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超低排放烟气成分监测技术汇总(一)

“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内逐步开始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战略布局,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烟气水分含量增大,烟气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烟气成分监测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对比各种烟气监测技术的性能特点与实用价值,提出适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的在线烟气成分监测技术,为燃煤电厂烟气监测系统的选型提供参考,对“十三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改造后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的限值执行标准分别为35mg/m3、50 mg/m3。因此,国内烟气成分监测设备必须满足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低量程测定需求。下面介绍几种烟气成分监测技术,分析总结适用于超低排放烟气成分的在线监测技术,以供大家选型。1 二氧化硫监测技术常见的二氧化硫单一组分检测方法包括:碘量法、溶液电导率法、定电位电解法以及紫外荧光法等。其中紫外荧光法较适用于烟气中氮氧化物体积浓度......阅读全文

超低排放烟气成分监测技术汇总(一)

“十三五”开局以来,国内逐步开始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战略布局,随着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烟气水分含量增大,烟气特性发生了较大改变,对烟气成分监测的精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对比各种烟气监测技术的性能特点与实用价值,提出适用于超低排放改造的在线烟气成分监测技术,为燃煤电厂烟气监测系统的

超低排放烟气成分监测技术汇总(二)

2.4 气体敏感元件传感器利用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ZnO,SnO2等)的电导率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的特性,以SnO2为基体材料,采用厚膜工艺研制成的NOx气敏元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化学性稳定,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浓度为0.1ppm。2.5 化学发光法在一定条件下,NO与过量的O3发生反应,产

垃圾焚烧发电超低排放烟气处理工艺分析

  1 概述  采用炉排炉焚烧垃圾、余热利用进行发电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方式。焚烧后垃圾减容量可达90%、减重量可达80% 以上,大大减少了垃圾填埋处置用地,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效益。随之而来,烟气能否达标排放、灰渣能否安全处置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烟气中含有烟尘、二

烟气排放的毒气成分有哪些

   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 SO2 、 CO 、 CO2 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烟气分析仪能够分析烟气中的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SO2),氮

山东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示范成功

  “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2mg/m3~2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6mg/m3~48mg/m3,符合《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或燃气轮机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这是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日对华能淄博白杨河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杨

山东烟气超低排放技术示范成功

  “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2mg/m3~20mg/m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36mg/m3~48mg/m3,符合《山东省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中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或燃气轮机组排放浓度限值要求。”这是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日对华能淄博白杨河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杨

球团烟气超低排放脱硝技术的研究

  1 球团烟气净化概述  在当前的烧结球团烟气净化过程中,主要是对其的二氧化硫含量以及烟尘等有效降低,防止排放到大气中的烟气内二氧化硫浓度超标。早期,在对烧结球团进行烟气净化时,主要采用的是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脱硫。但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去除基本没有效果。随着钢铁行业大气污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引言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以下简称CEMS)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化工、石化、钢铁、垃圾焚烧、焦化、水泥等行业的各种锅炉、窑炉,用于在线监测工业生产过程中固定污染源的烟气排放以及指导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的运行和控制。近年来,基于差分吸收光谱(以下简称DOAS)技术的新型CEMS系统逐渐成为主流技术路线。

垃圾焚烧电站烟气超低排放调试优化要点

  目前,垃圾围城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置已成为当务之急。垃圾焚烧因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已经逐步取代填埋、堆肥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污染物的烟气等如不进行合理处置,同样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国产垃圾焚烧电站常规烟气净化系统多采用“SNCR+ 半干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等7项环保产品认证实施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启动的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多通道采样器,小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系统,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