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甲醇有了新途径

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近日,该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集杰博士、李灿院士等人发展了一种双金属固溶体氧化物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CO2)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加氢合成甲醇。 二氧化碳的减排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光催化、光电催化或电解水制氢来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燃料及化学品是实二氧化碳减排和碳资源可持续利用最为可行的策略。从科学认识自然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暗合了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功效,是太阳能制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目前来看,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产业化的瓶颈在于高效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和高选择性、高活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的发展。 李灿团队长期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光电催化以及电解水制氢的研究,近年来同时开展了CO2+H2的研究,以实现人工光合成太阳燃料战略。CO2+H2过程中,提高甲醇的选择性是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最大的挑战,例如传统用于合成气制甲醇的Cu基催化......阅读全文

德国研究人员用二氧化碳造甲醇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视为全球变暖的“元凶”。但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金属催化剂的帮助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生成有工业用途的甲醇。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的液体燃料,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燃料等领域。目前,工业生产甲醇主要由氢气和一氧化碳在高温高压和多相催化下

用了这款万能酶,苯甲醇绿色合成不是事儿

 该研究获选为ACS Catalysis封面文章。受访者供图化妆品、药品、化学品等工业制备中有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就是苯甲醇。传统上用化学法生成苯甲醇的工艺过程繁琐,且会生成大量污染环境的副产物。苯甲醇能否实现绿色高效生产?这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

科研人员合成新型氧化钴催化剂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张建团队与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张志东团队等合作,利用碳包覆钴磁性纳米胶囊结构中缺陷石墨壳层的束缚作用,合成了富含高指数晶面的氧化钴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反应中体现出可替代贵金属钯、铂的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贵金属在众多催化反应中体现出优

科研人员合成新型氧化钴催化剂

  本报讯(记者黄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张建团队与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张志东团队等合作,利用碳包覆钴磁性纳米胶囊结构中缺陷石墨壳层的束缚作用,合成了富含高指数晶面的氧化钴催化剂,在甲烷催化燃烧反应中体现出可替代贵金属钯、铂的潜力。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二氧化碳合成重要化学品:开辟CCUS高效利用新途径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煤炭实现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选择。CO2的高值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碳排量、缓解温室效应,还能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由于CO2分子存在不易活化、反应路径复杂、产品选择性低等问题,其活化转化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难题。  

曲振平、傅强组基于HP-ATR-FTMIR在CO2转化甲醇方面取进展

引言  二氧化碳催化氢化直接转化为甲醇,是控制大气中持续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可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对未来碳基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中,甲醇选择性和二氧化碳转化率具有“跷跷板”效应。如何有效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成果展示  近日,大连理

研究发现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新途径

  美国德州大学研究人员25日表示,借助氧化铜纳米棒和阳光,他们正在进行用二氧化碳来生产液态甲醇的开创性研究。负责德州大学研究事务的临时副校长克里思南·拉杰西沃说,与过去将温室气体转化成有用产品的方法相比,他们尝试的新途径更加安全、简单且廉价。   拉杰西沃是著名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同时也是德州

实现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代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韩国庆熙大学生物化工学者Eun-Yeol

甲醇生物转化可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自然—代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脂肪酸衍生物是液体生物燃料、油脂化工品、食品和材料等生产的基础原料。传统动、植

温室效应“祸首”变能源

  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界一直在探索如何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回收并转化。上海高研院研制相关高科技装置,让甲烷与二氧化碳“携手重生”,变废为宝。近日,全球首套万方级甲烷二氧化碳自热重整制合成气装置,在山西潞安集团煤制油基地实现稳定运行超过1000小时,日产合成气高达20多

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突破

  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类期刊《先进能源材料》。  在“碳中和”的国际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当前,金、银、铜、铂等贵金属及其相关材料仍然是人们探索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型催化机制-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10日 01 版) 本报北京5月9日电 (赵永新、杨保国)最新一期国际学术期刊,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剂可把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该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完成。 二氧化碳是当今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新型催化剂可高效分解二氧化碳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模仿光合作用,用太阳光的能量,从二氧化碳和水中攫取烃燃料。据《科学》杂志7日报道,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化学家团队,能让一种廉价的新型化学催化剂以创纪录的效率工作,使之高效利用太阳能电池的电力,将二氧化碳分解为富含能量的一氧化碳和氧气。  报道称,当二氧化碳分解成一氧化碳和

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谢毅、孙永福及其研究团队,近日找到一种新的电极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  研究人员利用钴和氧化钴混合物特定的原子排列方法,让原先并不具有二氧化碳催化活性的材料转化为超越早前所有报道过的电催化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减少温室气

固氮合成氨有了高效光催化剂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熊宇杰教授团队,通过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剂的缺陷工程调控,发现通过掺杂的方式来精修催化剂的缺陷态,可以促进缺陷位点对氮分子的高效活化,有效地提高光催化固氮合成氨的效率。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化学重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工业合成氨技术使用铁基催化剂,其反应条件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水裂解生物催化剂

  光合作用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水裂解,释放出氧气,获得电子、质子的过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换过程。科学家一直试图模拟这一过程以获得洁净的氢能,但如何制备高效的人工水裂解催化剂一直困扰着他们。  最近,中科院化学所张纯喜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合成与光合作用水裂解催化中心类似的人工催化剂,这一工

短肽“盘”成催化剂,合成大环更容易

  大环化合物是指含有12个及以上原子的环状化合物,在生物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效合成大环化合物极具挑战性,因为与关环相关的熵效应会导致分子间的副反应,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的产率。线性前体通过与金属阳离子、阴离子或中性分子的多点配位预组织,可以促进特定大环类化合物的合成(图1A),但这种策略取决于

费托合成催化剂助剂的机理研究取得突破

  K助剂是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国际上对K助剂作用机理的认识一直处于混沌的“黑箱”状态。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的合成油科研团队从理论上阐明了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的关键助剂K对活性相表面结构的调变作用,这对高性能煤制油催化剂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

高温高压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开发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80.shtm固体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研究催化剂、反应中间物种结构,以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侯广进团队开发了高温高压原位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并用于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选择性电催化剂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将甲醇氧化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主要由阴极、阳极、质子交换膜及双极板等组成。工作时,甲醇在阳极上被催化氧化为CO2和H2O,同时产生6个电子和6个质子,其中质子经质子交换膜由阳极到达阴极,在催化剂作用下使阴极室的氧还原,生成H

合肥研究院在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研究员李越课题组在可控制备多孔金-银-铂(AuAgPt)合金纳米材料及其甲醇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J. Mater. Chem. A, D

兰州化物所制出新型石墨烯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低维材料与化学储能课题组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低温快速启动、结构简单、燃料易储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可用于不间断通讯设备和便携式电子

兰州化物所多相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转化获进展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廉价易得的C1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绿氢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二氧化碳可持续化学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洁催化与合成团队基于调变Ni催

简述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作用

  在化学工业中,利用ADH的催化特性生产许多原材料及中间反应物。在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甲醇的过程中,ADH就发挥了酶的催化作用。为实现CO2向甲醇的转化,研究者曾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酶催化法以其高效、专一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在CO2的固定和还原反应中已有应用。许松伟等采用甲酸脱氢酶

中国科学家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变”汽油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剑、葛庆杰研究员团队发现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新过程,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高辛烷值汽油,相关过程和催化材料已申报多项发明专利。该研究成果2日发表于学术刊物《自然

甲醇二硫化碳法合成二甲基亚砜介绍

甲醇和二硫化碳为原料,以γ-Al2O3作催化剂,先合成二甲基硫醚,再与二氧化氮(或硝酸)氧化得二甲基亚砜。

上海高研院等二氧化碳直接制液体燃料研究获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研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二氧化碳(CO2)利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创造性地采用氧化铟/分子筛(In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实现了CO2加氢一步转化高选择性得到液体燃料。其中,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研究提出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形成的新途径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傅强团队在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CuZnAl合成甲醇催化体系中的表界面研究,提出形成SMSI状态的气相迁移新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SMSI是多相催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在担载金属催化剂预处理或反

新催化剂使合成烯异构体成为可能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催化方法,可利用以金属钼为基础的催化剂合成出比烯能量更高的烯异构体,这些烯异构体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有机合成等领域。研究发表在3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烯是含双碳键的分子,普遍存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

中原工学院合成高效催化剂可降解有机染料

  河南中原工学院米立伟团队通过连续反应,构筑了具有可调控催化性能的分等级结构硫化铜纳米晶。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纺织印染工业是废水排放比例较大的产业之一。据统计,每印染1吨纺织品要耗水约200吨,其中80%以上成为印染废水。然而,用于废水染料降解的方法普遍具有能耗大、成本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