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育成

笔者从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获悉,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组织实施,“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分别达到7.31吨和6.36吨。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快平凉市“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步伐,为以牛为主的草食畜提供优质饲草料,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从2017年9月底开始到2018年9月中旬结束,引进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3个(C16、C27、甘农2号),组织实施了“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开展了饲用型小黑麦套种饲用甜高粱和青贮玉米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在平凉市种植的复种牧草品种。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是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杜文华教授潜心育成的,具有抗逆性强,草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是草食家畜所喜食的饲草。......阅读全文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育成

  笔者从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获悉,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组织实施,“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

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及重要性状位点鉴定方面获进展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经种间杂交和染色体加倍培育而成的一种新异源多倍体物种,具有草产量高和抗逆等特性,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但是,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及控制重要农艺性状位点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小黑麦的育种进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麦类作物分子育种学科组通过对收集到的1969份小

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望找到

   作为生产和使用抗生素的大国,我国每年一半以上的抗生素被用于畜牧业,由此引发的耐药性威胁也越发明显。因此,畜牧业减用乃至停用饲用抗生素成为大势所趋,而寻找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也被提上了日程。  2016年以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抗菌肽及抗生素替代品创新团队,以其研发的系列新型抗菌肽成果

限抗令升级,饲用抗生素如何减停

   9月21日,出席联合国大会的193个成员国签署宣言承诺加强管制抗生素,联手减少“超级细菌”的传播。  大约两周之前,9月5日,在中国杭州落下帷幕的G20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其第四十六条明确指出,“我们将推动谨慎使用抗生素,并考虑在抗生素可负担和可获得性方面的巨大挑战及其对公

可饲疫苗的简介

  可饲疫苗即利用脓杆菌或 基因枪等技术,将免疫原性  基因导入植株中,获得表达免疫原性蛋白的植株。FMD转阴植物可饲疫苗是研究较早,并且效果较好的例子之一。早在1998年,Carrillo等用FMD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VPI获得了转基因 拟南芥,用叶浸提物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所有免疫

可饲疫苗的种类

  植物疫苗  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 转基因植物工程是综合性的工程,尤其在疫苗研究方面,要想在FMDV转基因植物疫苗上取得实际的应用价值,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对 分子生物学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而且还要对FMDV的免疫机理,尤其是对黏膜免疫的分子机制有全面地认识。可喜的是,许多科学家都在致力于该

可饲疫苗的优点

  与常规疫苗相比,植物基因工程可饲疫苗不含以人畜为宿主的致病 微生物或病毒、致癌因子、 毒素等潜在污染物质,饲喂安全,不会引起负反应,不会影响疾病监测,且使用方便,生产简便、易于储存和分发,可随时、长期、大范围给药。尤其可在候鸟迁移途中进行可饲疫苗的定点投放,从而达到有效防控 禽流感传播和蔓延的目

使用饲细胞(Feeder Cells)制备

(1)取原代培养的人或动物胚胎成纤维细胞,90%汇合时制成细胞悬液,再按105细胞/毫升重新接种培养。(2)在细胞半汇合时,准备0.25μg/ml的丝裂霉素C,按2μg/106细胞的量加入到培养瓶中过夜;或用射线单次照射,剂量30~50戈瑞。(3)细胞经上述处理后,Hanks液漂洗两次、更换培养液、

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

  国内  在国内,FMD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  较大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兰州兽医研究所在国家“863”项目的资助下,较早开展了FMDV转基因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张永光研究小组将FMDV的结构蛋白基因VP1先后转入牧草百脉根和烟草中,经过多种生物学方法的检测和免疫动物试

可饲疫苗的种类及优点

  种类  植物疫苗  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 转基因植物工程是综合性的工程,尤其在疫苗研究方面,要想在FMDV转基因植物疫苗上取得实际的应用价值,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不仅需要对 分子生物学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而且还要对FMDV的免疫机理,尤其是对黏膜免疫的分子机制有全面地认识。可喜的是,许多科学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