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尿比重检验检验基础

【参考值】 正常人尿液1.002~1.030,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比重计法) 【生物学变异】 尿比重一般受饮水量、出汗量、利尿剂使用等影响。 【临床意义】 尿比重增加见于糖尿病、脱水、急性肾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脂肪变性、蛋白尿、心力衰竭等。 尿比重减低见于急性肾炎多尿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后期,尿毒症多尿期,肾功能不全,尿崩症,胶原疾患,蛋白质营养不良和使用利尿剂等。 肾功能不全病人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每次尿之间的比重差减少。 尿比重测定有利于糖尿病与尿崩症的鉴别诊断,二者尿量均增多,但前者比重高,后者比重低。......阅读全文

尿比重检验-检验基础

【参考值】 正常人尿液1.002~1.030,晨尿>1.020;新生儿1.002~1.004(比重计法) 【生物学变异】 尿比重一般受饮水量、出汗量、利尿剂使用等影响。 【临床意义】 尿比重增加见于糖尿病、脱水、急性肾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肾脂肪变性、蛋白尿、心力衰竭等。 尿比重减低见于急性肾炎

尿比重的介绍

  尿比重是指在4摄氏度下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用于估计肾脏的浓缩功能,但精确度差,受影响因素多。其测定值仅供参考。尿比重高低由尿液中溶解的溶质的分子量、摩尔浓度和摩尔体积决定。健康人24小时尿比重在1.010~1.025之间,比重高低与进水量有关,进水多则尿比重低。健

尿比重的检测方法

  1、试带法: 又称干化学法,有仪器比色和目视比色法。试带上含有酸碱指示剂和多聚电解质。  2、折射计法: 有座试临床折射计法和手提折射计法。利用光折射率与溶液中总固体量相关性进行测定。  3、尿比重计法: 用特制的比重计测定4摄氏度下的,尿液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4、称重量法: 在同一温度下

尿比重的操作方法

  充分混匀尿液后,沿管壁缓缓倒入小量筒中,如有泡沫时,用滴管或滤纸吸去。然后放入比重计,勿使比重计触及玻璃筒壁或底部,待比重计稳定后读取与尿液凹面相切的刻度并报告之。

尿比重临床意义的介绍

  尿比重的高低与饮水量和当时的尿值有关,主要取决肾脏的浓缩功能。  1、增高:见于脱水,糖尿病,急性肾炎等。  2、降低:见于尿崩症,慢性肾炎等。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在非水代谢紊乱情况下,

尿比重检测的临床意义

1.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它与尿内所含溶质的多少成正比,而与尿量成反比,并与尿液的颜色深浅平行。(1)尿比重增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大量出汗、脱水、心功能不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等。(2)尿比重减低:表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慢性肾炎、精神性多饮多尿症、

尿比重测定的临床意义

1.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它与尿内所含溶质的多少成正比,而与尿量成反比,并与尿液的颜色深浅平行。(1)尿比重增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大量出汗、脱水、心功能不全、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等。(2)尿比重减低:表示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慢性肾炎、精神性多饮多尿症、

尿常规检测项目--尿比重(SG)

尿比重(SG)介绍: 尿比重(SG)即尿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因尿中含有3-5%的固体物质,故尿比冗长大于纯水。尿比重高低随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在病理的情况下还受蛋白、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如无水代谢失调,尿比重测定可粗略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该项检查适应于患

用折光的方法测量尿比重

尿比重是指在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取决于尿中溶解物质的浓度,与固体总量成正比,常用来衡量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健康人24小时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晨尿常1.020左右。尿比重增高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尿比重减低见于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尿比重(SG)介绍

尿比重(SG)介绍:  尿比重(SG)即尿比密,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因尿中含有3-5%的固体物质,故尿比冗长大于纯水。尿比重高低随尿中水分、盐类及有机物含量而异在病理的情况下还受蛋白、尿糖及细胞成分等影响,如无水代谢失调,尿比重测定可粗略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该项检查适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