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变温土壤温室气体分析在复旦聂明团队土壤碳...1

全自动变温土壤温室气体分析在复旦聂明团队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应用 近日,复旦大学生科院聂明团队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Rising temperature may trigger deep soil carbon loss across forest ecosystems”为题发表于Advanced Science 杂志。 因大气CO2浓度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是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全球土壤有机碳库储量约是大气碳库的三倍,因此通过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CO2对大气CO2浓度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改变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强度受到温度的调控,其对温度的敏感性被认为是决定未来气候变化态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陆地气候预测模型的关键假设与重要参数。底层土壤储藏着与表层土壤相当的有机碳,然......阅读全文

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团队揭示长期增温对东亚季风林土壤有机碳库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植物和土壤》(Plant and Soil)。华南植物园张静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刘占锋研究员和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梁乃申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温度升高会通过影响碳输入与分解以及碳库

在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域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51.shtm 记者3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滥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变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风险;而施用生物炭肥,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变暖潜势最小化。

“对症”施肥,可减少干旱地区温室气体排放

  记者3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近期研究发现,滥施化肥,有把全球旱地变为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风险;而施用生物炭肥,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全球变暖潜势最小化。这一研究,为不同旱地的施肥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导。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期刊《清洁生产杂志》上。  “在全球范

变水头土壤渗透仪的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1.变水头渗透仪要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乐傲仪器编号、制造厂名和出厂日期。2.仪器铸件表面应无明显气孔砂眼,渗水涂层应平整光洁均匀和色调*,不应有起皮碰伤划痕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疵弊。3.上盖下盖及套筒应以耐腐蚀耐磨损不易变形的金属材料制造,表面及内壁表面粗糙度RM6.34.

研究发现大气氮沉降提高我国毛竹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近日,由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宋新章领衔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大气氮沉降对毛竹林净碳汇效益的影响特征和作用机制。  据介绍,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由于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大气氮沉降量激增,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

联合国建全球土壤数据库-绘制地球“碳差别图”

7月2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宣布,一个新的全球土壤数据库已经建立,该数据库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土壤现有和未来的生产能力,提高人类对土地所具有的吸收和存贮碳的潜力的认识,同时也便于开展土壤退化评估,分析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粮农组织表示,迄今,在农业方面控制温室气体的努力主要集中在植树

武汉大学团队在全球土壤碳循环方面取得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428.shtm土壤有机碳是全球陆地最大的碳库,解析不同土壤有机碳(SOC)库分解动力学的全球模式及其主控因素,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陆-气碳通量的准确估算至关重要。《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水

彭新华团队在土壤物理质量指标评价中取得进展

  土壤物理性质(包括土壤强度、土壤通气性、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显著,为综合评价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物理状况,土壤物理学者提出“土壤物理质量(Soil physical quality, SPQ)”的概念。土壤物理质量受耕作方式深刻影响,对于具有强胀缩性的变性土而言,各土壤物理性质间

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产品介绍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土壤碳素同化异化平衡作用的结果,也是碳素由陆地生态系统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土壤中生命活动的表征,准确测定其释放量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生物学过程的关键;通过对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参数的监测,可估测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土壤CO2通量在时间和空间

新模型精准预测土壤“碳排放”

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日前,该校地科院晏智锋副教授与联合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联合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合作,在土壤异养呼吸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上取得新进展,首次建立了可精准监测土壤“碳排放”的过程模型系统,该系统可更加精准地预报土壤异养呼吸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

新模型精准预测土壤“碳排放”

  从天津大学获悉,日前,该校地科院晏智锋副教授与联合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联合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合作,在土壤异养呼吸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上取得新进展,首次建立了可精准监测土壤“碳排放”的过程模型系统,该系统可更加精准地预报土壤异养呼吸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作物根系和土壤动物

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简介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土壤碳素同化异化平衡作用的结果,也是碳素由陆地生态系统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土壤中生命活动的表征,准确测定其释放量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生物学过程的关键;通过对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参数的监测,可估测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土壤CO2通量在时间和空间

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的使用

  1. 仪器的连接、安装、开机预热:  提前埋设土壤环→连接辅助传感器接口→安装短期测量室→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安装电池→打开主机电源→主机预热(约5分钟)。  2. 掌上电脑(PDA)和软件的使用,具体操作步骤为:  PDA开机→主界面→开始→Li-8100→Connect by TCP IP

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的简介

  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可以同时显示呼吸室内部的CO2浓度、温度和湿度变化以及外部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科研、碳源碳汇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态修复研究、土壤微生物活力评估、植物生态研究、昆虫呼吸、根系呼吸以及水果贮藏。  土壤的呼吸是指土壤与大气之间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澳大利亚土壤碳流失严重

  2013年8月2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说,研究发现澳大利亚每年因风蚀和沙尘暴从土壤中流失160万吨碳,给农业带来损失,并增加对大气的碳排放。   联邦科工组织的一个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的《全球变化生物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说,来自土壤的有机碳粉尘是一个被忽略的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来源。   澳大利亚

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的概述

  土壤呼吸是土壤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土壤碳素同化异化平衡作用的结果,也是碳素由陆地生态系统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土壤中生命活动的表征,准确测定其释放量是评价生态系统中生物学过程的关键;通过对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参数的监测,可估测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土壤CO2通量在时间和

植物和土壤固碳能力此消彼长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16.shtm 图片来源:unsplash 近日,一项针对100多个实验的分析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导致植物生物量增加时,土壤能够储存的碳量反而会减少。由于当前的陆地碳汇模型并没

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CO2分析

  CO2分析:  加入了温度调节的双波长红外二氧化碳分析器, 测量范围:0-5000ppm,分辨率:0.1ppm; 精度3ppm。二氧化碳测量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具有稳定、精度高,反映灵敏,1秒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二氧化碳差值采集。  温度:德国贺利氏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20-80℃,分辨

土壤墒情速测仪在甜椒生长中对土壤水分的分析作用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亏缺十分敏感,干旱造成作物产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受抑制,导致灌个后产物运输和转化效率的减弱。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不是对等的,主要还是要看水分却亏的程度。土壤墒情速测仪对土壤水分的测定是十分科学精确的,在分析甜椒与水分关系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土壤

土壤墒情水分速测仪在甜椒生长中对土壤水分的分析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亏缺十分敏感,干旱造成作物产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受抑制,导致灌个后产物运输和转化效率的减弱。水分亏缺对作物生理功能的影响不是对等的,主要还是要看水分却亏的程度。土壤墒情(水分)速测仪对土壤水分的测定是十分科学精确的,在分析甜椒与水分关系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我国研究团队在多体系统的有限温变分方法研究中获进展

  基于纯化的变分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多体系统热平衡态的理论计算中。但是,在处理低温问题,特别是系统热态存在自发对称性破缺时,基于纯化的方法存在着一些理论问题,并不能给出体系正确的热态。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弢与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

土壤墒情速测仪分析土壤墒情监测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及时掌握土壤墒情很重要。利用感官检验土壤墒情,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如果利用土壤墒情速测仪等检测则准确度更高。  监测土壤墒情与旱情的意义在于:  1.为抗旱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农田土壤墒情与旱情监测,可以给政府职能部门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与信息,为农业生产的结构凋整、宏观决策、引导

土壤分析中如何避免土壤采样误差?

土壤分析是判断土壤养分、水分、肥料等情况的重要手段,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土壤采样,怎么进行分析测定,分析结果如何应用等等都需要专业的知识来讲解。采集土壤样品和土样的分析测定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采样的重 要性甚于分析测定,因为,分析测定尚有一定规范可循而土壤采样至今还没

全自动定氮仪如何实现土壤肥力分析?

定氮仪不仅仅只是在粮油食品中氮含量的测定,大家都知道在土壤中也含有丰富的氮元素,因此该仪器在土壤氮含量中也被广泛应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一直沿用凯氏定氮仪进行蒸馏测定,由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稳定,重现性好,与土壤自身的肥力相关性高所以被广发使用也是正常的。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这基 础上人们

微塑料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研究获进展

  微塑料污染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日益普遍的问题,但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待探究。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姚槐应团队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实时荧光PCR方法、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温室气体监测气相色谱(GC)法,研究了微塑料污染对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

冻土成土年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冻土融化的响应

  全球永久冻土中存储了大量土壤有机碳。全球变暖引起冻土融化,加速土壤有机碳分解,并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形成正反馈效应。微生物活动驱动冻土中有机碳的分解,因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功能变化能够深刻影响冻土融化过程中的有机质分解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冻土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存在较

切问国之所需,笃志科研报国:复旦教授汇聚一堂

2023年5月27日,是复旦大学118周年校庆。“校庆种种活动,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从1954年校庆前夕时任校长陈望道提出这一主张开始,在校庆期间举办科学报告会,就成为复旦的重要学术传统之一。赓续学术传统,百年弦歌不绝。5月9日起,来自文社理工医各学科的50多位复旦名师将陆续带来学术演讲。切问国

温室气体的检测

温室气体的检测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

温室气体评估方法如下:1、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直接测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进行评估的。常用的直接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气体分析仪、数据记录器和各种传感器等设备对温室气体进行实时监测,以及使用燃烧测试、化学分析和质量平衡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2、间接测量法:这种方法是通过监测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