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8认证机构发展报告》全文日前发布

在2019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协会发布《2018认证机构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研究了2018年认证认可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基于数据分析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并引领认证机构发展。现将《报告》全文发布,供行业参考。前言 认证认可是重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市场监管的基础工作。认证工作的发展,首先要看认证机构的发展。自 2017 年起,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开展了认证机构年度发展状况分析研究工作,通过客观数据反映我国认证机构总体发展状况,引导认证机构健康发展。 对认证机构整体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基于对单个认证机构的评价所获得的客观信息。认证机构评价主要采取大数据汇总分析的方法,即从各个方面收集认证机构的公开数据信息,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对于一些不能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由认证机构自愿报送,协会进行核查,共有 74 家认证机构报送了 2018 年创新及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阅读全文

《2018认证机构发展报告》全文日前发布

  在2019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三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协会发布《2018认证机构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研究了2018年认证认可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基于数据分析反映了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并引领认证机构发展。现将《报告》全文发布,供行业参考。前言  认证认可是重

关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的进展报告

   本报告主题为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的进展报告,是质检总局科技司王越薇副司长在全国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部署会上作的报告,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务院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重要举措。检

认证潜规则:谁来认证认证机构?

    种种隐秘的潜规则,使本该是诚信砝码的各种认证体系,成为新的利益蛋糕。  认证怪圈:谁来认证认证机构  中国的认证市场正在怪圈中徘徊。  “有机”、“绿色”、“纯天然”,各种夹杂着英文缩写的认证标志铺天盖地,认证体系名目繁多,却真伪难辨;认证咨询、认证中介、认证代理,各类身份不

质检总局:关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改的进展报告

  目前,质检总局科技司官员王越薇在全国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部署会上报告主要内容是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的进展。提到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下发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是国务院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重要举措。  检验检测机构改革推进一年多来,取

“管检分离”后的检测认证机构如何发展

   随着口岸“三互”和“三个一”的实施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采信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的管理办法,“管检分离”已成为大趋势,进出口检验检测市场将以第三方检测为主。检验检疫机构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

欧洲三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发展的启示

  2015年4月20日至28日,中央编办事业单位改革司和质检总局科技司、人事司、国家认监委、中检集团等单位代表组成的访问磋商团组,应邀访问法国、捷克、波兰三国,就2015年度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监管体系建设国际合作事宜进行专门磋商。  访问磋商团组先后访问了法国经济工业部企业总司、波兰农业部农产品与食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施行以来认证机构数量增加迅速

  11月1日,《认证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这一修订后的《办法》,取消了部分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并调整了管理方式。那么,随着认证机构审批条件的放宽,许可期限的延长,许可程序的简化,认证机构的申请是否增加?优化审批体现在哪里?《办法》的实施,是否促进了新领域认证制度的建立?  

国际检测认证机构战略转变

  不久前,SGS集团的2014年度投资者活动在中国举行,这是这家拥有136年历史的知名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首次将投资者开放日放在中国举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制造品质在全球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级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们认为,中国业务举足轻重。”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

激发独立第三方机构潜力 促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由之路。为此,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中国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发展论坛上,专业人士围绕激发独立第三方机构的潜力和活力、推动检验检测认证

检测认证机构助力“中国制造2025”

  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智能化成为了制造业的转型目标。为此,德国推出了“工业4.0”概念,美国则推出了“工业互联网”概念,我国则将这一轮产业革命定义为“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企业必须修炼内功,走出粗放型发展的怪圈,真正实现“中国制造2025”,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