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是否存在于海洋贝类、鱼类中?生态环境部回应

在今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王菊英副主任表示,不管是在海水中,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积物当中,都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 有记者提问,微塑料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微塑料是否存在于贝类、鱼类当中?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目前为止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哪些举措,有何成效?下一步会有什么行动? 王菊英表示,关于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就目前的报道和研究来看,不管是在海水中,以及海底和海底沉积物当中,都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 从学术界和管理者来看,大家普遍认同,微塑料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包括在刚才提到的生物体当中也是存在的。除了贝类以外,在大型的哺乳动物体内,还有鱼类、浮游动物体内都有检测出微塑料的报道。从目前国内国际的报道来看,贝类当中普遍检出微塑料颗粒。2017年,我们实验室开展过相关的研究,大概76%的鱼类肠道、消化道都有检出微塑料。 王菊英指出,微塑料是一个新型的环境问题,目前的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阅读全文

环境保护部与秘鲁环境部签署环境合作协定

双方将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  本报利马讯 利马当地时间11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秘鲁总统库琴斯基的共同见证下,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代表环境保护部与秘鲁环境部部长加拉尔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与秘鲁共和国环境部环境合作协定》。  自2000年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

冰冻圈地区微塑料研究获进展

  微塑料通常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纤维、薄膜、碎片、微球等。微塑料具有质量轻、体积小、不易分解等特性,在水体、土壤、沉积物、大气等环境中广泛分布,带来潜在的气候环境影响,被认为是全球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南北极以及青藏高原等典型冰冻圈地区通常远离人类活动密集区,是探究污染物来源、传输以及影响的

微塑料改变海鸟肠道微生物

  与摄入微塑料较少的海鸟相比,摄入大量塑料颗粒的海鸟的消化系统含有更多样化的细菌。但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增加对海鸟意味着什么。相关研究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海鸟很容易吃到微塑料(宽度小于5毫米的碎片),因为它们常在这些污染物聚集的海洋区域觅食。本月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表

微塑料改变海鸟肠道微生物

与摄入微塑料较少的海鸟相比,摄入大量塑料颗粒的海鸟的消化系统含有更多样化的细菌。但目前尚不清楚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增加对海鸟意味着什么。相关研究3月27日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海洋环境中存在大量微塑料污染。图片来源:blickwinkel/Alamy海鸟很容易吃到微塑料(宽度小于5毫米的碎片)

微塑料污染-威胁海洋滤食动物

  据新华社报道,一项国际研究日前发现,海洋微塑料污染会对鲱鱼和须鲸等海洋滤食性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带来不利影响。这再次警示了微塑料对海洋生态 系统的危害。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和纺织纤维,海中的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吃掉,通过食物链进入滤食性动物体内,并因难以降解而长期累积。  海洋中的滤食

微塑料污染防控收效甚微

微塑料是指能在环境中漂浮、长期残留、易被生物误食、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很多微塑料用肉眼很难看到。”日前,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教授施华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外研究甚至显示,在饮用水中也发现有微塑料。而该课题组几年前发表的颇受关注的研究论文揭示,在食盐

微塑料:海洋中的“PM2.5”

  科学研究证实,海洋中的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躲避天敌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遗憾的是,针对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微塑料污染问题,国内外科学家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他们只能呼吁全世界各国共同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和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塑料污染物进入海洋。  3月6日,

海洋样品中微塑料的有效检测

要认识因塑料垃圾,特别是微塑料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的种类和程度,需要借助科学的帮助来呈现事实情况。采用热解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可以在表征可疑微塑料颗粒时提供助力。 在2013年的国际海岸清洁活动[1]中,648015名志愿者沿着一段约20783千米的海岸共收集到了超过5500吨

海洋微塑料:看不见的伤害

  你刚刚丢弃的一个塑料袋,可能若干年后就变成细小甚至是肉眼难以看见的塑料颗粒出现在南极。近日,正在“向阳红01”船上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任务的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海水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图片来源网络  遍布近海大洋的“海洋PM2.5”  微塑料是海洋环境中一种新兴污染物。  国家海洋局第一

窥见肾癌免疫微环境

  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展示了肾癌中复杂的肿瘤免疫微环境,揭示了形成肿瘤“免疫回路”的细胞的相互作用。细胞图像来自Steven Moskowitz、肾脏和循环回路来自Shutterstock,图片由David Braun设计图片来源:Steven Moskowitz等人/CELL PRESS  在本期

造血微环境的定义

造血微环境是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组织。它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造血微环境的概念

造血微环境又称为造血干细胞龛,指造血器官实质细胞四周的支架细胞、组织。由骨髓中邻近造血干细胞的支持细胞构成,包括微血管系统、末梢神经、网状细胞、基质以及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造血干细胞的维持、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1978年Schofield第一次提出了造血干细胞龛的概念。

空气中的微塑料,相当于300万个塑料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2.shtm 一项新西兰研究发现,每年有74吨的微塑料从空气中沉降到奥克兰,相当于300多万个塑料瓶从天而降。这些空气中的微塑料,可能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微塑料这一概念由英国普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将制定“白色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列为重点改革任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作出部署。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意见》。  《意见

专访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部主任王东

  中国环境报:什么叫控制单元?环境保护部此次出台了“十三五”期间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信息清单,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这样的清单吗?  王东:控制单元是综合考虑水体、汇水范围内和控制断面三要素而划定的空间管理单元,其划分的目的是为实现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控制单元划定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水系的完整性

大气微塑料的全球气候影响首次评估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的一篇环境学模型研究认为,大气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塑料持续在地球环境中累积,未来可能会展现更强的气候效应。这些发现是首次对大气微塑料的直接全球气候影响进行计算的结果。  微塑料正在成为全球大气中广泛的污染物,其体积小、密度低,可以通

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处于中低水平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在5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与地中海中西部和日本濑户内海等海域处于同一数量级。  该发言人表示,海洋微塑料是近年来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新环境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组织开

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处于中低水平

近日有研究认为,北冰洋冰块内含过量微塑料,可能破坏海洋生态。刘友宾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评价试点;二是开展了海洋微塑料的专项研究;三是积极参与海洋微塑料防治的国际合作交流。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微塑料污染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

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

导 读  塑料微珠广泛用于洗面奶、按摩霜、去角质霜、牙膏、沐浴露等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中,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的塑料合成颗粒,常用原料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   这种在化妆品界红极一时的塑料微珠,却对海洋及整个生态系统有着强大的破坏力。近年来,各国相继出台

海产品中微塑料影响人体健康?

  从目前国内外报道看,微塑料颗粒普遍存在于贝类中,大型哺乳动物、鱼类、浮游动物体内也都检出微塑料。那么,食用海产品是否影响人体健康?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王菊英长期从事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方面研究,她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微塑料是一个新型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目前包括监测方法标准化的研究

微塑料可能与严重健康问题存在关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13.shtm

使用显微红外分析微塑料的操作流程

环境中大量的塑料污染是一个看得见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小尺寸的微塑料人眼并不能看到,但它对水生和海洋物种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最终可能会进入人类食物链。 分析含有微塑料的环境样品对确定其普遍性及其影响至关重要。一系列的分析技术已应用于微塑料的分析。在所采用的技术中,红外(IR)光谱分析,更具体而言

使用显微红外分析微塑料的操作流程

介绍微塑料正成为一个重大的全球环境问题。定期、有新闻价值的重大研究揭示,塑料和微塑料存在于偏远的地理位置,或作为污染物存在于不同消费品(特别是食品和饮料)中以及海洋生物消化系统内。微塑料的来源可能是初生微塑料,即专门设计或制造成小尺寸的材料,或者从较大材料开始但在环境中分解成较小碎片的次生微塑料。最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废止有关排污收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草案)》《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草案)》  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4月12日北京报道 4月12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京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废止有关排污收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草案)》《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

环保部规范废塑料进口资格:近一年内无污染环境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完善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工作,环保部今日发布《进口废塑料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规范了废塑料进口加工利用企业类型,并对加工利用企业环境保护要求做了具体规定,近一年内有污染环境行为的企业将不能获得废塑料进口资格。

微环境的定义和功能

"微环境"指的是细胞间质及其中的体液成分,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微环境的稳定是保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代谢和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微环境成分的异常变化可使细胞发生病变。

什么是造血诱导微环境?

局限在造血器官或组织内的具有特异性的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环境,有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由其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造血调节因子组成。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意义

肿瘤与环境,两者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是相互拮抗,相互斗争的。它是现代肿瘤生物学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肿瘤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肿瘤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对于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肿瘤的诊断、防治和预后亦有着重要的作用。除

肿瘤微环境概念和特点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的发生、生长及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而且亦与肿瘤细胞自身的(核和胞质)内在环境有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全身和局部组织亦可通过代谢、分泌、免疫、结构和功能

王勇: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监察法草案的说明,听取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表决大会关于设立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草案,表决大会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人选的表决办法草案,表决十三届全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