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詹启敏院士解读:中国精准医疗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医疗领域。医学的历史证明了科技的进步是控制感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创新临床应用的关键。 作为医疗的基础,科技的进步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科技的应用在更加精确的诊断、改进治疗策略和探索个性化治疗的新药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将人们带入精准医疗时代。使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分子成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患者的遗传背景和疾病特征可以被识别并且与患者所处的环境、医疗记录和病理学结合,对其进行精确的分类和诊断,以制定出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下的科技创新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世界,精准医疗不仅仅体现在科技的进步并满足某些健康需求,同时也是引领中国创新和完善社会经济结构重要力量。 1. 需要站在医学发展的最前端 精准医疗的基础是二代测序技术,但是也包括其......阅读全文

詹启敏院士:精准医学,我的“命运”我做主?

   2016年5月19日,科研人员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综合研究平台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该技术体系提供的精准治疗方案为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可能。   2016年8月10日,上海正大基因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在采集受检者的口腔黏膜脱落细胞

詹启敏院士:针对“精准医学泡沫化”有感而发

  本周,一篇来自《科学网》博主韩健研究员发表的题为“两篇捅破"精准医疗"泡沫的重要文章”的博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博文中提及的两篇文章分别是Prasad博士等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The precision-oncology illusion”,以及Ian F. Tannock等发表在《新

詹启敏院士:我国精准医学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

  进入2015年以来,“精准医学”成为国内医药界关注和热议的新概念,那么中国版“精准医学计划”何时推出?将有哪些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2015年5月23日,由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主办、泰州市中国医药城协办的“2015基因检测与健康产业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

詹启敏履新北大医学掌门人,韩启德卸任

  4月19日,北京大学印发通知,宣布“任命詹启敏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同志不再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职务”,“柯杨常务副校长不再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职务”。  这意味着,自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两校合并迄今16年后,北京大学医学部将迎来新一任掌门人。  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

詹启敏院士解读:中国精准医疗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随着科学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医疗领域。医学的历史证明了科技的进步是控制感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创新临床应用的关键。  作为医疗的基础,科技的进步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科技的应用在更加精确的诊断、改进治疗策略和探索个性化治疗的新药等方面都

詹启敏:“十三五”生物医学领域7大共识

  9月8日,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GE医疗中国联合举办、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协办的“从新药创制迈向精准医疗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会议邀请了多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精准医疗在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以及未来实践的路径。  在“精准医疗在中国的定位与挑战”主题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介绍了我国在精准

特邀主旨报告人:詹启敏

詹启敏  詹启敏,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微循环学会副理事

詹启敏:新冠肺炎疫情带给医学的十点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医科新思考】  当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全球疫情正处于大流行阶段,世界各国积极加强交流合作,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取得抗疫的最后胜利。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治理体系、公共应急体系、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等都是严峻的考验。各级政府部门、各个相关行业乃至每一个人

詹启敏院士建议体检费用纳入医保

  昨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教授在首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上提出,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的事宜,应尽早有一个合理安排,并制定出时间表。  詹启敏表示,对于什么类型的体检,用什么样的体检手段,安排多少额度或比例的报销费用,每个国家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制、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各自

詹启敏院士Nature发表重要癌症成果

  报道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分析等方法,对来自广东省潮汕地区的158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展开研究,鉴别出了这类癌症的一些基因组改变。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16日的《自然》(Nature)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