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揭示可剥离衬底上氮化物的成核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郝跃研究团队在《新型光学材料》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可剥离衬底上氮化物的成核机制,并创新性开发出柔性高亮度紫光发光二极管。 GaN基半导体LED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易维护等优点,是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革命。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未来柔性半导体技术将逐步成为主流,柔性GaN 的制备成为当今国际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但是,激光能量密度分布不均匀使得氮化镓薄膜突起破裂,很难得到大面积连续无损的氮化镓薄膜,使得GaN的柔性器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为此,低应力、高质量的GaN薄膜的制备对于LED性能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据介绍,郝跃团队研究并发现了氮化物在石墨烯上的选择性成核机理,找到了AlN的最佳成核位点,成功制备出高质量、无应力的GaN外延层;并通过优化剥离工艺,实现了GaN外延层的低损伤、大面积剥离转移。基于该柔性GaN材料制备的紫光发光二极管在小电......阅读全文

研究揭示可剥离衬底上氮化物的成核机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郝跃研究团队在《新型光学材料》上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可剥离衬底上氮化物的成核机制,并创新性开发出柔性高亮度紫光发光二极管。  GaN基半导体LED照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易维护等优点,是人类照明史上继白炽灯、荧光灯之后的又一场照明革命。随着可穿

新研究揭示异质界面对铋粒子成核机制的影响

近日,韩国忠南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金属铋粒子在不同基体上的成核和结晶过程,相关成果4月18日发表于《纳米通讯》上。在研究中,科研团队采用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铋颗粒在结晶硫化铋(c-Bi2S3)和非晶化铋钛氧化物(a-Bi12TiO2 0)两种基体上的成核和结晶,并通过实

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

  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生物体内结冰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功能性蛋白质。对于抗冻蛋白抗冻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揭开冰晶成核、生长和冰晶形貌调控的分子层面的机理。因而,自上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抗冻蛋白以来,科研人员对这类蛋白的抗冻机制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但是,

中国科学家揭示抗冻蛋白对冰晶成核的分子机制

12月28日,记者从中科院化学所获悉,该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健君与中科院上海应物所副研究员王春雷、研究员方海平和新疆大学教授马纪合作,揭示了抗冻蛋白的不同面对冰核形成分子层面的机制。这一结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上。 抗冻蛋白是生活在寒冷区域的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产生的一类用于防止

印加完成核能合作关键谈判

  印度总理辛格11月6日在首都新德里与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哈珀举行会谈,双方就能源、经贸、科技、防务、教育等合作议题以及一系列国际和地区问题达成共识,并共同宣布两国已完成有关2010年签署的民用核能合作协议的行政安排的关键谈判,但双方都未透露协议正式实施的具体时间。   辛格在与哈珀共同会见

聚乳酸成核剂为生物塑料“补钙”

  近日,山西省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克智首次对外公布:该院在生物基塑料配套助剂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聚乳酸(PLA)专用成核剂TMC-328。这种专用成核剂可大大提升生物基塑料的加工和应用性能,扩大绿色塑料的应用范围,即将开始工业化推广。   王克智对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很有信心。他介绍

使用合成核苷酸作探针实验

            实验材料 核苷酸 试剂、试剂盒 SSC 焦磷酸钠 SDS

使用合成核苷酸作探针实验

实验材料 核苷酸试剂、试剂盒 SSC焦磷酸钠SDS仪器、耗材 培养箱水浴锅实验步骤 1.  制备双份的转印细菌菌落或噬斑的硝酸纤维素滤膜(处理和干烤过)。2.  在室温下用3× SDS / 0.1%SDS溶液500 ml 洗膜3~5次。3.  然后在65℃洗膜至少1.5 h 以上直至过夜。 4.  

解析了冰成核的动力学障碍

  水的界面行为,仍然是蛋白质折叠、摩擦和冰的形成等领域的中心问题。虽然水在界面上的性质,不同于在体状上的性质,目前人类知识的差距,限制了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的理解。关于水的微观运动的信息主要来自原子尺度上的计算,但很大程度上还没有通过实验探索。  在此,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Anton Tamtögl &

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有哪些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和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RNA)两大类。DNA和RNA都是由一个一个核苷酸(nucleotide)头尾相连而形成的,由C、H、O、N、P5种元素组成。单个核苷酸是由含氮有机碱(称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