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干细胞编程参照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鉴定了19个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更为分化的肿瘤细胞。随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因子逐个进行测试,检测它们将已分化肿瘤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的能力。最终他们确定了四种关键的转录因子,POU3F2、SOX2、SALL2和OLIG2。研究显示,在体外培养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这些转录因子都能将已分化的肿瘤细胞重编程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研究人员指出,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2-7%的细胞中,上述四个转录因子及其相应的调控元件(与转录因子结合的D段)都处于活跃状态。这些细胞还同时表达有另一个已知的干细胞标志。此外,以四个转录因子之一作为靶标,可以使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丧失干细胞特性并走向死亡。“癌细胞的侵袭性有多种原因,我们知道,同样的基因组可以塑造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同样,一个肿瘤之中也含有不同的细胞亚群:肿瘤干细胞和更为分化的肿瘤细胞。鉴定那些促使肿瘤细胞亚群形成的因......阅读全文

Nature: iPS技术取得自诺奖之后的重大突破

  来自Weizmann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从成体细胞中除去一种蛋白质可使得它们有效地回到干细胞样状态。   胚胎干细胞具有治疗并治愈许多医学疾病的巨大潜力。这也正是2012年的诺贝尔奖被授予用皮肤细胞生成诱导胚胎样干细胞(iPS细胞)这一研究发现的原因。然而这一过程一直以来都极其的缓慢且低效,

Nature:核移植与iPS技术,孰优孰劣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及Salk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第一次证实采用不同重编程方法构建的干细胞所生成细胞存在差异。这一发表在7月2日《自然》(Nature)的研究提供了有关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的一些新认识,并有可能最终促使改进干细胞疗法。  能

Nature:诺奖之后,重大突破细胞重编程技术

  来自Weizmann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从成体细胞中除去一种蛋白质可使得它们有效地回到干细胞样状态。   胚胎干细胞具有治疗并治愈许多医学疾病的巨大潜力。这也正是2012年的诺贝尔奖被授予用皮肤细胞生成诱导胚胎样干细胞(iPS细胞)这一研究发现的原因。然而这一过程一直以来都极其的缓慢且低效,

《纽约时报》专访山中伸弥:干细胞治疗需要时间和金钱

  2017年1月17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The Stem-Cell Revolution Is Coming — Albeit Slowly”的文章,是对山中伸弥的专访实录。对于自问世以来已经发展10年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山中伸弥表示,我们依然需要时间,它正处于研究初期。  200

著名干细胞学者连发三篇文章解析细胞重编程

  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stem cell,Ps)是当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它可以分化成体内所有的细胞,进而形成身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因此,多能干细胞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就颁给了这一

CellStemCell周年:盘点干细胞里程碑

  《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之一(另外一个杂志是Cell Host & Microbe),这一杂志内容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该杂志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

生化与细胞所揭示ERas-Akt信号通路在重编程中的功能机制

  干细胞领域国际期刊《干细胞》(Stem Cells)近日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imulation of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by ERas-Akt-FoxO1 signaling axis

Stem Cells:中国学者解析癌症相关信号通路新机制

  干细胞领域国际期刊《干细胞》(Stem Cells) 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timulation of somatic cell reprogramming by ERas-Akt-FoxO1 signaling

2014年Science杂志耐人寻味的13大亮点研究成果

  不知不觉,2014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5年,2014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然刊登了很多亮点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就盘点了2014年Science杂志及其子刊发表的一些非常有意义的亮点研究。  1.Science:研究揭示共

研究发现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开关”

  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过程,犹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体细胞经历“红灯”到“黄灯”,此时科研人员需要控制特定的“开关”,“黄灯”才会转变为“绿灯”,成为真正的干细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西班牙裔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A. Esteban )实验组的科研人员如是生动地阐述细

iPS,转分化和间接谱系转换之间的区别

  日前,来自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间接谱系转换”的细胞重编程新方法,能从成熟细胞中获得干细胞,被认为是超越了“iPS”的新技术,那么这项技术能够跨过再生医学的屏障吗?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细胞的分化过程曾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而重编程技术能够迫使成熟细胞接受新命运而“返老还童

iPS细胞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PNAS打破其安全顾虑

  2月6日,《PNAS》期刊在线发表一篇文章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不会增加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易引发肿瘤,所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是否存在癌化风险,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现在,这一最新研究打破顾虑,证实这一问题并不应该阻碍i

北大邓宏魁教授Cell发布细胞重编程研究重大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确定了胚外内胚层(extraembryonic endoderm,XEN)样状态是化学重编程早期的一个中间状态。他们通过以XEN样状态作为指标更精细优化每一个步骤的重编程条件,采用一些促进剂大大提高了化学重编程的效率。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12月10日的《细胞》(

干细胞培养制造技术新进展

  干细胞是一种能够长期存活,且具有不断自我繁殖能力和多向化潜能,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的原始细胞。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各种疾病的治疗上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干细胞技术是当今医学研究最前沿也是最热门的方向之一,近

Nature报道中科院最新研究成果

  人体每天排出的一些废物有可能成为强大的脑细胞来源用于研究疾病,甚至有一天还可能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将人体尿液排出的细胞诱导生成有价值的神经元。   研究论文在线发布于本周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Nature官网第一时间对相

广州生物院发现重编程过程中的新细胞生物学机制

  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可以将普通的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分化潜能的细胞,也就是说获得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体内绝大多数种类细胞的能力。与这一技术密切相关的细胞移植也已经被认为是治疗部分遗传病,器官损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重要潜在手段。而建立该技术的科学家也凭此获得了2012年度

iPS重编程2014年新品盘点

  iPS技术能够通过重编程令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iPS细胞理论上可以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iPS研究热潮推动着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市面上的iPS工具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看看今年都有哪些新产品面世吧。  自我复制的RNA  iPS需要在体细胞

盘点:iPS重编程2014年新品

  iPS技术能够通过重编程令成体细胞重新获得多能性,iPS细胞理论上可以分化成为任何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iPS研究热潮推动着整个产业快速发展,市面上的iPS工具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让我们看看今年都有哪些新产品面世吧。  自我复制的RNA  iPS需要在体细胞

再生医学迎来新势力

   科学家曾认为,直到消亡,皮肤细胞依然是皮肤细胞。在过去10年,细胞的身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能够通过激活特异性的遗传程序得以重写。如今,再生医学领域面临一个问题:这种重写应当采取常规方法,即成熟细胞首先转化回干细胞,或者如果可能的话,采取一种更加直接的方法。  “终末分化”概述了这种旧观念——

小小干细胞如何在生物医学“兴风作浪”

干细胞研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热起来的。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发育生物学家一直都在实验室使用人类胚胎癌(EC)细胞,但是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和胚胎生殖细胞的研究,已经让研究人员看到了希望:他们能够制备来自人类的多能干细胞,而不会有EC细胞的异常基因组。在新的千年之前,一些研究人员正

科学家首次在活鼠体内实现细胞重编程

  之前,科学界一直不清楚生物体内环境是否适合重编程。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科研人员利用一种有效的手段使小鼠成熟的细胞“重新编程”进入胚胎期状态,从而可以分化为身体任何类型的细胞,证明生物体内环境可以进行细胞再编辑。由于这个转化过程发生在活体动物的体内,而不是在培养皿中,因此可以

广州生物院揭示细胞命运变化中染色质开关规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院通过对干细胞命运诱导过程的研究,发现细胞命运转换也遵循一个二进制规律。  体细胞重编程中染色质CO/OC二元变化规律和OSK通过激活二次响应因子Sap30,来抑制体细胞关键转录因子的模型  信息时代是计算机语言的二进制码(0-1)驱动的,0与1二进制演绎出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

重大突破!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造效率提高20多倍!

  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被认为在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上有巨大的希望。生物医学科学家能够利用很多体细胞(如来自皮肤活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制造人iPSCs,同时也不需要破坏任何人类胚胎。与人胚胎干细胞一样,人iPSCs能够分化为不同类型的人细胞。因此,它们能够分化为200多种不同类型人细胞中的任

常用的iPS重编程方法是否安全?

  诱导多能干细胞(称为iPSCs)类似于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两种细胞具有独特的自我更新能力,具有灵活性,能变成人体中的任何细胞。然而,iPSC细胞是由重编程的皮肤或血细胞产生的,并不需要胚胎。  重编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一至两周),大部分效率不高,通常只有少于1%的原发性皮肤或血细胞能成功地变成

裴端卿、刘兴国EMBO最新发现重编程新型因子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染色质松散因子Gadd45a能显著提高重编程效率,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重编程早期的异染色质变化规律,筛选到新型因子,还建立了筛选染色质松散因子的平台,能广泛应用于细胞命运转换中。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EMBO Reports杂志在线版上,领导这一研究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11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1. Revi

Nature:细胞多能性诱导指南

  来自于成熟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成为几乎类型的细胞。日前科学家们对这个重编程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由此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多能细胞。  多能性是指细胞生成机体所有细胞类型的能力,一般存在于早期胚胎发育中。从胚胎能分离到两种不同的多能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和外胚层干细胞。此外,特定的转录因子组合

Nature头条:首次在活体小鼠中构建出iPS细胞

  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在活体转基因小鼠的不同组织中成功地构建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这一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11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并被Nature网站作为头条新闻进行报道。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在重编程小鼠血液中循环的iPSCs产生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特征性的基因表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揭示细胞命运变化中染色质开关规律

  2017年12月8日,国际权威学术杂志《Cell》旗下干细胞领域权威期刊《Cell Stem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课题组、陈捷凯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通过对干细胞命运诱导过程的研究,发现细胞命运转换也遵循一个二进制规律。相关成果题为Chromati

研究揭示人胚胎发育转录组

  原始态(Naïve state)多能性相关研究是近年来干细胞及重编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与传统的primed状态相比,Naïve态捕获了体内植入前胚胎发育的阶段,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在早期胚胎发育研究及未来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在近10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已建立了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