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京土壤所稻田甲烷排放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10年来,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密切的甲烷产生和氧化,特别是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被氧化的百分率)研究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田间与培养试验,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研究了水稻生长季水分管理对中国江苏环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持续淹水相比,间隙灌溉降低土壤乙酸产甲烷的相对贡献率8—10%,却提高了土壤的甲烷氧化率45—63%,并发现间隙灌溉显著减少了土壤甲烷产生、增加土壤甲烷氧化,从而显著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该成果发表在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12, 52:108-116)上。 针对常年淹水稻田不仅在水稻生长季具有最大甲烷排放量,而且在非水稻生长季也有一定量的甲烷排放,课题组深入探讨了非水稻生长季稻田持续淹水条件下当季和后续稻季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乙酸产甲烷的相......阅读全文

南京土壤所稻田甲烷排放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10年来,与稻田甲烷排放关系密切的甲烷产生和氧化,特别是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被氧化的百分率)研究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徐华研究员课题组通过田间与培养试验,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自然丰度法研究了水稻生长季水分管理对中国江苏环太湖地区典型单季稻田甲烷产生途径和氧化率

南京土壤所揭示水稻土大气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过程机制

  准确估算温室气体CH4的氧化量(汇),既是各国政府全球变化履约的关注点,也是全球变化生物学的研究难点。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甲烷(CH4)浓度极低,仅为百万分之二不到(1.84 ppmv),难以支持微生物生存生活。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目前尚未可知、不可培养的微生物是土壤氧化大气甲烷的唯一生物汇。  

三卤甲烷的形成机理

  一般认为,氯仿等有机卤代物是这样形成的:  氯+前驱物质=氯仿有机卤代物  前驱物质指水中所有能和氯反应生成氯仿等有机卤代物的物质,主要包括一些天然有机物(如腐殖质等),这些天然有机物在自然水体中的浓度一般为5-20mg/L,他们来源于炭、土壤、湖泊底泥及浮游生物和细菌,还有人为排放工业废水及生

水稻磷肥高效利用机理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易可可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薛邵伍团队合作,解析了调控植物液泡内无机磷输出的机制,为作物磷肥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植物学》杂志。  磷元素是肥料三要素之一,也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作物主要通过根部对无机磷的吸收

我国水稻高产新品种有利稻田甲烷减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由张卫建研究员领衔的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在水稻植株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效应及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阐明了水稻新品种在典型稻田的甲烷(CH4)减排效应,揭示了水稻植株与稻田CH4排放的地上地下互作机制。此研究说明我国现代水稻育种是一个既增产又减排的历程,

我国水稻高产新品种有利稻田甲烷减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由张卫建研究员领衔的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在水稻植株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调控效应及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阐明了水稻新品种在典型稻田的甲烷(CH4)减排效应,揭示了水稻植株与稻田CH4排放的地上地下互作机制。此研究说明我国现代水稻育种是一个既增产又减排的历程,

武汉物数所甲烷室温活化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邓风研究组在甲烷室温活化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结果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Chemical Science在线发表(DOI: 10.1039/C2SC20434G)。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但由于甲烷的极高惰

水稻失水遗传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记者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该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水稻的失水状况受遗传控制,失水基因的克隆有利于耐旱新品种的培育。  水分散失过快通常会使植物承受干旱胁迫,进而引起植物的早衰。研究人员利用一个苗期叶片边缘就开始发白、枯萎的早衰突变体,借助图位克隆手段分离了ES1基因,该基

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遗传和分子机理揭示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由万建民院士领衔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揭示了水稻穗顶部小花退化的遗传和分子机理,为高产品种选育以及在生产上避免因穗顶部退化引起的减产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植物细胞》上。 万建民介绍,水稻、玉米、小麦、谷子等主要农作物穗顶部小花退化,对其

南京农业大学PNAS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影响水稻品质,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张红生教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的李家洋院士以及中国水稻研究所的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