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摇篮里的光荣与梦想——长春应化所七十年亮点成果

在共和国科技创新的丰碑上,镌刻着很多名字,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便是其中之一。在这里,70年来所创造的科技成果达1200多项,诞生了百余个“中国第一”。科研人员把元素周期表上那些呆板的符号,创造成鲜活的技术产品,为共和国源源不断输送着成长的养分。历史所展示的,是涛浪滚滚堆出“应化新陆地”;我们所书写的,则是风浪下促使陆地形成的细小泥沙。 ■本报记者 倪思洁 1948年,战后的东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年冬天,在长春市的废墟上,一所国立研究机构——东北工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前身)诞生了。废墟里的这声初啼,决定了她将永远为国为民而生。 荏苒光阴七十年,这里诞生了无数次“第一”——新中国的第一块合成橡胶,我国第一个高分子辐射化学研究基地,国内首次分离出15个单一稀土元素……她以智慧为养料,以创新为源泉,成长、壮大、成熟、稳重,陪伴共和国度过昨日的颠簸和沧桑,迎来新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应国家战略之需......阅读全文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发明钯纳米薄膜和制备方法

Pd纳米薄膜制备示意图及其形貌和乙醇电氧化性能表征。  近日,记者获悉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金永东等发明了钯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钯/铂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并于日前获国家发明ZL授权。  钯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已成为有机合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逐渐被工业生产所重视。随着纳米材料的

长春应化所热障涂层的设计和失效机理研究获进展

  日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在热障涂层的设计思路、失效机理以及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设计并成功制备出使用温度≥1250℃的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材料,“热障涂层的设计和失效机理研究”成果(主要完成人:曹学强等)荣获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热障涂层技术利用陶瓷材料的高

长春应化所发明一种中药乌头的碱性炮制方法

  日前,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化学生物学实验室中药新药研究组发明出“一种中药乌头的碱性炮制方法”,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中药乌头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辛、苦,热;有大毒。为补助元阳之主药,有回阳救逆、逐寒燥湿、温助肾阳之功。中药乌头

长春应化所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制备技术获得突破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材料  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了利用原位热诱导与自由基捕捉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专用料技术的研究,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专用料生产技术及其发泡工艺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该所承担的“863计划”课题“原位热诱导-自

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到长春应化所调研

  8月3日,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调研。覃伟中参观了长春应化所科技展馆,听取了长春应化所所长杨小牛关于研究所历史沿革、科研单元、成果产出和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在座谈交流环节,杨小牛详细介绍了长春应化所在稀土绿色分离及高纯化、稀土材料高值化利用、可降解高分子

长春应化所“三个重大突破”取得新进展

    面向“创新2020”,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致力重大创新突破产出,不断为国家做出不可替代创新贡献出发,确立了着力实现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合成橡胶-稀土异戊橡胶、稀土及钍清洁低碳冶金技术三个方向的重大突破,着力推进有机光电材料、分析方法和仪器、稀土功能材料、先进高分子复合材

长春应化所举行大型仪器设备刷卡系统启动仪式

  按照中科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工作部署,12月4日,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举行中科院东北区域中心大型仪器设备刷卡系统启动仪式。中科院计划财务局高级主管张红松、南京土壤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韩勇、东北区域中心秘书长梁爽出席仪式,长春应化所所长安立佳刷卡启动系统运行。  仪式上,张红松发

长春应化所创新中药材多维指纹图谱新技术

  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共同承担的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龙胆草等长白山道地中药材多维指纹图谱研究”近日通过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其实验手段和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能够全面反映中药材及其制

长春应化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

  9月6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青年创新促进小组举行学术研讨会,特邀所长助理杨小牛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逯乐慧研究员、稀土及钍清洁分离工程技术中心廖伍平研究员、生态环境高分子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季生象研究员、陶友华研究员、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志刚研究员、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

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两教授访问长春应化所

  近日,应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曹学强研究员的邀请,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能源材料研究所所长Detlev Stöver教授和Robert Vaßen教授访问了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日上午,Detlev Stöver教授和Robert Vaßen教授分别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主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访问长春应化所

    双方交流  11月21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华伟、首席工程师董家辉一行3人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调研。  长春应化所科研三处副处长杜创首先对客人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长春应化所的历史沿革、科研布局、优势学科和科研转化政策。  王华伟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概况

长春应化所携手巴斯夫-可持续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与巴斯夫公司举行了云端签约仪式暨可持续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可持续材料联合实验室将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依托长春应化所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巴斯夫公司在化工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助力创新成果快速商业化。  巴斯夫亚太创新园(上海)全

长春应化所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牛利等围绕二维石墨烯材料理论设计、制备合成、性质表征以及其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设计制备了石墨烯片层、薄膜和石墨烯杂化材料,并进一步探索了石墨烯及其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特征和反应机理,将石墨烯及其杂化材料应用在传感分析、复合材料以及能源环境领域

长春应化所在特殊润湿性表面的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润湿性是固体材料表面的基本性质,表面润湿性的调控对于材料在生物医用、仿生、涂料、润滑、液体输送、自清洁等许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于超疏水、超疏油、超双疏、超亲水等各种极端润湿特性表面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苏朝晖课题组

长春应化所在单分子单粒子催化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徐维林课题组围绕异相催化剂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问题展开单分子单纳米粒子水平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催化现象。   基于荧光单分子单纳米粒子催化研究方法和铂的双功能催化作用,克服了荧光单分子方法难以触及电催化领域的局限,首次成功地在单粒子层面揭示了铂纳米粒

长春应化所在碳材料电分析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宝课题组应邀撰写的综述Recent development of carbon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their bioanalytic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在Ch

长春应化所通过新时代认证中心监审及换版审核

  3月8日至11日,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的4位审核专家对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检查及换版审核。所长安立佳、党委书记张洪杰等接待了审核组专家。   通过对最高管理层、管理部门及相关课题组为期4天的审核,审核组对长春应化所质量管理体系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审核结论为: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靶向键合药物研究获国家ZL

  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景遐斌课题组研究的“具有靶向功能的高分子阿霉素键合药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近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阿霉素为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肝癌、肺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膀胱癌等疾病。目前临床给药多为静脉滴注,但阿霉

长春应化所成功研制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

验收会现场  4月10日,由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所波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通过了专家验收。  在听取了项目结题报告、财务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并实地考察了研制样机的示范性实验操作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自主设计的中试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制备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材料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研究员崔冬梅团队通过调节催化剂的位阻和电子效应,实现对共聚物序列结构的调控,高活性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功能化聚烯烃热塑性弹性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基于前期对催化剂结构设计、合成、优化的探索与积累,崔冬梅团队设计合成了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开启应用化学发展新篇章

 杨小牛 长春应化所与浙江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3万吨/年生产线。今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成立69周年,长春应化所几代人高擎应用化学的大旗,秉承追求卓越,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顽强拼搏,开拓前进。长春应化所副所长杨小牛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们在不断为国家做出基

长春应化所获2011年度“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项目支持

  中国科学院2011年度“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立项名单近日公布,共有20名国际知名专家入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推荐的美国科学院院士José Nelson Onuchic获中科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计划项目支持。   José Nelson Onuchic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长春应化所聚合物囊泡形成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聚合物囊泡形成过程示意图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姜伟课题组将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揭示了聚合物囊泡的形成机理与体系的热力学过程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 2010, 132, 1144-1150)上。  聚合物囊泡因其

长春应化所在病毒样颗粒荧光示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宏达课题组在病毒样颗粒示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mall(2011, 7, 1212-1218)上, 并被选为杂志封面文章。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肝脏疾病(包括人类肝脏),并导致炎症称为肝

长春应化所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纳米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多相催化、传感器和微反应器等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轻金属与电池材料组,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MOF模板合成锂

长春应化所二萜类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多样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设计并发展新策略、新方法,实现其简便高效合成,对于推动有机合成新方法、新理论的发展以及新药发现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因而此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一直是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日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韩福社课题组在二萜类

宁波材料所与长春应化所举行双边学术交流会

     9月27日至28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分子与复合材料事业部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边学术交流会在长春举行。   应化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悦生研究员主持会议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代表成果和人才队伍等基本情况。宁波材料所高分子事业部主任朱

长春应化所在多功能诊疗纳米复合物研究中获进展

  多功能纳米粒子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最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振新课题组发展了一种制备具有多功能的诊疗纳米复合物的简易有效的方法。  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通过反向微乳液法可以在疏水性的稀土纳米粒子表面包裹上一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多巴胺纳米壳

吉林省副省长姜有为调研长春应化所成果转化情况

  6月3日下午,吉林省副省长姜有为一行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调研成果转化情况   在调研座谈会上,姜有为听取了长春应化所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汇报。长春应化所副所长杨小牛详细汇报了已转化项目的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正在实施项目的组织情况和未来具有转化前景项目的谋划情况,概括介绍了建议建设国家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发明钯纳米薄膜和钯/铂纳米薄膜制备方法

  钯基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已成为有机合成、燃料电池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并逐渐被工业生产所重视。随着纳米材料的发展,将一维的纳米材料自组装成为可独立存在的二维的纳米薄膜引起了研究者强烈的兴趣。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往往耗时较长,或耗时不长,但样品质量差。因此寻找一个快速制备高质量的可独立的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