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八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今天(11月3日)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从接触到最后锁紧,它们用了8分钟,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翔在茫茫太空。 1时43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据了解,交会对接全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自主控制、对接3个阶段。其中,对接段主要包括:接触、捕获、缓冲与校正、拉回、锁紧5个过程。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神舟八号于11月2日23时08分,在飞行第28圈时,来到与天宫一号相对距离约52公里处,进入交会对接飞行过程自主控制段。 11月3日0时03分,神舟八号经过4次自主变轨控制,抵达距天宫一号约5公里的对接入口点。此时,飞船等待地面对两航天器相对导航计算结果进行确认。 1时02分,飞船对接机构缓缓推出。在相对距离400米停泊点,神舟八号停留约3分钟,确认对接机构准备情况。相距约200米时,航天器交会对......阅读全文

专家称天宫一号发射无特殊天气要求

  9月27日至30日“天宫一号”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公众对空间站的关注度高涨。昨日(9月23日),航天任务与控制高级工程师徐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刘红做客,与网友们共同解读空间站。“只能待在地球附近”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它将分别与神舟八号、

中国将在2016年前发射空间实验室

  中国将在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全国政协委员、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表示。  2011年下半年发射的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将于2012年完成交会对接试验的重要使命。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空间站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天宫一号模型 [电视截图]   在1月25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的太空试验站“天宫一号”的出现掀起了晚会的高潮。这个庞然大物究竟对我国的太空探索起着怎样的作用呢?25日,记者连线上海航天局科研四部部长叶勋,据他介绍,上海航天人将为计划于2010年发射的“天宫一号”提供资源

天宫一号天外归来-七大精彩瞬间难忘

  4月2日,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流星般从天外回归,结束了长达7年的太空之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证实,8时15分左右,天宫一号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再见,天宫一号,但属于你的精彩瞬间永远难忘。  亮相:名字自带“中国风”  1992年,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战略的一部分,研制目标飞

天宫一号空间仪器实验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内容摘要:该套设备由带电粒子辐射探测器、轨道大气环境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控制单元共3台仪器组成。目前,三个实验样品共计在轨开展实验19次,其中等温变压实验12次,自然结晶实验6次,地面同步开展实验,通过天地对比发现重力对结晶实验过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1年9月29日,我国在

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开启太空探索空间站时代

  中国29日晚在西北戈壁成功将无人太空实验舱天宫一号送入低地球轨道,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来到位于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目睹了这次非同寻常的太空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

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在即-精确测轨如何实现?

  3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发布公告显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平均高度已下降至189.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181.8公里、远地点高度约197.2公里、倾角约42.68度。《中国科学报》记者查实,2017年3月13日起该网站每周发布天宫一号飞行状态数据,到今年3月14日开始每天发布。

陆海天基测控网首次携手为天宫一号保驾护航

  记者10月2日从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获悉,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和建设的陆海天基三位一体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第一次正式携手为天宫一号及后续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保驾护航。中继卫星的加入,使天宫一号测控覆盖率大幅提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表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

  25日23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卫星顺利进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成功后,“天链一号”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第一代中继卫星系统正式建成。   “天链一号03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飞船主着陆场全面启动迎神九“回家”

  随着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顺利完成,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飞船主着陆场全面启动,准备迎接飞船和三名航天员返回。   着陆场系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主着陆场、副着陆场、陆上应急搜救、海上应急搜救、通信和航天员医监医保5个分系统。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均在设置于内蒙

天宫一号将首度验证中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6月初,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上海航天天宫一号试验队就已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尽管有些队员还是刚办过集体婚礼的“新人”。来不及度蜜月,上海航天的年轻人就为“天宫”的发射全力以赴。那么,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项目上,上海航天将承担起哪些重大任务呢?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

多项技术助力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

  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记者获悉,包括航天测控可视化系统、交会对接微波雷达、高精度加速度计等在内的多项技术成果,保障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成功。   在北京飞控大厅前方的巨幅显示屏上,三维动画把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的姿态实时展现出来。北京飞控中心软件室主任孙军介绍,针对此次任务“载人

专家解读天宫对接轨控策略:精度是成功关键

  9月30日凌晨2点多,天宫一号快运行到第XXX圈时,指挥决策室内,一项重大飞控事件——交会对接前天宫一号第一次调相控制还要不要按计划进行的技术讨论如火如荼。由各系统专家组成的测控通信指挥部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专家们把征求意见的目光投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重点

中国成功发射第三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3星”

  7月25日夜间,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北京时间7月25日23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天链一号03星”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天链一号03星

“神八”飞行任务进行全区联合演练

    执行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于10月26日上午开始进行垂直转运,这标志着神八发射已进入倒计时。中新社发 宿东 摄  备受瞩目的“神舟八号”飞行任务10月29日下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进行了全区联合演练。结果表明,各系统组织指

中国2011年将发射20多颗航天器和卫星

  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于近期发射。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海洋二号”卫星有望于8月中下旬发射,而“资源三号”、“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C星”等多颗卫星也将在年内升空,预计今年全年发射的航天器和卫星总数将达到20多颗,可谓航天发射“高产”年。  仅今年7月,我国就实

我国将于2012年分别发射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飞船

  11月16日,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获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空间站暨交会对接任务部署动员大会近日在京召开,会上提出,2012年将分别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此次会议明确了交会对接任务的规划安排和计划节点。总体目标是:2011年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2012年全面完成

天宫一号三大空间科学实验获重要成果

  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发射升空至今,已在轨运行300多天,其间,天宫一号开展了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探测、复合胶体晶体生长等三方面的科学实验,并获得大量珍贵实验数据。昨天(8月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广泛应用于

“天舟一号”发射:解决一个世界难题-|-饰品

  如果说中国航天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那么“天舟一号”就是“星辰大海”中的生命之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在1992我国确定的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发射载人飞船为第一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

我国今年实施19次航天发射

  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C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航天发射的收官之战,至此,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   “资源一号”02C卫星是一颗填补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专家称天宫一号需加装护甲在轨躲避空间碎片

  当大多数人还不清楚“空间碎片”为何物时,9月24日美国报废卫星残片撞向地球的消息,却让全世界的人都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太空的威胁。按照美国宇航局(NASA)的公布数据,目前会对人类空间活动产生影响的空间碎片,就有近2万个。   9月29日晚上,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将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为“天宫一号”打造超级智囊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被送入预定轨道后,“天宫一号”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就正式开始运行。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西安分院获悉,这个“天宫一号”上的超级智囊,不仅可以帮助航天员了解飞行器的所有信息,还能实现在天地之间收发E-mail、在轨软件更新。 航天员的超级智囊   五院西安分院技术

我国将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月28日表示,我国将于今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将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次

北航称对“天宫一号”发表不良言论的教授已离职

  9月30日20时15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官方网站发布“郑重声明”。全文如下:   日前,一些网站、论坛转发内容为“‘北航教授某某某’对‘天宫一号’发射的不良言论”微博,与事实不符,对我校的声誉造成了恶劣影响。   在此,我校郑重声明:   一、上述网站、论坛、微博中提到的某某某,已于20

中国载人空间站面向全社会征名-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上午,记者从中国载人空间站名称征集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飞行任务的准备工作,下半年先后发射升空,两者还将进行交会对接。在此基础上,载人空间站于2020年前后建成。   4月2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名称征集活动发布会。26日起,全球华人

叶培建院士称2013年嫦娥三号将在月球着陆

叶培建  第一步  从“神一”到“神七”,实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梦想。  第二步  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第三步  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预计2020年,中国就将建立60吨级的空间站。  “天宫一号”已在太空遨游近一个月。下个月,神舟八号将

天津工大三维纺织增强材料为“神八”护航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激动中多了一份自豪。记者近日从该研究所了解到,神舟八号飞船关键部件的复合材料采用的是该所研制的三维纺织增强材料。   据该所所长陈利介绍,为适应严酷的飞行环境、减轻结构重量,神舟八号的结构材料选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天津工业大

张建启揭秘女航天员-上天宫一号时间有点紧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将军        我国选出首批两名女航天员,为现役运输机女飞行员,已婚。为什么要从已婚的飞行员中产生?日前,羊城晚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副部长张建启将军。他向记者透露两名女航天员评选标准之一是:需飞行时间60

神舟九号飞天“神女”引热议-数十预案应对风险

航天员训练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号将择机发射。它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由此为中国航天事业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关键的一步。  作为中国

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卫星

  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C卫星送入太空。至此,2011年共实施了19次航天发射任务。   火箭点火起飞约13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分离,卫星成功进入高度约770公里、倾角约98.55度的太阳同步圆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