环境,增加了大规模合成的成本并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

阴和俊到福建物构所调研

  12月14日上午,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一行到福建物构所调研。  阴和俊一行参观了物构所科技成果展厅后到实验室调研,他向科研人员详细询问和了解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进展、成果的转移转化前景以及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参观结束后阴和俊又与研究所科研、支撑、管理骨干进行了座谈。  在座谈

福建物构所 光能深部抗菌研究获进展

  细菌耐药性是当前最紧迫的公众健康问题之一,尤其在目前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落后于耐药菌进化速度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急剧增加的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深部组织的耐药菌感染更是临床医生们面临的棘手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

福建物构所光致变色材料研究获进展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日益增加,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退后、雨量改变等,同时CO2又是一种宝贵的碳资源,作为碳化学原料,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钢铁和食品医疗等领域中,从而捕集CO2并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传统的技术中,将捕集到的CO2解吸出

福建物构所协同催化效应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玲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利用该组自行设计合成的手性磷酰胺配体(J. Org. Chem. 2012, 77, 10427-10434)催化锌试剂对醛不对称加成反应,在使用10mol%廉价的非手性季铵盐Bu4NB

福建物构所刺激响应材料研究获进展

  具有双重或多重刺激响应性能的材料可以经由多种不同机理对外界环境予以响应,因此设计合成此类“软材料”对未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已开发的双重或多重刺激响应材料主要是非晶态的有机聚合物,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从而使它们的刺激响应机理难以明确。柔性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FMOFs)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