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上海应物所在活细胞成像和胞内运输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荧光-纳米等离子体双模态成像fPlas探针,并对其在胞内运输中的聚集过程及聚集态对其传输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5, 15646)。 胞吞及囊泡运输是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交流的重要生理过程。其中,纳米粒子的胞吞和胞内运输过程研究是设计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和纳米诊疗方法的基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的博士研究生刘蒙蒙和副研究员李茜等在研究员樊春海和加州大学教授Lal的指导下,通过发展fPlas探针实现了在单细胞水平半定量研究纳米粒子聚集状态的方法,可以清晰区分活细胞中呈单分散、小聚集体和大聚集体的金纳米粒子,并与暗场显微镜下的绿色、黄色以及亮黄色颗粒信号分别对应。他们进一步通过纳米等离子体成像与荧光成像的联用,实现了活细胞内纳米粒子聚集状态与定位信息......阅读全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介绍

  类别:工作原理 出处:维库仪器仪表网 发布于:2019-07-18 17:06:58 | 253 次阅读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在荧光显微镜成像基础上加装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把光学成像的分辨率提高了30%--40%;    使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探针,从而得到细胞或

棉纤维细胞控制向顶的扩散性生长模式

  棉花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人类种植驯化棉花的历史有7000年之久,棉纤维一直是纺织业中天然纤维的最重要来源。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发育而来的高度特化的单细胞表皮毛,成熟的纤维细胞长度可达直径的1000-3000倍,因此棉花纤维细胞是研究植物细胞极性生长的理想模型。大多数植物

中科院学者综述:总结miRNAs的研究进展与实验方法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课题组长鲍岚研究员课题组近年来致力于初级感觉神经元轴突中非编码RNA 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研究,近期她与王斌博士受邀发表题为“Axonal miRNAs: Localization, Function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During Axon Dev

近红外荧光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类似物在肿瘤光学成像中...

研究背景:氟18标记的葡萄糖(FDG)一直以来都被用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的临床检测、分期、治疗监视等过程,但其放射性副作用一直都使病人备受困扰,近来出现的非放射性标记物---近红外药物以其无毒性,标记方便,经济实惠等特点逐渐被医患人员所接受。下面介绍的文章就主要以一种近红外标记的脱氧葡萄糖类似物的肿瘤成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文献-2

12. 药物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影响Kinetics of regulated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revealed with firefly luciferase complementation imaging in cells and living anima

细胞信号运动的图像

最新一期《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BBRC)》杂志报道,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生物工程研究人员公布了关键信号携带蛋白paxillin从信息网络中心出发,沿细胞表面朝细胞核运动的视频录像。 BBRC文章高级作者、UCSD

12月13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 关于P-型ATP酶的一组研究论文   P-型ATP酶是对所有真核生物和很多原核生物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阳离子泵。本期Nature上3篇论文介绍了关于这一超级家族关键成员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本期封面所示为钠离子和钾离子泵的结构,是由Morth等人在本期杂志上以3.5埃的分

Nature:磁共振影像示踪“特洛伊木马”细胞攻击残余脑肿瘤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多数肿瘤经临床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然而,对于脑胶质瘤而言,对它的疗效在近30年来却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肿瘤患者总体预后依然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为12-15个月,被认为是目前最难治愈的肿瘤之一。那么,是什么原因阻挡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基于细胞器靶向的抗肿瘤研究获新进展

  金是绿色纳米技术中最具研究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金属元素。金纳米棒制备简单、形状和尺寸可控、生物相容性好,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和依赖于长径比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等特性,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肿瘤治疗、药物与基因载体、近红外活体成像、生物传感、

施一公:解析非洲爪蟾核孔复合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

非洲爪蟾细胞局部NPC的三维结构非洲爪蟾NPC细胞质环整体结构  近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及合作者在bioRxiv接连发布两篇预印本,解析了来自非洲爪蟾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环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以及环绕其的腔环结构。(bioRxiv所有论文未经同行评议)。  核孔复合体(NPC)担负着真核生物细胞核与细胞

如何治疗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是现代社会年轻夫妇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引发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遗传性的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的改变也会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针对近期不孕不育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盘点,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Science:新

靶向肿瘤微环境或有望开发出新型癌症纳米诊断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引发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当前主流的癌症疗法,比如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仅会表现出有限的治疗效果,当然这部分取决于肿瘤生物学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近几十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今纳米医学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希望纳米医学能够帮助快速开发新型的个体化疗法来进行更加

遗传发育所研究发现智力发育迟滞的新机制

  酯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是脂代谢中一个重要的酶,它催化长链脂肪酸和辅酶A反应生成酯酰辅酶A。这个步骤使长链脂肪酸活化而进入脂类合成和能量代谢。因此,ACSL4对于许多代谢途径和信号途径都是必须的。这个基因的突变可导致智力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

盘点:Nature杂志5月亮点研究速览

  【1】合成生物学:一个用来控制转基因生物的内置毁灭开关  Nature Communications DOI:10.1038/ncomms7989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个基于CRISPR的内置器件,它设计用来专门破坏转基因生物的特定DNA序列。控

如何选择电镜:不妨看看这75篇重要文献

这是一篇有关电子显微镜的综述,是根据75篇发表使用实验的文章归纳的。可以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的电子显微镜。日立高新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America为研究碳酸酐酶可通过spidroin蛋白末端功能域促进蜘蛛丝的形成,采用Hitachi的H7100 electr

7月18日Nature杂志生物学精选

  封面故事:裸鼹鼠抗癌能力揭秘   裸鼹鼠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它们寿命极长,同时对癌症几乎有完全的抵抗力。现在,一个新颖的糖胺多糖变体被发现是它们抗癌能力的一个关键贡献因素。该变体使这种动物具有在地下生活所需的结实而柔和的皮肤。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一个普遍成分。Xiao Tian等人发现,裸鼹

基于量子点的单分子荧光示踪技术揭示分子马达的行走...

基于量子点的单分子荧光示踪技术揭示分子马达的行走机制在生物体内,分子马达参与肌肉收缩、胞质运输、DNA转录以及有丝分裂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在执行上述功能过程中,分子马达需要借助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完成在细胞骨架上的特定运行轨迹。因此,关于分子马达沿着细胞骨架的行走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分子马

这家实验室斥资600余万元采购这些仪器

  今日,湖北省省级政府发布了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长江大学农学院实验室设备采购项目),据了解该招标预算金额为600余万元,采购需求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超纯水系统、振动式组织切片机、高通量组织研磨仪等多种仪器产品。  以下为摘要:  湖北省省级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长江大学农学院实验室

北京科委发布2020第二季度项目立项清单,共1.56亿元

2020年度市科委第二季度项目(课题)验收公开清单 #aabbccdd2 td{border:1px solid #666666;} #aabbccdd2{border:1px solid #666666}

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团队两项重大成果同登《Cell》

  2019年开年不到1个月,上海科技大学迎来“开门红”——北京时间1月25日凌晨,国际顶尖期刊《Cell》同时发表了上海科技大学的两项重大科研成果,分别是:上科大免疫化学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分枝杆菌关键药靶蛋白MmpL3以及“药靶─药物”复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揭示了创新药物杀死

世界疟疾日——零疟疾从我开始 | 盘点疟疾研究最新进展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五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诺氏疟原虫。一旦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进入人体,它们先在肝脏中增殖,随后侵入红细胞,在那里,它们导致所有的疟疾症状。疟疾能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影响

2013年04月18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非洲腔棘鱼基因组已被测序  The African coelacanth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etrapod evolution  本期封面照片是由Laurent Ballesta在南非的“索德瓦纳湾”拍摄的一条非洲腔棘鱼和一个潜水员。1938

盐诱导根皮层和中柱细胞的相继去极化

盐诱导根皮层和中柱细胞的相继去极化说明Na+和K+进入了木质部导管   瞬间的盐激对植物根的存活造成了严重的挑战,这种处理剧烈影响了离子流和皮层细胞的膜电势(MP)。之前在玉米、大麦和拟南芥的研究中发现NaCl诱导K+外流和质膜的去极化。一般情况下,NaCl导致胞质的K+快速下降

盐诱导根皮层和中柱细胞的相继去极化说明Na+和K+进入...

盐诱导根皮层和中柱细胞的相继去极化说明Na+和K+进入了木质部导管瞬间的盐激对植物根的存活造成了严重的挑战,这种处理剧烈影响了离子流和皮层细胞的膜电势(MP)。之前在玉米、大麦和拟南芥的研究中发现NaCl诱导K+外流和质膜的去极化。一般情况下,NaCl导致胞质的K+快速下降,有效保持K+的能力是植物

包涵体的纯化和复性总结

关于包涵体的纯化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包涵体的复性已经成为生物制药的瓶颈,关于包涵体的处理一般包括这么几步:菌体的破碎、包涵体的洗涤、溶解、复性以及纯化,内容比较庞杂 一、菌体的裂解 1、怎样裂解细菌?  细胞的破碎方法  1.高速组织捣碎

Cas9脂质纳米粒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神经原代培养载体 一

作者:Nadia Tagnaouti1 , Anitha Thomas1 , Rebecca De Souza1 , Ian Backstorm1 , Andrew Brown1 , Eric Ouellet1 , Shyam Garg1 , Grace Tharmarajah1 , Ke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ISF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公布

        经过公开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与以色列科学基金会(ISF)合作研究项目申请89项。经初步审查并与以方核对名单,确定有效申请85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