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爬杆回避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以灯光(和/或声音)和电击为联合刺激,使实验动物由被动回避到建立主动的条件反射。记录此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主动回避反应指标可反应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实验材料大鼠小鼠仪器、耗材爬杆实验箱实验步骤一、方法先让动物在实验箱中自由活动1~2 min,以适应环境。先给予条件刺激(灯光)和(或)蜂鸣音5~10s,然后再加上非条件刺激,即通过箱底部栅板给予电刺激(电击强度为30V,50Hz),持续20~25s(非条件刺激加条件刺激共30s作为爬杆时间)。如果在亮灯后电击前动物出现爬杆反应为主动回避反应,电击后才出现爬杆反应为被动回避反应(逃跑反应)。无论动物在何时出现爬杆反应,即刻终止实验,间隔90s后,再进行下一次训练。如果电击30s内动物不爬到杆上,则轻轻将鼠放置杆上,使动物学会爬杆。如果鼠爬到杆上30s仍然不下来,则轻轻将大鼠拿下来。经过数次训练后,大鼠可逐渐形成主动回避性条件反应,从而获得记忆。每次实验要训练3......阅读全文

爬杆回避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以灯光(和/或声音)和电击为联合刺激,使实验动物由被动回避到建立主动的条件反射。记录此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主动回避反应指标可反应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实验材料 大鼠小鼠仪器、耗材 爬杆实验箱实验步骤 一、方法先让动物在实验箱中自由活动1~2 min,以适应环境。先给予

爬杆回避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以灯光(和/或声音)和电击为联合刺激,使实验动物由被动回避到建立主动的条件反射。记录此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的主动回避反应指标可反应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实验材料大鼠小鼠仪器、耗材爬杆实验箱实验步骤一、方法先让动物在实验箱中自由活动1~2 min,以适应环境。先给予条件刺激(灯光)

如何应对粘度测量中的爬杆效应?(一)

爬杆效应是高聚物具有粘弹性的表现之一。对于粘性流体,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面将呈凹形(左图);与粘性流体不同,盛在容器里的高分子液体(粘弹性流体),当这种样品中放入转子旋转时,没有因为惯性作用而甩向容器壁附近,反而环绕在棒附近,出现沿棒向上爬的“爬杆”现象(右图),这种现象称为韦森堡效应,法向应力效应

如何应对粘度测量中的爬杆效应?(二)

2、 要想克服爬杆效应的方法:针对这类物料,不能采用同轴圆柱体转子,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 RST-CPS 锥板流变仪,根据物料的粘度范围选用 CP25-1 或 CP50-1 转子,可以先做一下剪切率扫描,得到基本的流变曲线,然后根据

主被动回避实验原理及方法

主被动回避实验方法一.实验原理主被动回避实验是利用动物的好暗避光(明暗穿梭)、对厌恶刺激(如足电击)的恐惧和记忆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对实验者(而不是对动物)而言,回避实验在技术上与暗示关联条件恐惧相类似。所用的刺激为温和的足电击,发生的反应是动物逃避曾经受到电击刺激的地方。根据动物的逃避方式分为主动回

细胞爬片免疫荧光实验步骤

第一天:1. 在培养板中将已爬好细胞的玻片用PBS浸洗3次,每次3min;2. 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 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3. 0.5%Triton X-100( PBS配制 )室温通透20min(细胞膜上表达的抗原省略此步骤);4. 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

细胞爬片经验分享

进实验室这么长时间了,每一天都好像过得很艰难,每一项实验的完成都很辛苦,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大意,不然做得一切都要前功尽弃。实验室里没有人做细胞爬片,我连见都没见过,老板的实验却要求这个东西,只能自己摸索。查资料 搜信息,自己实践,终于做出了可以用来后期实验的细胞爬片。总结经验如下:首先是玻片的处

TLC爬板为什么有时会爬歪?

(1)可能是板子没有放平;(2)可能是板子一边贴到展缸壁,造成了虹吸现象,一边爬的快,一边慢,扩散后就变歪了。

用细胞爬进行RNA FISH检测的实验操作

用细胞爬片进行 RNA FISH 检测的实验流程 1. 细胞在盖玻片上进行培养,细胞长好后用 CSK 缓冲液简单洗涤。 2. 细胞爬片用 4% 多聚甲醛在 4℃ 固定 10 min。 3. 用含有 0.5% TritonX-100,,10 mM VRC 的 CSKBuf

细胞爬片的制作方法

【爬片的准备】1. 爬片:24*24盖玻片,刚好用于6孔板。也可用更大的盖玻片,放在大的培养皿中爬片。2. 盖玻片泡酸过夜,第二天先用自来水冲洗20遍,再置于无水酒清中浸泡6小时,再用三蒸水冲洗3遍(个人认为主要目的是将酸冲洗干净就可以了,如果不干净的话,细胞帖壁不好),放在饭盒或者玻璃培养皿中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