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提出基于统计的盖层完整性评价指标筛选新方法

二氧化碳深部咸水层封存因封存潜力巨大、技术可行,且已有实际的工程运行而备受关注。但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场地后改变应力分布,可能导致断层活化甚至产生新的断裂,形成二氧化碳逃逸的可导性通道,降低封闭安全系数。因此,封存场地的储-盖-断层力学性质的不确定性研究,对避免诱发断层活化及保障施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据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针对国内第一个全流程二氧化碳深部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开展了场地的盖层完整性和密封性研究。这项研究根据场地内部构造发育特点,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来评估各影响因子的统计显著性,并预测盖层保持密封稳定时各影响因子的最优化组合;在断层发育的地区,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结合飓风分析法两步骤的统计实验设计方案开展不确定分析,来评估各影响因子对盖层完整性和诱发地震震级的统计显著性,并预测其各自的最优化组合。基于对两步骤的统计实验精细设计,通过计算结果的方差分析,将得到的各影......阅读全文

正渗透技术:海水淡化的新发展

  联合国日前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面临饮水危机。人口增长以及降雨模式的变化将使许多国家把海洋作为饮用水的潜在来源。但由于海水淡化过程中能源需求庞大,目前的技术尚无法解决人们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据《新科学家》报道,相对于传统的反渗透技术,研究人

北极甲烷释放最新消息

  一提起北极,人们自然而然的想到浩瀚的冰雪世界、绚丽多彩的北极光、憨态可掬的北极熊。北纬66°以北的北极地区,包含被浮冰覆盖的北冰洋,以及属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等八个环北极国家的永久冻土区。其中北冰洋占北极地区总面积的60%,其余约800万平方千米为陆地。北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地形图 (图件

1000篇气相色谱应用文献汇总(七)

601 SCTB9604 0 济源凹陷油源追踪及烃类垂直运移作用 602 SCTA9606 0 吐鲁番拗陷二叠系─三叠系烃源岩研究 603 SCTA9702 0 胜利油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烃源

膜浓缩技术在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中的应用

  膜浓缩技术  01 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过程。如图1所示,对料液侧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膜两侧的渗透压差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反向渗透,溶质被反渗透膜拦截。最终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产水;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水。反渗透技术是一项成熟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出台

  张战胜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李琦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森琦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  陈帆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二氧化碳泄漏源、通道和可能的受体。 李琦制图  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二氧化

应对气候变化,碳捕集和利用难在哪儿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在2020年代中期,投入运营首个碳捕捉、储存以及利用(CCUS)项目,这也是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碳捕捉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防止其进入大气,从而助力碳减排,我国也把“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正式写入了《国家“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

二氧化碳:“囚禁”不如利用

  把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打入“地宫”,是国际上“去碳技术”的主要途径。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认为,与其将二氧化碳“囚禁”,不如拿来高效利用。   为了减缓气候变暖,人们曾寄希望于将二氧化碳“囚禁”,注入超过1000米深的永久封存地层,比如地下油气田孔隙、咸水层、废弃煤

谢和平院士:二氧化碳“囚禁”不如利用

  把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打入“地宫”,是国际上“去碳技术”的主要途径。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认为,与其将二氧化碳“囚禁”,不如拿来高效利用。   为了减缓气候变暖,人们曾寄希望于将二氧化碳“囚禁”,注入超过1000米深的永久封存地层,比如地下油气田孔隙、咸水层、废弃煤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自然》:核废料岂能一“埋”了之

盛放着美国核防御计划核乏料污染物的滚筒被储存在新墨西哥废弃物隔离中试工厂(WIPP)。  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城市卡尔斯巴德附近600多米深的地下是全球唯一接受超铀元素——比铀更重的放射性元素——核乏料的深部地质处置库。这个名为废弃物隔离中试工厂(WIPP)的核乏料储藏库由美国能源部(DOE)管理,

煤中多组分气体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气体在致密储层中的运移是地下气体能源(如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的关键问题,大量吸附态气体经历解吸、扩散进入裂隙后,经渗流得以开采。扩散是气体从致密储层微孔中进入裂隙的主要方式,对气体扩散过程的深入理解对于能源气体开发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煤

奉献清洁能源 保护绿水青山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带动相关产业进步、为百姓生活提供能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同时,自觉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既做社会能源稳定供应的守护者,也做清洁能源低碳转型的推动者,把争做优秀企业公民视为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努力创造能源与环境

煤中多组分气体扩散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气体在致密储层中的运移是地下气体能源(如煤层气和页岩气)开采的关键问题,大量吸附态气体经历解吸、扩散进入裂隙后经渗流得以开采。扩散是气体从致密储层微孔中进入裂隙的主要方式。相对渗流,扩散属于慢过程,是气体运移的决速步骤,对气体扩散过程的深入理解对于能源气体开发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下储层对二氧化

亚洲最大碳捕捉工程开工

  中国第一个、也是亚洲最大的碳捕捉与封存项目今天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正式开工,完工后将形成年捕捉封存二氧化碳10万吨生产能力,相当于4150亩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  为应对全球变暖、开展绿色能源生产,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英文简称CCS)是近年欧美等发达国家探讨最热门

二氧化碳在黏土中居然可以扩散?

  二氧化碳(CO2)的地质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容量巨大的地下咸水层是实现CO2封存的主要场所。黏土是一种致密富含微孔的矿物,地下富含黏土的岩层一方面可吸附大量的CO2,实现CO2封存,另一方面由于含有黏土的致密盖层具有极低的渗透率,可有效防止注入CO2的逃逸。因此研究CO2在黏土中的

2017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专业组评审结果公示

   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专业组评审结果公示  2017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专业组评审工作已结束。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现将通过专业组评审的75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17年7月31日-8月11日。在公示期内,对项目名称、候选单位、候选人有异议的,可向

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

传染病实验室诊断、传染源调查、自然疫源地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以检出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或其相关物质为目的。这类样本来源主要是人和宿主动物、媒介昆虫,也包括水、土壤、食品等样本供调查传染源。1、病原微生物样本采集的一般注意事项1)针对性:不要求样品代表性,强调针对性,尽可能采集病原微生物含量最多的部

3月3日: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儿时现在应该正在麦田,和家人一块放风筝。好吧,小编又矫情了,聊正事。好多人私信问小编:上周排行榜的诗写的太惊艳了,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可不可以转载,小编这里统一回复:可以直接转载,记得来源写科学网就可以啦cheeky。上周写的诗过于消耗精力,这周就没有定场诗了,各位静候

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及常见消毒灭菌方式汇总

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及常见消毒灭菌方式汇总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总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目前公认的包括七大类。即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酵母菌、霉菌)。

吕达仁刘毅刘宇:追踪碳足迹

  吕达仁院士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和外国专家交流 资料图片  CFP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艰难地通过了《巴黎协定》。中国在其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气度。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曾说: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既要负责任,也要争取平等合理的发展权。   最有

基金委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项目初审结果发布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合作项目初审结果的通知  经过公开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收到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合作项目申请110项。经初步审查并与日方核对名单,确定有效申请98项,其中合作交流91项,双边研讨会7项。现将通过初审的项目公布如下: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

1000篇气相色谱应用文献汇总(六)

501 SCTB9602 0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 502 SCTB9602 0 我国风化煤利用现状与展望 503 SCTB9604 0 饱和烃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n

揭开岩石破裂演进之谜(创新故事)

  观测岩石损伤破裂的全过程,使岩石内部像玻璃一样透明可见,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晓研究员领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北京交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能加速器CT

地热何以拯救发烧地球?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地热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日前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今年世界地热大会的主题是“地热――改变世界之能源”,涵盖了地热资源评估、地热钻井技术、地热发电、地热直接利用(包括地源热泵)和增强地热系统等多

全球变暖 海洋“灾难”

来自格陵兰岛的融水,就像东海岸的这座冰山,曾经扰乱了大西洋的“传送带”。图片来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业化时代以来,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温度已上升1°C。近日,两项研究分别探讨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月27日,

作物冠层分析仪对植物二氧化碳变化与生长研究

在自然环境中,作物的适应性以及对二氧化碳空间利用效率等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为了探索这些作物高产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介绍关于作物冠层分析仪对高产麦田冠层内二氧化碳分布规律测定分析及其对光合生产力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因作物群体光合作用,引起农田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问题。 作物冠层分析仪以

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不同天气冠层的变化情况

植物冠层分析仪在作物生长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是农民管理植物生长的小帮手,在自然环境中,作物的适应性以及对二氧化碳空间利用效率等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为了探索这些作物高产与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介绍关于作物冠层分析仪对高产麦田冠层内二氧化碳分布规律测定分析及其对光合生产力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并

二氧化碳检测仪对小麦冠层内的综合分析

大气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农田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随着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农作物和太阳辐射的状态明显的昼夜变化。另外通过二氧化碳检测仪对于麦田冠层内,由于土壤与作物间二氧化碳的源汇变化与空气动力和热力作用,引起植株间二氧化碳浓度短时间小尺度的波动。 综合二氧化碳检测仪分析日变化曲线看出:晴天各层次二

二氧化碳检测仪对小麦田各阶段的分析

关于作物冠层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规律,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曾经根据白天与夜间作物生理代谢活动特征,将麦田二氧化碳浓度廓线分成“光合型”及“呼吸型”。1992~1994年进行的小麦田的二氧化碳检测仪检测实验,结果看出:晴天条件下,在白天垂直方向上作物冠层内外二氧化碳浓度梯度变化很大。 晴天各层次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