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量子点标记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的原位成像

艾滋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为DNA,整合在宿主染色体内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是根除艾滋病毒的最大障碍。在活细胞内对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整合态HIV基因标记与成像,对前病毒的识别和切除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是个难题。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合作,利用量子点标记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ALEs)探针,在活细胞内单拷贝基因荧光标记与成像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单拷贝整合态HIV前病毒DNA原位标记、动态成像和3D定位分析。研究成果于5月8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马英新和王明秀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人员首先设计筛选了特异性识别HIV-1前病毒基因的TALE识别元件。基于反式环辛烯(TCO2)与四嗪(Tz1)的生物正交反应,以及链霉亲和素(SA)与生物素(Biotin)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建立活细胞内针对TALEs的......阅读全文

量子点标记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的原位成像

  艾滋病毒基因组RNA逆转录为DNA,整合在宿主染色体内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是根除艾滋病毒的最大障碍。在活细胞内对单拷贝或低拷贝的整合态HIV基因标记与成像,对前病毒的识别和切除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是个难题。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

量子点活细胞成像应用的实验方案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呈近似球形,三维尺寸在2-10nm,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其物理、光学、电学特性优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优质选择。Chan等将量子点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进行了光学特性的比较,发现量子点的荧光亮度是传统荧

量子点活细胞成像应用的实验方案建议

   量子点(Quantum dot, QD)是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又称半导体纳米晶,呈近似球形,三维尺寸在2-10nm,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其物理、光学、电学特性优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是新一代荧光标记探针的优质选择。    Chan等将量子点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进行了光学特性的比较,发现量子点的

无标记活细胞成像系统助力量子点用于细胞死亡表征的...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常,细胞死亡(细胞凋亡、自噬、坏死)的检测需要间接的荧光标记配合不同检测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无法实时监测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内部状况,也无法同时鉴定毒性物质和细胞死亡过程。因此间接标记越来越难以满足细胞死亡过程实时监测的需求。量子点(quantum

基于量子点的多轮次多色原位成像技术

题目:Nature communications:基于量子点的多轮次多色原位成像技术摘要:基于量子点-Protein A-抗体的偶联物,对同一样品进行多轮次的多色共染,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具有同时获取单细胞内50-100个靶标分子信息的潜能。华盛顿大学Gao Xiaohu课题组,利用Protein

武汉病毒所等实现活细胞内单拷贝艾滋病毒基因原位成像

  最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崔宗强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先恩合作,利用量子点标记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TALEs)探针,在活细胞内单拷贝基因荧光标记与成像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单拷贝整合态HIV前病毒DNA原位标记、动态成像和3D定位分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马英新和王明

纳米片递送量子点技术用于活细胞标记微管骨架

量子点做为无机合成的纳米荧光探针,具有高荧光亮度和荧光稳定性,适合长时间观察和活体示踪。将量子点靶向递送入细胞浆,有助于细胞内蛋白瞬时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动态细胞学反应机制的长时程观察。目前量子点递送入细胞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①协助递送策略:利用穿膜肽、多聚物载体、转染试剂等实现量子点的递送,但是需要

快速活细胞成像系统

  快速活细胞成像系统是一种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大气探测仪器,于2019年7月13日启用。  技术指标  有效像素数量512×512,单位像素面积16μm×16μm,最大读出速率70-1000 fps,光电转换量子效率90%(峰值),模/数转换器16 bit(全频率),冷却温度-65℃至-100℃;固

活细胞成像技术--活细胞工作站介绍

我们知道以往的固定组织揭示了非常多的自然秘密,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现在的科学研究则向在最真实的条件下观察自然发展。纵观显微镜的历史,直到15年前,科学家主要还是处理死细胞。现在,活细胞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了。 加拿大McGill大学成像实验室主任Claire M.Brown表示,要达到这个研究目的,我

量子点标记技术实现分子马达在活细胞的示踪

基于量子点的单分子荧光示踪技术,对于体外研究分子马达在细胞骨架上的行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细胞内分子马达运动特性的研究,是通过对内吞体、黑素体等细胞器的示踪而间接实现的。这些细胞器通过分子马达运输,因此,对细胞器的运动监测可间接分析分子马达的运动特性。巴黎第六大学Giovanni C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