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仪器服务平台“科学指南针”获启迪之星等投资

研趣是一家从事经营仪器分享、实验外包、项目检测的在线科研服务的公司,“科学指南针”是该公司旗下产品。铅笔道获悉,科学指南针项目已获得启迪之星和创业接力天使两家机构投资。 据“企查查”信息,2018年5月8日杭州研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发生变更,增加两家投资机构,分别是启迪之星(天津)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和上海创业接力泰礼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详情见下表: 据了解,上海创业接力泰礼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创业接力天使投资实体,其主要投资方向为生产制造业。 据官网信息,研趣旗下科学指南针是一项在线科研服务平台,主要面对科研工作者,提供包括在线的集科学仪器预约。目前平台所拥有的科研仪器价值超过50亿,丰富科研仪器种类的同时更提高了性价比。 关于科学指南针平台预约流程,用户需要注册后方可加入会员,再选择仪器、填写实验要求,最后打印预约单,实验老师测试完成后即可使用。......阅读全文

科研仪器服务平台“科学指南针”获启迪之星等投资

  研趣是一家从事经营仪器分享、实验外包、项目检测的在线科研服务的公司,“科学指南针”是该公司旗下产品。铅笔道获悉,科学指南针项目已获得启迪之星和创业接力天使两家机构投资。  据“企查查”信息,2018年5月8日杭州研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商信息发生变更,增加两家投资机构,分别是启迪之星(天津)创业投

启迪之星开启智能硬件嘉年华

  1月18日,一年一度的启迪之星开年活动——启迪之星智能硬件嘉年华在清华科技园开启。 ①无人配送机器人 ②交叉双旋翼加推力尾桨复合推进式新型直升机 ③五子棋对战机器人   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遴选、调研和评估,31家企业最终赢得第二届智能硬件嘉年华入场券,集中展览展示各类前沿

Nature:中国科学之星颜宁

  6月20日,Nature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Science stars of China”(中国科学之星)新闻特写,为我们介绍了从太空科学、生物学、海洋研究、物理学、极地探险到环境保护,对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了国家在科学界地位的一些顶尖的中国研究人员。  其中生物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有世界级

科学家在苍蝇大脑内发现“指南针”

  据国外媒体报道,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借助一台显微镜观察了一只果蝇的大脑。他们在观察一个甜面圈型大脑区域中的神经元活动时,发现神经元活动与苍蝇的朝向是相匹配的。  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方向辨识细胞,但是这是首次在苍蝇大脑内发现类似细胞。关键是,这种指南针一样的大脑活动不仅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通过屏幕展现运

“2011寻找青年科学之星”评选即将揭晓

  2011年度“寻找青年科学之星”活动组织方传出消息,此次评选活动共吸引400余名青年科研人员报名参赛,最终获奖名单将于近日公布。   该活动由中国科学报社策划,旨在鼓励和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加强各领域青年科学家的交流,为他们提供被认可、被激励的平台与环境,服务于中国科教进步和社会发展。活动评审对

国内首支检验检测检疫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设立

  日前,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联合启迪科技服务集团共同发起的检验检测检疫转化基金双创培训班暨中检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全国检验检测检疫行业首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设立。   科技服务业对中国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至关重要,检验检测检疫服务是科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服

中国科学报:科研仪器共享困局背后

  当某种尖端科研仪器在欧美国家只有几台,但在我国却能找到十几甚至几十台时,您会为国内科研力量的“壮大”感到兴奋吗?   事实上,仅就数量而言,国内某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备拥有量并不次于国外。以某种型号的卫星地面接收站为例,美国在2009年只拥有16座就已满足需要,而我国早在2005年就建成了30

《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

全国首支检验检测检疫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设立

  1月4日至5日,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检科院)联合清华启迪科技服务集团共同发起的检验检测检疫转化基金双创培训班暨中检启迪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中检启迪)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此举标志着全国检验检测检疫行业首支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正式设立。  质检总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检科院与清华启

40年青少年科学教育启迪——为明日杰出科学家创造机遇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在日前举行的第S5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朱邦芬又提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科技后备人才的早期发现  事实上,我国在40年前就开始了青少年科技人才早期培养的探索。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创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