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揭示寒武纪大爆发前夕动物的重要演化事件

身体两侧对称和分节现象的产生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分节的出现意味着身体的结构有了分区,功能上也就有了分工。但是,这类体型复杂的动物何时出现?自达尔文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古生物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 “寒武纪大爆发”中出现了大量的以三叶虫为代表的具分节的两侧对称动物,因此,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时代”,长期以来,大家推测在寒武纪之前的埃迪卡拉纪(中国称为“震旦纪”,6.3-5.4亿年前),它们应该有更加古老的祖先,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可靠的化石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研究员陈哲、周传明、袁训来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肖书海在中国三峡地区大约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类特殊保存的新的动物化石,该动物的遗体和它最后行进的拖痕(印迹)同时保留在一块岩石上。这一新的化石证据表明在埃迪卡拉纪已出现了具有运动能力、并且身体分节的两侧对称后生动物。该成果以《分节的三叶形两侧对称动物及其遗迹揭示......阅读全文

早期哺乳动物牙、耳如何演化?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形态和功能变化,表现在牙齿从简单到复杂以增加食物的摄取能力、下颌头骨关节变为中耳听骨组合以提高听觉效力,二者如何演化备受学界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发布消息说,该所毛方园研究员、张驰

研究发现1亿年前琥珀化石“撞脸”现代甲虫

   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美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化石中,发现5枚与现代甲虫“撞脸”的远古昆虫标本。  这5枚远古标本的形态与现代甲虫“子孙”几乎完全一致,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归入现代昆虫分类。此类进化停滞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见

科研人员发现动物胚胎状化石具细胞分化新证据

  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对近千余片薄片的观察,发现了数百余枚保存了内部微细结构的动物胚胎状化石,同时发现了其内部细胞具有分化的特点,这也成为了动物胚胎状化石具细胞分化的新证据。  产自中国贵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约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是研究多细胞

列夕动物群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622.shtm 列夕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孙捷绘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联合湖南博物院、中南大学的合作团队,在湖南永顺发现早奥陶世特异埋藏化石库——列夕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博士庞科等,在安徽省寿县新元古代约8亿年前的碳质膜化石中发现了具有多细胞和细胞分化的“大型安徽丝藻”。研究者认为这是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

南京古生物所等发现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博士庞科等,在安徽省寿县新元古代约8亿年前的碳质膜化石中发现了具有多细胞和细胞分化的“大型安徽丝藻”。研究者认为这是早期生物固氮的最早化石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

南京古生物所等:缅甸发现提林琥珀生物群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郑大燃、研究员王博等多次对缅甸琥珀矿进行地质考察。日前,该团队与香港大学、英国、法国和印度等科研人员合作,在缅甸中部马圭省提林地区发现了一个新的琥珀生物群——提林琥珀生物群。8月9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地球生物学”专题系列报告

  6月7日至8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地球生物学”专题报告在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南京古生物所和南京大学等的40余位研究生和相关专家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采用1小时报告和30分钟交流的方式,让与会者充分参与地球生物学基础

南京古生物所新元古代冰期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盖帽白云岩喀斯特溶蚀面上直接沉淀的重晶石晶扇  新元古代全球性冰期事件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关于冰期事件结束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其一是“雪球地球”假说,其二是甲烷渗漏假说。华南南沱冰碛岩之上盖帽白云岩中重晶石沉积的多氧同位素研究显示,冰期结束时大气二氧化碳含

南京古生物所冰期低地植物适应性研究获进展

  位于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是国内最大的河口三角洲,由冲积平原堆积的第四纪地层非常发育,蕴藏着丰富的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环境旋回变化信息。我国东部地区在第四纪是否孕育过冰川及植物在冰期环境中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性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和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由于纬度和山地海拔低,我国华东、华南不足

南京古生物所昆虫化石保存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昆虫化石埋藏学主要研究昆虫化石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该研究是准确进行昆虫古多样性评估和群落古生态恢复的前提,同时也为恢复古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证据。尽管各种内因(生物学因素)和外因(环境因素)对昆虫埋藏的影响已被学界所认识,但这些因素对昆虫埋藏的影响机制则缺少深入研究,同时也缺乏定量性检验。我国中生代昆

南京古生物所等种子植物胚珠器官同源研究获进展

  种子植物胚珠器官同源问题是植物演化生物学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重建包括化石类群在内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基础。然而,种子植物五大现生类群:苏铁、银杏、松柏、买麻藤和被子植物的胚珠器官形态迥异,如何认识和理解它们的胚珠器官结构的同源性,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而已绝灭的化石类群作为现生类群系统发

基金委副主任刘丛强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7月24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刘丛强院士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调研座谈。研究所负责人及科研人员代表近30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就研究所概况和“一三五”规划情况进行了汇报,并详细介绍了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以及国

“南京古生物主题公园”共建协议签字仪式举行

   5月28日下午,南京市政府举行了“2010中国南京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项目签约仪式暨省属企业恳谈会”。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市政协主席缪合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健,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受文,副市长王咏红、罗群、赵晓江等出席签约仪式。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南京古生物所等华南奥陶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宝塔组是华南板块奥陶系一套特殊的岩石地层,在扬子区广泛发育和分布,从东到西绵延两千多公里、从南至北最长处有近千公里。该碳酸盐岩地层时代为晚奥陶世早期,厚度从数米到近百米,但其特殊的裂纹构造困扰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国内外的相关地层古生物学家已达一百年的时间,关于它的成因存在多种假说,至今没有定论

南京古生物所晚古生代大孢子研究取得新进展

  大孢子(megaspore)是异孢植物产生的两类孢子中个体较大,且最终发育为雌性配子体(雌性原叶体)的一类孢子。由于大孢子个体较大,易于原地保存,且数量较少,与母体植物的关系更加明确,更便于定量统计分析,因此近年来大孢子被更多地应用于古气候以及古植被面貌的重建研究中。  相较于国

南京古生物所志留系海相红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海相红层的研究涉及到区域乃至全球史前地质系统和环境演变,日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通过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可揭示海相红层广布期的地球系统演变过程。海相红层在我国地质记录中颇为常见,不同地质时期海相红层的岩石特征相似甚或酷似。相比较而言,以往在我国对海相红层的探究不如对黑色页岩那么重视,对古生

南京古生物所揭示晚古生代大冰期早期冰川进退规律

  晚古生代大冰期是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主要发育在南方冈瓦纳大陆的一系列多幕式的冰期事件。与之前新元古代与奥陶纪末期的冰期事件不同的是,晚古生代大冰期事件是地球上在动植物繁盛以来最重大的冰期事件,记录了陆地自有植被(尤其是维管类植物)以来,唯一的一次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的转变。因此,对晚古

南京古生物所“蓝田生物群”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研究员等人对产自安徽休宁埃迪卡拉纪的“蓝田生物群”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这一特殊埋藏的生物群为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带来了新的启示。   研究发现,微体真核生物在新元古代大冰期结束后迅速演化出宏体形态, 它们底栖固着生活在较深水的安静环境中;早期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解密最困惑的昆虫化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编号91114201和 J121000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领导的国际科研小组2月20日再次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侏罗纪两栖蚊子及其幼态特征》。   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

科学家发现约4.5亿年前的海洋“明星动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93.shtm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王晗,在研究员张海春和王博指导下,与研究员张元动

5.35亿年前化石来揭秘蜕皮动物体构的起源

2017年,研究人员在陕南西乡县张家沟剖面寒武系幸运阶宽川铺组的含磷灰岩中发现了皱囊虫化石,其被认为是最早的后口动物,并由此提出后口动物可能有一个毫米大小的、生活在海底泥沙缝隙中的、有口无肛的祖先类型。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一支研

“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专辑中文版出版

  我国古生物学领域的第二个973项目“地史时期海陆生物多样性演变”已于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为全面反映该973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40卷9期)共同组织的专辑已经

我国学者发现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古生物地理演化规律

  生物大灭绝事件不仅使生态系统和生态结构遭受重创,也会对全球古生物地理格局产生影响,相关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关于灭绝事件对其后古生物地理的长期影响却罕有探讨。有国外学者对二叠纪末大灭绝后陆生脊椎动物的最新研究发现,存在广布分子在复苏期显著增加,而复苏期之后又减少的有趣现象。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奥陶-志留纪生物宏演化及其环境背景学术研讨会召开

  7月30日至8月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主办的“奥陶-志留纪生物宏演化及其环境背景”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江西井冈山市茨坪镇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中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科学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的特邀专家和南京古

藏北羌塘中部中央隆起带再次发现古特提斯洋证据

西藏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重要的含有多种资源潜力的盆地,近年来成为油气、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地区。而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争论的关键科学问题是羌塘盆地中部的中央隆起带(高压变质带)是原位形成的,抑或是由北侧的金沙江带向南俯冲形成的;另一科学问题则是判断羌塘盆地中部中央隆起带是代表

近五百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探环境气候对生命演化影响

  中新网南京1月17日电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主办的《重大气候转折期生命演变与环境和深时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研讨会17日在南京落下帷幕。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来自全国各有关单位的26位中科院院士和近500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此

射齿目新种帽天山开拓虾为奇虾起源演化提供参考

出现于5亿多年前的奇虾,是最早称霸海洋的大型掠食动物和顶级捕食者。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对该所馆藏的一块奇虾化石深入研究后认为,该虾属于一个新属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帽天山开拓虾。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质学会会刊》。 奇虾类出现于寒武纪早期。奇虾外形怪异,最大体长超过

昆明动物所等揭示朱鹮群体演化历程

  1月11日,《当代生物学》以The Genomic Footprints of the Fall and Recovery of the Crested ibis为题,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国捷课题组、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该工作将57份博物馆

中德溯源刺胞动物早期演化史

  中国和德国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通过研究中华先光海葵化石标本,他们发现了这种古生物的特殊躯体构型,还原了刺胞动物的早期演化轨迹。  刺胞动物门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类群之一,包括珊瑚、海葵、水螅、水母等,在现代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刺胞动物位于地球动物“谱系演化树”根基部位,对研究高等动物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