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发改委:未来3年重点支持这些医疗器械

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印发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该行动计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制造业重点领域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中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创建一批国际公认的中国标准,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显着增强。 该行动计划一共提出了9个要聚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重点领域,“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名列其中。 针对这一领域,产业化的重点任务是: 1、加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应用。 重点支持PET-MRI、超声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全实验室自动化检验分析流水线(TLA)等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化。 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PET-CT、CT、MRI等高性能影像设备,高能直线加速器及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装置等治疗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新型分子诊断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全降解冠脉支架、神经刺激......阅读全文

医疗器械注册审评流程之医疗器械临床评价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是指申请人/注册人通过临床文献资料、临床经验数据、临床试验等信息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或者适用范围进行确认的过程。不同医疗器械产品的适用范围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不同,因此,临床评价资料要求也不同。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时,其临床评价资料可通过临床试验等多种手段进行收集,具体内容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协作确保奥运医疗器械安全

全国医疗器械检验协作平台自2008年3月启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奥运检验任务85批次,奥运核查任务128批次,其中通过协作平台完成的检验(核查)任务120批次,为奥运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筑起了坚固防线。目前,协作检验已经进入残奥运动会医疗器械质量检验协作工作阶段。 3月26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家用医疗器械怎样选购?

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选购家用医疗器械时   注意: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如何选购家用医疗器械?

  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根据医生的建议

浙江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 共培育医疗器械企业1300余家

   3月16日,2017国产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大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浙江省副省长冯飞,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浙江省食药监局局长朱志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生物技术与医药处处长张兆丰,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197个医疗器械产品已获批(附明细及医疗器械分类简析)

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52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20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22个,港澳台医疗器械产品3个。包括,明峰医疗的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装置、医科达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迈瑞医疗的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医疗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强生医疗的全膝关节系统,以及飞

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要求概述

在中国,医疗器械注册主要受理机构是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管的直属机构。 有职责起草医疗器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负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和监督管理;起草有关国家标准,拟订和修订医疗器械产品行业标准、生产

医疗器械拉力试验机

医疗器械拉力试验机是指应用于生物材料如生物软组织,如肌腱、韧带、肌膜、皮肤、肠膜、胶原蛋白和水凝胶等生物材料等等材料拉伸压缩三点弯曲剪切等测试仪器设备。测试软组织和生物材料应力应变、弹性变形、弹性极限、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塑性变形、断裂强度、延伸率等等测试。在名称上又可以称为生物材料力学试验机,生物

医疗器械网上开店将破冰

  日前,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今年将许可医疗器械企业在网上开专业店,医疗器械企业申请到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牌照后即可在网上营业。在此之前,医疗器械只允许在网上药店进行买卖,不允许医疗器械在网上有专业店。  据了解,2014年是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发展快速的

医疗器械“中国创造”日益增多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低,大中型、中高端医疗装备和高端植介入体主要依赖进口。高昂的进口产品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成为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和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观。我国的科技公司和研究团队,正在一系列医疗器械产品上不断突破,创新成果密集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