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人员发现长非编码RNA物种差异加工及其功能演变

从细菌到真核单细胞,从真核单细胞到复杂生命,在物种进化的时间长河里,生命体中每一个可能导致物种演变的功能“单位”都值得科学家探究,比如细胞中广泛地存在功能未知的“暗物质”——长非编码RNA。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陈玲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发现,基因组来源相同的长非编码RNA在不同物种细胞内的“坐标”定位和功能都存在显著不同,首次揭示了长非编码RNA物种差异“加工”机制决定功能多样化,为深入理解长非编码RNA的进化及功能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论文4月6日深夜发表于《细胞》。 研究人员通过系统的分析发现,长非编码RNA的加工、定位及其功能,在人、猴、鼠来源的胚胎干细胞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例如,虽然长非编码RNA——FAST(中文名“极速”)在人、猴、鼠胚胎干细胞中都表达,但其在干细胞内的“坐标”定位明显不同,因此对干细胞命运调控也存在进化的差异。人FAST存在于长非......阅读全文

Cell: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功能的重要调控机制

  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SLERT regulates DDX21-rings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该成果揭示了长非

上海生科院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功能重要调控机制

  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SLERT regulates DDX21-rings associated with Pol I transcription,该成果揭示了长非

南京医科大学最新文章:癌细胞中的RNA表达模式

  系统生物学认为, 生命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网络, 对于生命的研究需要从整体出发, 研究生命网络中的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 而不是仅孤立地研究各个网络中的节点。近期针对非编码RNA,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探索,旨在构建全基因组水平编码-非编码 RNA调控网络, 探讨 ncR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非编码RNA对MYC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

  5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课题组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发表当期封面文章Human colorectal cancer-specific CCAT1-L lncRNA regulates long-range chromatin

生物物理所等发布最新的非编码RNA整合资源NONCODEV6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已有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在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lncRNA还与人类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对lncRNA的注释、探索lncRNA的功能具有

我国科学家发现长非编码RNA对细胞核仁功能的调控机制

图. SLERT的加工产生以及其与DDX21环、RNA聚合酶Pol I的相互作用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91440202,9154011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取得重要研究进展,揭示了长非编码RNA SLERT 在细胞核仁功能和RN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DNA来说,仅有不到5%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DNA转录成RNA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RNA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垃圾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垃圾DNA”的重要性才开始为人们所了解。

研究揭示水稻基因组 “垃圾 DNA” 的真相

  对于动植物的 DNA 来说,仅有不到 5% 能够翻译成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而大部分 DNA 转录成 RNA 之后,便不再继续翻译,这些非编码 RNA 一度被认为是转录中的 “噪音”“暗物质”, 甚至有人认为这是 “垃圾 DNA”。  近十年来,随着探索未知的技术的进步,这些所谓 “垃圾 DNA

《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其他重要新闻发布摘要

  收窄全球物种丰富性的估计  科研人员使用4种单独的方法,估计了甲虫和昆虫物种的数量很可能分别为150万种和550万种,并且提出,使用多个方法可能有助于稳定全球物种估计并帮助自然保护规划。  非洲大型草食动物的饮食分隔  一项识别出了动物粪便中的植物DNA小片段的研究发现,包括羚羊和象在内的7种大

Nature里程碑研究:新型非编码反义RNA

  在研究帕金森氏病的过程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获得了一个可以提高工业蛋白质合成用于治疗用途的新发现。他们设法了解了非蛋白质编码RNA的一个新功能:借助这类称作“反义”的非编码RNA的活性可以提高编码基因的蛋白质合成活性。相关成果发表在10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为了合成蛋白

上海生科院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东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中国学者Cell子刊揭示基因组“暗物质”中环状RNA新分子

  9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组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发现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被称为基因组

科学家揭示内含子来源环形RNA新分子及转录调控功能机制

  9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组与计算生物学所杨力组的最新合作研究论文,发现来源于基因内含子区域的环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环机制及在基因转录调控中的重要功能。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中存

RNA与机体健康研究最新进展一览

  【1】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环状RNA在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doi:10.1016/j.cell.2019.03.046  在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由前体mRNA反向剪接数千个基因的外显子产生的。它们通常低水平表达,并经常表现出细

华裔学者Nature综述:lncRNA的独特之美

  几乎整个人类基因组都会转录成RNA,但只有一部分RNA被用于蛋白质生产。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非编码RNA并不是基因组中的垃圾序列,而是许多基础生命过程的核心,有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大多数RNA(非编码转录组)的功能还是未知的,长非编码RNA就是其中之一。  长非编码RNA(lnc

科学家发表非编码RNA相互作用数据库NPInter v4.0

  非编码RNA对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一直是RNA功能研究的前沿。在以往的研究中,非编码RNA被发现可以和蛋白质、RNA以及基因组相互作用,调控复杂生物过程。比如经典的长非编码RNA Xist可以和X染色体相互作用并影响剂量补偿效应。理解非编码RNA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于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以及

中科大最新Nature子刊发现lncRNA新功能

来自中科大的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单革课题组发现并命名了一个长链非编码RNA――5S-OT,并发现在灵长类中,5S-OT RNA获取了调控多个基因可变剪切的新功能。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3日出版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上。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课题组的博士生胡珊珊和硕士生王小林。从酵母到人类的

Cell子刊:超保守lncRNA的重要功能

  谈到遗传物质,我们往往指的是从父母那儿继承到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这些DNA会转录成为RNA,进而指导各种蛋白质的合成,例如血红蛋白或胰岛素。除了这些RNA之外,细胞中还存在着大量神秘的非编码RNA。  MicroRNA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非编码RNA,这种微小的分子控制着众多基因的启动和关闭

长非编码RNA调控癌基因MYC表达的综述文章

  8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玲玲受邀在国际学术期刊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发表题为The long noncoding RNA regulation at the MYC locus

中科院学者发现:环形RNA在天然免疫中的功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隐身于细胞中数以万计的环形RNA逐渐浮出水面。但与已经被科学家反复深度剖析论证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线形RNA相比,RNA分子家族的“新人”——环形RNA身上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当长链的核糖核酸(RNA)“变身”成环形RNA后,这些“重塑外形”的RNA是否连“内

Cell Reports报道揭示非编码RNA和转座子在长寿中的作用机制

  3月21日,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研究员韩敬东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mpact of Dietary Interventions on Noncoding RNA Networks and mRNAs Encoding Chromatin

中国科大在长链非编码RNA调控肿瘤形成研究中取得进展

  7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梅一德研究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题为Long noncoding RNA EMS connects c-Myc to cell cycle control and tumorigenesis的研究论文。  c-Myc作为促癌蛋白

特殊RNA或是小胖威利症元凶沪科学家找出可能病因

  婴儿期容易发烧、进食无节制,长大后智力低下、不育――每1.5万人中就可能出现1个患者的染色体疾病小胖威利症,病因何在?这个困扰了医学界多年的问题,最近有了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陈玲玲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发现了一种新型长非编码RNA,并通过实验证明,这种RNA的缺失,很可能就

中国学者《Cell》:发现第一次细胞命运决定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课题组与李伟课题组发现小鼠发育过程中的第一次细胞命运决定事件在2-细胞胚胎时期就发生,通过一个长非编码RNA LincGET在2-细胞胚胎两个卵裂球之间的差异表达及下游调控来影响细胞的第一次命运选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课题组与李伟课题组的合作研究论文“Asymm

Nature里程碑式成果:“垃圾”DNA的起源

  来自宾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新发现:他们发现了转录起始的精确位点,从而为解析基因组“暗物质”的起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9月18日的《Nature》杂志上,这将有助于分析复杂疾病特征所在的确切位置。   所谓基因组“暗物质”,其实就是基因组中的非编码RNA——不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发布lincRNA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证实,一种叫做Linc-YY1的lincRNA分子通过与转录因子YY1互作,促进了成肌分化和肌肉再生。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12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华婷(Huat

长非编码RNA的又一重要功能:调控学习记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tivity dependent LoNA Regulates Translation by Coordinating rRNA Transcription and Methylation”,首次发现并命名了长非编码RNA LoNA,揭示了LoNA通过

非编码RNA(ncRNA)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 仅有2.5万~3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占总基因组序列不到3%, 其余基因组序列转录产生的RNA都是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 ncRNA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近年来, 关于ncRNA中的长链非编码RN(lncRNA)以及环

起底RNA,跑龙套还是暗黑教主?

  9月20日,一篇“新研究挑战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报道表示,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RNA在DNA修复过程中短暂现身,随后隐退。这一发现被认为是RNA在DNA“失能”时,主持生命密码的传递工作。视觉中国  然而,在1957年,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学术会议讲座最先提出“中心法则”

惊喜!Cell:沉默“垃圾”基因,阻止肿瘤生长

  12月14日,《Cell》期刊最新发表一篇题为“Oncogenic Role of THOR, a Conserved Cancer/Testis Long Non-coding RNA”的文章揭示了一个长非编码RNA——THOR,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却对癌细胞有“直接影响”。科学家们最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