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非议、坚持:中科大少年班风雨四十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有一条著名的天使之路,天使之路上有一栋著名的灰色小楼,总有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影。 这里正是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 1978年3月,21名来自全国的少年经过选拔进入中国科大,成为首批少年班学生,平均年龄仅14岁。 “神童”热潮随后席卷全国。40年来,全国多所重点高校先后开设又停办了少年班。中国科大少年班经历过辉煌,也遭受过非议,却并未停下脚步,反而历久弥坚。 “科大人做事,认为对的就一定会坚持。教育这件事5年、10年看不出什么,现在可以说,少年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一些心得。”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院长陈旸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培养天才少年的试验田 1978年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一群少年天才的故事。这些带着“神童”标签进入中国科大的少年就这样走入了中国高教史。 少年班的创办,寄托着时代和国家对人才的渴求。 1974年5月,李政道提议设立“为早慧少年进行超常教育”的特殊班......阅读全文

中科大颁发第31届郭沫若奖学金

  4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1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上校长侯建国院士为27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这27名获奖本科生全部到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其中20人到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   “科大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中科大长江学者连发权威期刊文章

  近日,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姚雪彪带领的研究小组,接连在《PNA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和《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细胞分裂调控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姚雪彪教授199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

他!发表8篇Nature,获凝聚态青年物理学家全球最高奖!

  刚刚,95后「石墨烯驾驭者」曹原获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William L. McMillan Award)!他25岁,号称Nature狂魔,截至目前,已经发了9篇Nature/Science!据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网站显示,以表彰其在「扭曲双层石墨烯中发现和探索超

他26岁攻克世界难题,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5岁成为威斯康星大学助理教授,26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杲是人们口中的“天才”和“神童”。  “我挺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把我的天赋埋没掉。”谈及如何看待天才时,陈杲说。  “松弛感”与自律,是他的天赋得以完好

他26岁攻克世界难题,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5岁成为威斯康星大学助理教授,26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杲是人们口中的“天才”和“神童”。“我挺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把我的天赋埋没掉。”谈及如何看待天才时,陈杲说。“松弛感”与自律,是他的天赋得以完好保护的“秘籍

他26岁攻克世界难题,任中科大特任教授

  他1994年出生,14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25岁成为威斯康星大学助理教授,26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杲是人们口中的“天才”和“神童”。  “我挺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把我的天赋埋没掉。”谈及如何看待天才时,陈杲说。  “松弛感”与自律,是他的天赋得以完好

科研明星的高考

  高考季已过,分数线和志愿填报也都已经尘埃落定,“天之骄子”们现在都是拿着入学通知书坐等进入高等学府的时候了。然而社会上总有一种言论:书读得好不一定社会混得好。小编认为这话看你怎么理解了,怎么算混得好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作为关注医学科研的我们,今天忍不住八卦心,想要八一八生物医学领域当红科研

《科学》杂志中医药增刊引发争议-是论文还是广告?

   2014年12月,一条题为《2014年中医最后一件大事》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发酵。消息称,美国《科学》杂志于12月19日出版增刊,编发了中医药的多篇文章。  然而,细心的读者发现,《科学》杂志在专刊每一页上都注明了该专刊为定制出版办公室(Custom Publishing Office)受赞助发

中科大解决复杂肿瘤基因检测难题

  5月2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李骜研究组在复杂肿瘤基因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提出的一种新颖生物信息学算法,有效解决了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复杂肿瘤全基因组异常的国际性难题。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生物信息学》上。  基因组异常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特征,在肿瘤发病机理、临

中科大:细胞动力学研究取得进展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GTP酶激活蛋白ACAP4调控细胞膜动力学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肿瘤细胞转移信号通路及调控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新线索,相关研究发现发表在6月17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姚雪彪(Xueb

中科大Nature子刊解析抑癌基因

  从1979年发现至今,p53已经历经30多年的岁月,关于p53的文章层出不穷,每当我们觉得离p53的真相接近之时才发现,p53仍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明星抑癌基因至今已被发现与多种作用因子,信号途径有关,近期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美国滨州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了一种抑癌基因读码框移位蛋白

中科大先研院将为成果转化探路

  11月11日,在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市校联席会议上,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提出,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着眼于合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希望中科大先研院成为合肥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引爆点。目前尚在建设的中科大先研院,究竟会聚集怎样的“引爆能量”?  “四不像”的

科技“公转”成华中科大新名片

  40多个与企业共建的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10余个入驻地方的研究院,以1000万元成交的首例高校科技成果挂牌转让……5月8日,在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的系列成绩受到高度关注。  “三板斧”闯出横向转化新天地  据介绍,“企业合作”、“

中科大最新Science:-分布裁剪碳氟键

  【引言】  氟既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也具有极小的原子半径,从而使含氟化合物展现出诸多独特的性质。特别是在药物学或者农用化学领域的研究中,常常通过引入氟原子来改性碳基化合物的性质。因此,如何高效温和制备单氟和双氟有机物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  【成果简介】  近期,加州

中国科大在并发程序精化验证领域取得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梁红瑾和导师冯新宇教授等人在并发程序精化验证领域取得突破,提出了一种基于依赖-保证的模拟技术(简称RGSim),用以支持并发程序间的精化关系的模块化验证。研究成果已被计算机学科国际期刊TOPLAS正式录用。   程序精化验证旨在证明不同计算机程序

中科大成功研制新型仿生人工木材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团队发展了一种冰晶诱导自组装和热固化相结合的新技术,以传统的酚醛树脂或密胺树脂为基体材料,成功研制了一系列具有类似天然木材取向孔道结构的新型仿生人工木材。该系列仿生人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研究论文8月10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这种新型仿生人

中科大开拓量子信息应用新方向

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李力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合作,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并在国际上首次突破了经典通信的极限。成果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光通信网络的

中科大合成新材料提升锂电池性能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余彦教授课题组与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合作,成功合成一种可以实现量化生产的新材料——十三氧化六钒,该课题组通过新型结构设计,能够获得具有长循环寿命和高比能量的电极材料,能大大增加锂电池的动能,有望广泛应用于长续航里程电动汽车以及其他高能量密度电池应用领域,从而

中科大刷新量子纠缠态制备世界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最近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超纠缠光子薛定谔猫态,纠缠量子比特数目最高达到十个,再次刷新了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此前的最大光子薛定谔猫态是六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态,也是这个研究部创造的。同时,该工作还演示了薛定谔

中科大最新Nature子刊发现lncRNA新功能

来自中科大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单革课题组发现并命名了一个长链非编码RNA――5S-OT,并发现在灵长类中,5S-OT RNA获取了调控多个基因可变剪切的新功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3日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课题组的博士生胡珊珊和硕士生王小林。从酵母到人类的

全国首个量子科技博士点落户中科大

日前,教育部正式公布2020年度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全国共新增54个学位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位列其中。这是我国首个量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也标志着该校在量子科技领域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迈入了系统布局、成熟发展的新阶段。上

中科大实现全球公里尺度大气数值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上,首次实现了长达7天的全球3公里空间分辨率大气物理-化学全耦合数值模拟试验,或将显著改善极端天气事件预报的准确性。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和高影响天气及空气污染事件,如暴雨、暴雪、高温、干旱、雷暴、台风、冰雹、寒潮、霾、沙尘暴等,不仅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

华中科大与武钢共建联合实验室

8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WISCO)在武汉签署协议,决定依托校方的人才和学科优势,结合武钢的战略发展需求,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内组建“华中科技大学—WISCO联合实验室”,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为国内领先的钢铁创新技术研究平台和国内一流的钢铁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将按照共建共管、

华中科大学研发肝炎免疫抑制新药

近期,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研究了植物衍生的金线莲苷(kinsenoside,KD),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治疗效果。在伴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T细胞介导性肝炎,以及装载肝癌细胞(DC/Hepa1-6)的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小鼠AIH中,经过KD治疗,可大幅减少淋巴细胞浸润

华中科大用基因编辑治疗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遗传构成和临床结局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由于对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的了解加深,以及相应靶向疗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亚型的治疗方面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许多遗传高风险的亚型,目前用标准方案仍然是难以治疗的,并表现出预后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

中科大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新途径

科技日报讯 筹建近4年的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坚持边建设、边运行方针,积极探索在大学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途径和方式,现已成为资源集中的科研园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平台,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连续4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两次入选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该实验室作为2007

华中科大用基因编辑治疗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遗传构成和临床结局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由于对细胞遗传学/基因突变的了解加深,以及相应靶向疗法的引入,在某些白血病亚型的治疗方面已经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但是,许多遗传高风险的亚型,目前用标准方案仍然是难以治疗的,并表现出预后不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

中科大:纯粹的学术环境吸引人才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雷久侯与中国科大的结缘,那就是从“偶然”到“水到渠成”。2010年,他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科罗拉多大学工作。当年,中心接收了一位来自中国科大的访问学者,同是中国人又有着相同的研究领域,两人很谈得来,经常一起爬山、散步、进行科研合作。  在一次聊天中,该学者建议雷久侯到中国

中科大发明高效上转换发光材料

  对于众多能量转换材料来说,其量子效率往往都受限于一些带来能量损耗的不良过程。例如,上转换发光效应可以吸收两个或多个低能量光子而发射出较高能量光子,从而可为生物靶向成像、检测及治疗、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等很多领域实现光频率转换。该频率转换效应依赖于从荧光上转换材料的吸光中心到发光中心的传能过

华中科大师生姓氏命名新罕见病

  被称为“孤儿病”的罕见病频频引发关注。日前,华中科技大学关于罕见病梁-王综合征的研究获得突破,两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现身,该疾病以其发现者、华中科大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教授王擎团队博士生梁丽娜和王擎的姓氏命名。  2月13日,王擎团队在生理学权威期刊Acta Physiologica发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