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称2030年全球一半糖尿病患者可能无胰岛素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英国《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的一项研究称,到2030年,预计全球将有7900万罹患2型糖尿病的成人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其中约有一半患者将无法获得胰岛素。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项研究关注的是:胰岛素作为救命药物,价格逐渐升高,供应量却逐渐减少。胰岛素还能帮助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避免被截肢、失明、肾衰竭和中风。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预测,从2018年到2030年,221个国家将出现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一半的患者将来自中国、印度和美国。预计在2030年,胰岛素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地方会是非洲。专家预计,非洲2型糖尿病患者将从70万激增至500万以上。全球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将使胰岛素的需求量和价格继续升高。对于没有参加医保的人来说,每月使用这种药的花费将高达900美元(约合人民币6200元)。 据报道,目前只有三家公司生产胰岛素:丹麦诺和诺德公司、法国赛诺菲集团和法国礼......阅读全文

2型糖尿病治疗,人胰岛素优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一项最新的真实世界研究,与第一时间接受中效低精蛋白胰岛素(NPH)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接受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的患者并未显示严重低血糖风险的降低及血糖水平的改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可能与这些结果的临床获益无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JAMA上。  研究中近

胰岛素原错误折叠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早期指标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胰岛素原(proinsulin)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早期迹象,胰岛素原是机体中正常情况下能加工成胰岛素的特殊蛋白,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抗体阳性注意事项

病例患者,女性,60岁,发现血糖高13年,确诊时空腹血糖18mmol/L,尿糖++,诊断糖尿病。平日无多饮、多食等症状,最初给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服用半个月因腹泻明显停药。后口服降糖药改为格列美脲,开始血糖控制尚可,之后血糖控制不佳调整剂量,并短暂内服中草药(不详)。7年前突然发生神志不清,急诊住院

2型糖尿病特点

①典型病例常见于40岁以上肥胖的中老年人,偶见于幼儿;②起病较慢;③血浆中胰岛素含量绝对值并不降低,但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④胰岛细胞胞质抗体等自身抗体呈阴性;⑤初发患者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⑥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比例不如Ⅰ型糖尿病;⑦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区别

1型糖尿病特点:①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典型病例常见于青少年;②起病较急;③血浆胰岛素及C肽含量低,糖耐量曲线呈低水平状态;④β细胞自身免疫性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多数患者可检出自身抗体;⑤治疗依赖胰岛素为主;⑥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⑦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HLA某些基因型有很强的关联性。2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简介

  1型糖尿病,旧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通过免疫介导胰腺β细胞的破坏而导致。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没有胰腺β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的证据;这被称为特发性 1 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新希望!FFA2和FFA3缺乏增加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是一项全球性健康问题,而其发病特点在于高企的血糖无法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恢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针对胰岛 细胞的新型治疗策略被认为具有巨大的临床前景。  本文报道了表达与小鼠和人类胰岛细胞表面的短链脂肪酸受体2(FFA2,由FFAR2基因编码)和短链脂肪酸受体3(FFA3

Cell Metabolism 揭秘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原因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乌普萨拉大学与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为什么2型糖尿病人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图片来源;Cell Metabolism  2型糖尿病是全球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已经有超过4亿人患该疾病。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都会导致患该疾

诺和诺德速效门冬胰岛素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媲美NovoRapid

  糖尿病巨头诺和诺德(Novo Nordisk)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2016年第76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会议(2016年06月10日-14日)上公布了速效门冬胰岛素(faster-insulin aspart)一项IIIa期临床研究的新数据。该研究在1型糖尿病(T1D)患者和2型糖尿

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介绍

  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即尽可能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和满意控制代谢水平(即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综合防治必须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变、心态调整为前提;以饮食、运动、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为原则。  无论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