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协作平台建立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和齐鲁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创新共享玉米EMS突变体库种质材料,搭建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协作平台,协力推动我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致开幕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程备久致欢迎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作会议总结。他指出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大会规模逐年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也逐年增加。希望各与会代表加强交流,为推动玉米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研讨会共有17位报告人分别就玉米光合形态建成、玉米品质调控、玉米抗病机理、基因组大数据分析、密植高产栽培以及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利用等重要科学问题作特邀专题报告,与会代表们展开了热烈地讨论与交流。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以突变体鉴定与应用为主题的技术培训,并组织会议代表进行田间考察。......阅读全文

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协作平台建立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和齐鲁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会议旨在通过创新共享玉米EMS突变体库种质材料,搭建全国玉米功能基因组研究协作平台,协力推动我国玉米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致开

植物所等在玉米抗旱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严重时会造成大幅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克隆玉米抗旱基因、改良玉米抗旱性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峰研究组利用全球不同地区的玉米自交系组成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83个遗传变异位点(解析至42个候选基因)与玉米苗

美国放宽转基因玉米限制

  据《参考消息》1月6日报道,美国政府周五提议取消对一种常见除草剂有抗药性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种子的限制,此举受到很多农民的欢迎,但是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担心这会导致种植者更多使用化学品。   这种除草剂被称作2,4-D,它在玉米和大豆种植中的使用有限,因为它在这些作物种植早期对作物有毒害。新种子将

揭开玉米“自私”基因的面纱

     白色玉米为单向杂交不亲和新品种,未见与邻近黄色玉米“串粉”现象。受访者供图    玉米是很多粗粮爱好者的心头好。细心的“吃货”会发现,市面上的“纯种”玉米单价更高。    和小麦、水稻的自花授粉不同,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玉米,虽然“雌雄同株”,但却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这使得大田

一种转基因玉米抗病虫能力惠及普通玉米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在美国中西部广泛种植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具备的抗病虫能力也使普通玉米的种植受益,由此减少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数亿美元。  目前,美国种植的玉米约有63%是BT转基因玉米,这种玉米自1996年开始引入美国,它可以表达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蛋白,这种蛋

玉米素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玉米素(Zeat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3N5O。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溶于醇和DMF。无毒,小鼠急性口服LD50>1000毫克/千克。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天然细胞分裂素。它是从甜玉米灌浆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结晶出的第1个天然细胞分裂素。已能人工合成。生产中使用的外源玉米

转基因玉米更有益健康

        提起主粮,许多人想起的是水稻和小麦。其实玉米也是非常重要的主粮。对美国来说尤其如此,全世界的玉米有近一半产自美国。玉米是美国最重要的作物,不仅总产量在所有作物中排第一(2009年总产量3.34亿吨),总产值也是第一(2009年总产值486.6亿美元)。   这么高的产量当然不可能都

新型转基因玉米产量提高10%

   长期以来,基因工程的支持者们一直坚信,它将有助于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然而,尽管已经培育出许多抗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科学家在促进农作物产量方面却一直难有作为。如今,研究人员首次证明,通过改变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基因,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玉米产量提高10%,而不用管生长条件是好是坏。

转基因玉米让有毒霉菌失效

  它是一个潜藏在常见食物中的沉默杀手。来自霉菌中的一种致癌毒素每年在全世界会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并迫使数百万吨农作物被丢弃。  但一种新方法可以关掉产生这种毒素的开关,即便霉菌就长在农作物上。  玉米植株通常被基因修饰,以产生一种干扰核糖核酸(RNA),使生长在农作物上的真菌中的毒素基因静默。  

新型转基因玉米产量提高10%

  长期以来,基因工程的支持者们一直坚信,它将有助于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然而,尽管已经培育出许多抗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科学家在促进农作物产量方面却一直难有作为。如今,研究人员首次证明,通过改变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基因,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地将玉米产量提高10%,而不用管生长条件是好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