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

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圆满结束。随后,执行本次试采技术服务的钻井平台“蓝鲸Ⅰ号”将起航返回位于烟台的母港。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大学、中集集团等单位的全力协作下,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圆满成功,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本次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52分试气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到5月18日上午10时,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超......阅读全文

中国海油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2018年3月,天然气水合物战略研究启动会在北京中国海油大厦举行。宏华集团总裁张弭及四川宏华海洋技术中心主任高杭受邀参会。  以中海油作为依托单位申报的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已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并在会上举行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仪式和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创新联盟揭牌及授牌仪式。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关键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2018年6月26日,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关键技术”主题项目验收会。来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验收专家组、项目承担单位及研究骨干30余人参加了会议。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组成功研发的天然气水合物自主钻探取样装备,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

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成矿预测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2013年7月18日,“十一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下设课题“天然气水合物成矿预测技术研究(2009AA09A202)”在青岛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验收。   验收专家组审阅了相关验收资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关于课题实施情况的汇报,进行了质询。专家组认为,课题

地质地球所等定量论证天然气水合物无定形相的存在

丰富的笼子类型和笼子充填状态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在能源、环境、油气运输和地质灾害预防等领域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值得人们像历史上对煤炭和石油的研究一样下大力气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目前,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水合物怎样形成?”在国际上仍然没有定

科学家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882.shtm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通过验收

  7月23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组织的终期检查和验收。该项目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承担,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联合基金项目。专家组成员有苏义脑、陈毓川、赵文津等院士

科学家首次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相关学术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观点快报》上。  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

大尺度全尺寸开采井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员李小森团队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野外试采风险大、成本高等难题,基于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研制出国产化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突破相关技术难点,并研发出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  研究团队历时三年,自主研制出目前国际首套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18日在天津举行的2018(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正式发布。据报告显示,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  该报告由自然资源部编制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组织开展了“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我国各类油

973重大项目“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和开采研究”启动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指甲烷等同类可燃气体以固态形式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存在的物质。因其具有燃烧时的高热量、无污染等特点,在能源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97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以我国南海北部为重点区域,围绕水合物的成藏机制和富集规律及开采理论开展研究,研究重点

纳米球固载金属粒子可快速生成高储能密度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笼型结晶化合物,理论上可达到160-180倍的储气能力、且在较温和条件下(常压、-15℃)实现稳定存储,是极具应用潜力的天然气储运技术,而如何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快速生成和高储气量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省

海峡两岸天然气水合物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

  日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海峡两岸天然气水合物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与会发言称,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签署和两岸经贸、旅游、科技交流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地质

我首次在珠江口盆地钻获可燃冰-探得可观控制储量

  记者昨天从国土资源部获悉,我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今年6—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   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车长波介绍,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

我国南海可燃冰研究近日通过验收

  我国官方2月1日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近日通过验收,建立起中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能源,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后可生成约164至180立方米天然气。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可燃,又被称作“可燃冰”。  国家海洋局透露,南海天然气水合物

我国建立起海域可燃冰基础理论-商业化开发仍远

  据新华社报道 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通过验收,建立起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系统理论。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富集规律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承担,重点围绕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动力学、

我国冻土带可燃冰“藏宝图”初现端倪

2007年年末,在各路媒体梳理评点我国能源领域年度十大新闻时,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当仁不让地占据一席之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通俗称谓,这种新型的能源矿产是全球公认的优质的石油替代性资源。有媒体评价,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为我国能源界展示了一个后石油时代的美好前景,不

可燃冰的发现历程

  可燃冰的发现   19世纪30年代初,人们开始注意到天然气输气管线中形成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因为水合物造成的天然气输气管道堵塞问题给天然气工业带来许多麻烦。1934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首先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同年,美国学者Hammerschmidt发表了水合物

大尺度全尺寸可燃冰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面世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森团队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野外试采风险大、成本高等难点问题,基于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历时3年自主研制出国际首套有效体积2585升、最大模拟海深3000米的大尺度全尺寸开采井天然气水合物三维综合试验开采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突破了水合物

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有什么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部25日宣布,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我国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勘探,持续整整八年,历尽艰辛而终获成功,中国地质科学家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那么,我国内陆发现"可燃冰"有什么意义呢?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

中科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学院组织高水平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

预计中国2030年有望实现可燃冰产业化

  “目前,我国正加速推进南海可燃冰资源勘查、开发和产业化。”12月19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杨胜雄在广州召开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发”高端论坛上透露说,预计我国2030年有望实现可燃冰产业化。  据悉,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我国陆域发现350亿吨油当量可燃冰

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 远景资源量350亿吨油当量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刘军) 国土资源部25日公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并对样品进行了室内鉴定,获得一系列原始数据,这是我国继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

解析:可燃冰是一种危险能源-开发利用难

  可燃冰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气候寒冷致使矿层温度下降,加上地层的高压力,使原来分散在地壳中的碳氢化合物和地壳中的水形成气—水结合的矿层。二是由于海洋里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遗尸不断沉积到海底,很快分解成有机气体甲烷、乙烷等,这样,它们便钻进海底结构疏松的沉积岩微孔,和水形成化合物。

从一根“探针”到一座“海底实验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531.shtm如果有一只眼睛,能帮我们一直看到中国南海海底深处,会看到什么?除了深邃黑暗的海洋,慢慢爬动的潜铠虾和海底岩石等,好像还有一团正熊熊燃烧的火焰。海底会着火?当然不是,那是海洋钻井平台的

我科学家发明可燃冰冷钻热采技术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前不久获得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其燃烧后仅会生成少

我科学家发明可燃冰冷钻热采技术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前不久获得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其燃烧后仅会生成少

中国设立可燃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海油研究总院承建

  12月19日,科技部印发了批准依托中海油研究总院建设天然气水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澎湃新闻12月20日消息,科技部在文件中指出,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开展基

国土部:可燃冰成中国第173个矿种

   11月1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务院于11月3日批准同意将天然气水合物列为新矿种,成为我国第173个矿种。   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控制的稳定域内,由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与水形成的类冰状结晶化合物。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通过调查发现了大规模的天然气

我国将于2015年开发“可燃冰”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29日在北京开幕,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计划于2015年在中国海域实施天然气水合物的钻探工程,将有力推动中国“可燃冰”勘探与开发的进程,引发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革命”。  天然气水合物因外观像冰且遇火即燃,俗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

“可燃冰”岩芯气体采集技术获重大创新

   记者21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岩芯气体采集技术获重大创新。   由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科研人员研制的两种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岩芯气体采集的方法――真空恒温提取法和恒温振荡排水提取法,大大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采集气体样品的质量,相关技术已成功运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