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范院士谈:“卡脖子”技术和基础研究该如何解决!

科学上的基础研究,标志性的如诺奖成果,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是很难“规划”出来的。 ■技术上的基础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技术需求牵引,泛泛的、不着边际的基础研究是派不上用场的。 ■如果把每个实体创新平台比作一个“桩子”,各级政府部门都热衷于立自己的“桩子”,导致桩子林立,形成过度分散的碎片化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的碎片化倾向还会导致另一个问题: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人才”,需要依附于一个或多个“桩子”,导致“一女多嫁”,目的是抢资源和切蛋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卡脖子”技术是熬出来的,不是简单地用钱砸出来的,更不是群众运动式地突击出来的。 基础研究未来如何布局?如何建设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哪些是真正的“卡脖子”技术?“揭榜挂帅”该怎么理解?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就上述问题表达了他的看法。 以下为专访内容: 记者:我们提出......阅读全文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中学院科技创新巡展启动

  12月27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2019”在北京科学中心拉开帷幕。  本年度巡展立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科院建院70周年这一历史性节点,重点遴选了近年来中科院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方面较易于被青少年理解的重大科技进展和成果,并在已有的两套展品基础

福建省创新科技投入方式-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支持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出台《福建省科技支行风险补偿金管理办法(试行)》及《福建省科技支行虚拟风险池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支持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服务。共支持5家商业银行在

宁波出台科技创新政策包支持企业科技创新

  3月6日上午,宁波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宁波市2024年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府、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数参加新闻发布会。  关于今年宁波出台的科技创新政策包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具体有哪些政策举措,宁波市科技局副局长王

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内蒙古加强基础研究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加强重点实验室管理、建设科研条件平台体系、加大自然科学基金投入等举措,加强基础研究,全面提升自治区源头创新能力,成果亮点频现。  一是加强重点实验室管理,着眼长远布局支撑基础研究。为激发自治区现有重点实验室的创新活力,2019年自治区科技厅开展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秉承“以

基金委:年度预算287.74亿元新时代科学基金改革路径确立

  记者从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了解到,根据财政部批复预算,2018年度科学基金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为280.38亿元,比上年预算267.36亿元增加13.02亿元,增幅4.87%。2018年度安排科学基金支出预算287.74亿元,使用当年财政拨款280.38亿元,统筹利用上年结

勇攀科技新高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新时代航天事业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和战略指引。”“报告清晰描绘了新征程新蓝图新路径,为我们一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将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最大源泉,是我们科技人员最大的底气”……10月25日,在中国科协召开的科技工作者代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企业要勇挑重担

  疫苗可以国产了,但疫苗用玻璃管面临尚未国产化的尴尬。为了打破垄断,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科研团队采用“全氧燃烧+电助熔”的方式,全面突破高品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稳定量产,成功研制出预灌封注射器针筒成型核心装备,保障了国家高端药用玻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作为国内唯一无机非金属

杨贤金代表:服务科技创新-加强源头供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63.shtm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

激励引领创新-共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近年来,北京市切实着眼于科技创新服务民生需求,让科技攻关成果惠及首都市民,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市科委等相关委办局形成联动,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集聚首都医疗卫生领域的优势资源,搭建科技支撑体系,形成了集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的科技攻关与管理新格局,探索出一条脚踏实地的医疗卫生科技创新之路,有

激励引领创新-共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之一,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两年来,北京在发展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扬帆启航,硕果累累,这些成果充分反映了北京当前科技工作的重点和特点,展示了首都科技创新的

“全球科技创新趋势研究”启动-构建高效科技创新体系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中国经济年鉴社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全球科技创新趋势”课题启动发布会在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副主任到会致辞,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余斌同志主持会议,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Dan Shechtman教授,李嘉诚基金会执行董事周凯旋女士发表演讲。该课题将

全国政协委员刘忠范:科技创新不能忽视市场需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498.shtm 出了中关村,一路向北,再向西,远离城市喧嚣,在靠近西六环的僻静处矗立着几栋气派的大楼。这里是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以及他创建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就在

赋予基础研究应有的战略地位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似乎已经成为每年两会上必谈的话题。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强化稳定支持,优化投入结构。加大中央财政

【科技日报】打牢基础研究“地基”-为科技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

科技周:再现科普盛宴-助力科技创新

  5月20日—27日,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成功举办。本届科技周以“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重要指示,主场活动通过大型科普博览,

科技援藏助力日喀则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山东省科技厅按照鲁藏两省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科技援藏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的具体行动,集聚创新资源,深化科技合作,强化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支撑、智力援助、培养团队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为日喀则高质量发展贡

基础研究“顶天立地”-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可期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意味深刻、意义深远,为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我的主要研究方

科技界代表委员:支持基础研究不要叶公好龙

   前段时间,LIGO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听到这一消息,物理学家张新民委员激动万分,但也五味杂陈:“如果这是中国人做的该有多好!我们这一代人如果总是跟踪别人,就是不称职。现在能不能做些事情,在几年或几十年后产生突破性的成果?”  中科院院士、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向群代表也深有感触。上世

夯实基础研究根基,打造科技强国基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38.shtm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如果重返高中填报大学志愿,你会选择自己热爱的专业,还是“钱景”好的专业?如果拿到“重返”18岁的“时光车票”,你会如何选择? 在此前一档名为“中国青

科技部长:2022年基础研究仍为重点

3月8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开启“部长通道”,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记者提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经费项目经费管理,以及促进科研人员创新、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科技部将如何发力,促进相关的政策落地见效?王志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基础研究

俄罗斯 从化合物溶液中制备出锝 量子和光学研究亮点纷呈2020年,俄罗斯科学家在量子、光学和计算机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 俄罗斯审计咨询公司FinExpertiza发布研究报告称,2010—2018年间,俄罗斯科研和研发开支从5230亿卢布(约83亿美元)增至1万亿卢布(约158

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  2024年2月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召开基础研究科学家座谈会,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畅谈新时代我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取得的历史成就,研讨交流持续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效能,加强高层次人才

刘延东:发展基础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5月23日在出席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时强调,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服务国家需求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突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建设,创新机制、优先发展,瞄准前沿、强化支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开创我国基础研究繁荣发展新局面。   刘延东指出,基础

科技创新是治污利器

  我国当前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成因复杂、治理困难,而“技术不足”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不久前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十条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加快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   西安市有关部门与企业共同研发降尘减霾车投入到

科技创新,多些“长情陪伴”

不势利、不功利、有决心、有定力,如此“长情陪伴”,必会推动科技创新的进步,也终能赢得创新的“长情回报”    随着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问世,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更多幕后故事,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九章”研制团队

上海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上海市科技创新大会8月15日在世博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上海市市长韩正出席会议并讲话。  俞正声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具革命性的先导力量。当前,上海进入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结构性减速难以避免,应对结构性减速的关键是创

科技创新,多些“长情陪伴”

不势利、不功利、有决心、有定力,如此“长情陪伴”,必会推动科技创新的进步,也终能赢得创新的“长情回报” 随着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问世,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更多幕后故事,也逐渐为世人所知。“九章”研制团队的重要成员、中科大青年

矢志创新实现科技领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221.shtm 【新征程 再出发 代表委员谈“五个牢牢把握”】??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科技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

科技创新守住“天下粮仓”

湖南粮食集团港口物流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 山东省鲁中国家粮食储备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供图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科技创新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哪些贡献?未来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撑引领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司长周

中科院半导体所:美国已拧熄“灯塔”,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骆军委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 点亮半导体自立自强发展的“灯塔”》的文章,引起业界广泛讨论。该文章就中美科技战中的“芯片战”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指出当前在“逆全球化”下产业链“脱钩”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我国半导体发