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首次发现人类粪便中有塑料微粒恐影响生物链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3日,奥地利研究者在一项先导性研究报告中宣布,首次在人类的大便样本中发现有塑料微粒。 维也纳医药大学和奥地利联邦环境局称,在全部8位研究对象的大便样本中均发现了塑料微粒。这些参与者年龄在33-65岁,在不同的大洲生活,彼此并不认识。他们在一周的时间内,记录了自己的饮食,之后提供了大便样本。 所有参与者在此期间都食用了塑料包装的食品或者塑料瓶装饮料。其中多数人也食用了鱼或海产品。没有人是素食主义者。 研究者称,所发现的塑料微粒直径在50-500微米之间,种类多样,出现最多的是日常塑胶用品常见的“PP”和家具电器常用的“PET”。由于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者无法确认饮食习惯与塑料微粒之间的关联。 维也纳大学研究员施瓦布尔指出,估计全球约50%人口的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但需要扩大研究范围才能证实。他指出,最细小的塑料微粒可进入血管、淋巴系统甚至肝脏,肠道中的塑料微粒亦可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增加感染......阅读全文

增塑剂应急监测已展开 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

  台湾有毒饮料事件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作为罪魁祸首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台湾称塑化剂),人体可接受的限量值是多少?什么情况下会损害人体健康?日前,卫生部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请专家予以解答。   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  据悉,此次台湾不法企业添加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一类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

塑料微粒处理可测定污染程度

  回收塑料制品已经成为目前全球通行的做法,但还是会有大量的塑料垃圾没能回收。通过风力、流水的携带以及地心引力的作用,大部分塑料垃圾最后都进入了海洋,海边上的各种空瓶子也只是“冰山一角”,而海洋里多数的塑料碎末都很难为人们的肉眼发现。  相对于较大体量的塑料垃圾来说,呈微粒状的塑料碎末对海洋生物更具

心血管系疾病的动物模型

心血系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一)动脉粥样硬代模型  常选用兔、猪、大鼠、鸡、鸽、猴和犬等动物。常用的复制方法有下面几种(包括高血脂模型):  1.高胆固醇、高脂肪饲料喂养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特点是死亡率低,可长期观察,但费时久。一般在家兔、鸽、鸡等,经数周喂养就可产生明显的高脂血症,经数月就能

常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比较

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酶免检测技术已逐渐无法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现今发展的主流已不再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测定方法(避免污染环境及对人体损害),而是转向于能在任何地方操作的快速均相和固相测定,最终趋向于能够检测到皮克或10负18摩尔级的、非同位素的、自动或半自动的实验室测定

常见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比较

发光免疫分析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及无放射危害的分析技术。70年代末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发光免疫分析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也称时间延迟光致发光)、电化学发光(也称场致发光和电致发光)几种。   &n

小鼠的饲养与管理-2

 第三节  常用品种及品系     一、远交群    1. 昆明小鼠(KM)  白色。1926年美国Rockfeller 研究所从瑞士引入白化小鼠培育成瑞士种小鼠(Swiss)。1946年我国从印度H

2010食品安全事件大盘点:追根溯源 关注健康

  即将过去的2010年无疑是一个养生热年。年初,张悟本“绿豆治百病”的养生论轰然倒地,这让我们开始回过头来审视什么才是真正科学的养生;随后出现的毒韭菜、毒豇豆、洗虾粉、性早熟奶粉、地沟油、一滴香、反式脂肪酸、金浩茶油、假蜂蜜假蜂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又让我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前所

2019年8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塑料污染有“轮回” 全球吹响治理决战号角

  从陆地到海洋,塑料垃圾污染的影响似乎已经超出了曾经一些学者的预测。红色警报长鸣,对于塑料污染的关注度正在显著提升。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8年6月8日,英国赫尔大学公开研究报告,联合研究团队在英国海岸周边以及一些超市中,发现贻贝样本中有人造丝、棉织物以及塑料微粒等残留物。也就是说,这些受污染的海

塑化剂到底有什么危害?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Toxicological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DEHP)及其替代品DiNP或会对雌性小鼠的生殖系统产生长期影响,且还会大幅降低其怀孕的比例(最高可达到50%)[1]。几年前台湾

爱尔兰研究团队发现大西洋73%深海鱼体内有塑料微粒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16日报道,爱尔兰国立大学的研究团队截至7月15日发现,大西洋300-600米深处的深海鱼体内存在塑料微粒。这些鱼生活在与陆地相距遥远的深海海域。塑料微粒的检出率超过整体的70%,在调查的全部7种鱼体内均有发现。  本次调查的7种鱼均资源量丰富,是金枪鱼、海豚、海鸟等的食物

刘双江纪海丽: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

《自然》“2018年度十大人物”揭晓——贺建奎上榜!

  《自然》12月19日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人物”。  《自然》每年遴选出10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杂志特写版主编Rich Monastersky表示:“本年度十大人物的故事囊括了今年最重要的科学事件,从发现超导态到饱受批评的人类基因编辑。”  1. 曹 原  年仅21岁的物理学家曹原协

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吁,

微生物组研究: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人类第一次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时,并不知道这种个头微小的生命体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石、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将极大地帮助人类克服当今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还能提供人类未来生存之道。如今,人类基因组的神秘面纱已渐渐揭开,微生物组又成为各国生命科学竞争的焦点,纷纷启动微生物组研究计划。科学家们呼吁,

徐光宪院士: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四大核心内涵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  现在国内外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都正在讨论探索之中,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我们能准确预言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内涵,我们就在勇做领头羊的进程中走了关键性的第一步。■徐光宪  邓

浅谈食品化学危害

常见的食品化学危害有哪些呢?食品中化学危害的来源,可将其分为:     (1)天然存在的化学危害,如真菌毒素、细菌毒素、藻类毒、植物毒素和动物毒素;     (2)环境污染导致的化学危害,如重金属、环境中的有机物等;  

和美相比 中国科技到底是巨弱无比还是强悍到窒息

拓展阅读  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     科技水平是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最本质的标志。当今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显然是美国。中国的科技水平处于什么位置呢?  文︱袁岚峰  本文于2015年8月原载于作者博客,原文有删节,不代表新华社瞭望智库观点。  如何理解当

微塑料是否存在于海洋贝类、鱼类中?生态环境部回应

  在今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菊英副主任表示,不管是在海水中,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积物当中,都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  有记者提问,微塑料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微塑料是否存在于贝类、鱼类当中?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目前为止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哪些举措,有何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

多个畅销品牌瓶装水被检测出含塑料微粒 危害未定

9个国家的多个畅销品牌瓶装水中含有微型塑料颗粒?日前,来自美国新闻机构Orb Media牵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引发公众热议。瓶装水还安全吗?业内认为,目前还不确定塑料微粒对人体的影响,但该问题应引起重视。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将开启相关健康评估。研究:超九成样品含塑料微粒日前,美国新闻机构Or

李小兵教授:微生物组学是影响未来的三大科技之一

  近日,由中国广告主协会标准与认证咨询专业委员会承办,多家行业研究机构协办的2019年中国广告主大会“标准与认证服务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黔酸宝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小兵  国家工程实验室教授、黔酸宝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小兵出席论坛,并发表“标准与认证是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石”主题演讲

成瘾药物心理依赖及复发的脑机制研究

摘 要 围绕学习、记忆、情绪及应激等心理因素与复发的关系,应用阿片类物质心理依赖研究条件性位置偏爱,条件性位置厌恶,Morris 水迷宫量化觅药动机模型,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等多种动物行为模型,从情绪相关学习、记忆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不同神经核团与神经递质系统活动性的改变,应激相关因素易化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科学研究证实,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躲避天敌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遗憾的是,针对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国内外科学家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他们只能呼吁全世界各国共同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和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塑料污染物进入海洋。  3月6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运维管理思路探讨

  一、新冠病毒在污水中的存活情况分析  (一)新冠病毒可以在粪便中存活  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博消息〔1〕,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冠病毒)阳性。2020年2月14日,中国给水排水公众号

海洋微塑料:看不见的伤害

  你刚刚丢弃的一个塑料袋,可能若干年后就变成细小甚至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塑料颗粒出现在南极。近日,正在“向阳红01”船上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的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海水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图片来源网络  遍布近海大洋的“海洋PM2.5”  微塑料是海洋环境中一种新兴污染物。  国家海洋局第一

遗传修饰(转基因)风险评估(二)

3. 慎重向环境释放未经事先批准的转基因植物是不能够释放到环境中去的。在欧洲,2001/18 号欧盟指令( 见注 7 ) 专门规定了慎重向环境中释放转基因植物。该指令涵盖了两种类型的环境释放: 实验释放 ( B 部分)和投放市场的商业释放( C 部分)( 见注 8) 。对于每个授权的 B 释

长期社会隔离对雌性大鼠行为生理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社会隔离能否导致雌性啮齿动物产生焦虑,将成年雌性大鼠分别进行单独隔离饲养(单养)和四只一笼群养,十周后进行行为学和生理测试。行为结果显示:与群养组相比,单养组大鼠在旷场中的直立次数减少,明暗箱测试中的暗箱停留时间增长,穿越次数减少;说明长期社会隔离使雌鼠产生了焦虑。虽然两组大鼠与应激和生

追踪海洋塑料:亟须开展垃圾分布及影响研究

  那些说塑料不会成为海洋问题的人们需要再次看一下这些证据。  位于美国夏威夷大岛一端的卡米罗海滩是一个遥远的热带海岸。它有着白色的沙滩和巨浪,而且无法通过陆路到达。实际上,卡米罗海滩拥有牧歌般的热带海滩应具备的大多数条件。不过,这里有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它常常布满了塑料。  在洋流和当地漩涡的共同

诺贝尔化学奖全收录(1901-2018)

  当地时间10月3日,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进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

Science:塑料污染带来的伤害

  一项研究显示,欧洲鲈鱼的幼鱼如果接触到环境污染浓度聚苯乙烯颗粒的话,就会改变进食偏好,不再喜爱捕食猎物,而是爱上吃塑料微粒的。  生物通报道: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会影响鱼的各种行为,一种常见鱼:欧洲鲈鱼(Perca fluviatilis) 的幼鱼在大量接触高浓度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